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有客来访(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得以踏入炼气中期境界,但接下来的修仙速度会明显放缓,等踏入炼气后期,速度会更加放缓。  

等到了炼气九层,绝大部分的炼气修士便停滞不前,少数人凭借岁月的慢慢打熬,最终推进到炼气圆满境界,但到了那时,已经非常老迈,一般筑基的可能性很小。  

当年金桂峰的鲁敬龙就是这种情况,不过他运气好,在大限将近之际,勘破生死,又得夏道明帮忙,给他弄来筑基丹,得以筑基成功,成为筑基修士,寿可达两百。  

实际上,在修仙界层层淘汰下来,最终只有那些修仙天赋高,或者家里有矿,又或者走了狗屎运的人才能成功筑基。  

夏道明三人修仙天赋高,家里有矿,想要提速不是问题,唯一的不足就是输在了起步时间上,这导致他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滋养壮大经脉上,如此他们的根基才能打得更结实,将来可以走更远。  

而且这种滋养壮大,因为起步迟,根基差的缘故,还不能拔苗助长,只能通过每日食用灵米,还有吐纳炼化大环境中的灵气来逐渐壮大。  

两个月前,三人很顺利成为炼气六层修士,但经脉滋养壮大方面却陷入了瓶颈,似乎已经达到了他们的极限。  

接下来似乎只能通过境界的提升,来不断强化壮大经脉。  

但昨日一夜吐纳炼气,让三人惊喜发现,依旧是六层炼气境界,但经脉滋养壮大方面的瓶颈却被打破了。  

「怪不得大门派厉害人物层出不穷,千年万年屹立不倒。他们坐拥这么强大的资源,除非他们自己内部作死,否则其他门派很难赶超啊!」清晨,坐在探出湖面的植株亭台,望着太阳从青元仙山后面缓缓升起,夏道明大发感慨。  

「是啊,先前妾身还想不通,这么贵的地方,怎么还有那么多人肯花灵石租住,现在有些想通了。  

这种天地自成的上佳修炼环境,带给人的进步和感受感悟,是灵石和灵丹给不了的。」柳巧莲跟着感慨道。  

「这里四周灵气充盈稳定,在这里炼丹成丹率应该会高一些。如果炼气圆满境界的修士,在这里服用筑基丹,有四周稳定的灵气供应,估计也能提高一些筑基成功率。」姬文月若有所思道。  

「所以,不能当守财奴啊!有灵石,该花还得花,不能尽想着节省。灵石用出去了,就能享受到好的修行环境。有好的修行环境,实力能更好更快提升。  

实力提升了,才能赚到更多灵石,才能反过来支持修行,这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当然也不能浪费,那个一万块灵石的住宅暂时就没必要了。」末了,夏道明特意补充了一句。  

「听老爷的意思,莫非一万块灵石,老爷也能拿得出来,只是不想拿?」柳巧莲闻言不禁有些吃惊道。  

姬文月闻言也想到了这一点,同样有些吃惊地看向夏道明。  

夏道明从来不主动交代他的「财政状况」,所以两人还真不是很清楚。  

不过,两人心里多少还是有数,三四千块灵石石夏道明还是能拿得出来。  

但一万块灵石,那就有些超乎她们的意料了。  

「真要变卖一些东西,凑个几万块灵石还是没问题的,不过那就有点砸锅卖铁,打肿脸当胖子的架势了,所以没必要。」夏道明说道。  

「几万块?」柳巧莲和姬文月闻言吃惊得都张大了眼睛。  

夏道明见状得意地嘿嘿一笑。  

不过很快,夏道明就发现自己不应该嘚瑟的。  

因为姬文月和柳巧莲听说自己相公(老爷),这么有钱,当下也顾不得欣赏日出了,拉着他要去逛坊市。  

长青城的坊市自然远不是石柱林的坊市能比,就算炎阳岭坊市,百翠谷坊市都要逊色许多。  

这里的商品从低端到奢侈级别的,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姬文月和柳巧莲这两个初入真正修仙界的女子,哪里见过这等场面。  

顿时间就感觉目不暇接。  

从早上一直逛到日落,姬文月和柳巧莲两人才心满意足地一左一右挽着夏道明胳膊,回长青湖隐龙居。  

两人买的东西都各有特色。  

一个大部分买的是跟炼丹相关的书卷、丹方、丹药、丹炉,一个买的是跟符箓阵法有关系的书卷,制作符箓、阵旗、阵器的材料。  

两人还各自看中了一件云霓仙裳,还帮夏道明也挑了一件白色的流云仙袍。  

这三件衣服都可避百毒瘴气,避蛇虫鼠蚁,避灰尘污水,不怕普通刀剑,也能抵御一些低阶攻击法术。  

当然价格也不菲,每件都要四百块灵石。  

如此原本夏道明储物戒里还存着两千多块灵石的,这一天下来就被掏空了。  

晚上回到隐龙居,满足了购物欲望,心情大好的柳巧莲和姬文月主动找上夏道明斗地主。  

夏道明再次被掏空。  

好在接下来的十多日,两位爱妻都沉浸在修行、炼丹、炼器,当然还有斗地主之中,没再提逛街购物之事,否则夏道明真得考虑变卖筑基丹了。  

这一日,夕阳西下。  

夏道明夫妻三人坐在临湖一面的紫竹亭台品茶赏湖光山色。  

修行一道,要勤修不辍,但也讲究张弛有道。  

长青湖灵气充盈,环境幽静,是修行和修养放松的好地方。  

夫妻三人,隔三差五会通过斗地主放松身心和增进感情交流之外,也会时不时像今日一样,悠闲地喝茶赏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