第九章高仿金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文哲对陶教授的热情,也算习以为常。  

走过去,直接上手!  

转心瓶烧制困难,能够烧成一件,已经很不容易了。  

他先是仔细查看,看有没有变形,没有变形就是成功。  

接着是外瓶、内瓶,能摸到的,全部摸了一遍。  

一边摸,一边看,也在一边惊叹!  

转心瓶是通过子母榫铆结构,把内外瓶结合在一起,且内瓶可以转动的观赏用瓶。  

这种瓷器为乾隆时的创新品种,其造型新颖奇巧,工艺水平极为高超。  

乾隆时期,除生产转心瓶外,还生产转体瓶。  

二者的差别也很明显,内瓶可以转动的为转心瓶,外瓶可以转动的为转体瓶。  

由于内外瓶分体,所以在烧造时,采用分体单烧的办法,这样内外瓶相接合的地方,和榫铆处为素胎。  

还有,瓶体须三部分分别烧绘,在工艺过程中,各部位的收缩比例,要控制好,避免在组装、粘接、补彩后出现纰漏。  

可以说,想要烧制成功一件转心瓶,问题一大堆,而且都需要极力避免。  

这样的东西,烧制出任何一件,都是极为困难的,所以,陈文哲看的很认真。  

器型、花色、厚薄、均匀、内外瓶是不是协调,连接的怎么样,有没有哪边变形,都需要注意到。  

这些只要细心,加上足够的天赋,鉴定起来并不难。  

看了好一会儿,感觉整个转心瓶规规整整,没有任何问题。  

陈文哲松了口气:“没问题!”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太过规整了,也就是说匠气太重,跟清宫之中的那些匠师的随手之作,没法比啊!”  

陶艺匀摇头表示不满,仿的就是仿的,匠气太重。  

不管是刻画,还是器型,都太过拘谨,没有大师之作的那种随意。  

清宫匠师做得多,手工纯熟无比,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很随意。  

但是,随意并不意味着大意,人家的随意之作,就是大巧不工。  

相比起来,刻意模仿的东西,看着就太过工整。  

这就跟现代的机器工一样,太过刻意,显得不太自然。  

这些原来陈文哲自然看不出来,但是有了基础做旧术,他也就有了点鉴赏水平。  

“普普通通,还算可以看,但是拿不出手!”  

“教授,这种瓶子,您打算怎么处理?”  

看着眼前的转心瓶,陈文哲心中痒痒。  

这种高水平的瓷器,就算不是精品,也十分难得。  

“捐给学校的慈善基金会,他们会拍卖出去,获得的款项,用来救灾!”  

“呃,这只瓶子能值多少钱?”  

“三千到一万吧!”陶艺匀再次叹息。  

这转心瓶,真不容易烧制,里面的技术难点,实在是太多了。  

他就算是仿制的最简单的转心瓶,也只能得到一些普品!  

再次看了一遍,没有发现大问题,这肯定算是一件高仿,这样的瓶子很适合做旧。  

再说,出自陶教授之手的瓷器,可不多见。  

遇到了就是机会,陈文哲自然不想放过。  

“陶教授,我出四万买下来吧,反正是捐献,不如多捐一些!”  

“咦?好小子,刚刚赚了七万,这就拿出了四万?”  

陶艺匀看着陈文哲,眼中充满了赞赏。  

“啊?您已经知道了?”  

陈文哲的心中充满了惊吓,这传的也太快了。  

真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我们这一行的,一定要守住本心。”  

“星辰你过来一下,你得感谢一下文哲,他送了你一件最好的礼物!”  

陈星辰过来,虽然绷着个脸,但是他那种发自内心的兴奋,怎么也遮掩不住。  

“至于这么高兴吗?那件瓷器,你只完成了一半!”  

“老师!”陈星辰有点不好意思。  

陶教授摇了摇头道:“做旧不是正经手艺,要想成名,还是需要像景镇的那位一样,做一件现代高仿,如果那样不用做旧的瓷器,还能卖出七万块,你就可以出师了。”  

“教授,我可不行,那一件卖了两千六百万呢!”  

“只是个意外,刚开始的起拍价也只有一千美元,谁能想到之后会拍出了个天价呢?当然,主要还是东西好,要不然也不会上拍!”  

陈文哲知道,他们说的是一次意外事件。  

说的是美利国一家大拍卖公司,最近以一千美元低价,上拍了一件盖碗,没想到意外拍出了两千六百万人民币的价格。  

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那位作者也很诧异,当他指出在瓷器上留下的暗款之时,所有人都傻了眼。  

一件现代艺术品,被当做真品在大拍之中拍卖,还拍出了天价。  

而这样的事情,算是屡见不鲜,因为在美不止是发生了这么一次,在霓虹也发生过多次。  

“文哲,做旧不是正道,虽说你是有选择的在找买主,但能不做,还是不做的好!”  

“如果真要做,就找那两个霓虹友人,他们很需要一些精品瓷器,完全可以继续给他们提供!”  

陈文哲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从来没想到,陶教授也这么腹黑。  

“你那钱就留着吧!换专业的事情,我已经给你办好了,今天就可以跟着我上课!”  

“老师,不用留着,不义之财如流水,还是捐给灾区吧,再说,我只捐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