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天机幕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收回麒麟金令就代表收回敖北手中的权力。  

事实上,苏羽收不收回麒麟金令都不重要。  

因为敖北手中并没有把控着大离皇朝内任何的实权,唯一算得上的,就是敖东海手中的黑狱司。  

可仅凭一个黑狱司,实在上不了什么台面。  

苏羽之所以派董成风和谢堂前来,更多的是表明自己的态度,说简单一点,就是在警告敖北。  

交不交出麒麟金令代表的则是敖北的态度。  

敖北若是交出麒麟金令,一切则风平浪静。  

敖北若是不交出麒麟金令,那帝都中难免将再度掀起一场杀戮。  

沈慕如如果此刻在这里,一定会庆幸自己的选择。  

待在敖北的身边,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  

谢堂和董成风看着敖北,他们在等待着敖北的发应。  

如果敖北能够交出麒麟金令那将是最好的结果。  

可是出于对敖北的了解,谢堂和董成风知道,这件事不会有这么容易。  

果然,敖北接下的话然谢堂和董成风心中一沉。  

“看来,这位新帝还是没有明白!”  

敖北的反应在谢堂和董成风看来是理所应当。  

如果敖北欣然接受了,才会叫人奇怪。  

董成风上前道:“不知道逍遥王的意思是?”  

敖北没有回答,反问道:“大羽天宗的人在哪?”  

董成风凝着眉宇还没说话,钱安便上前道:“大羽天宗的人现下还在皇宫供奉楼内!”  

敖北点了点头,转身对丑奴道:“我不希望在天宁城中再看到有任何大羽天宗的人!”  

丑奴缓缓说道:“丑奴明白!”  

说完,丑奴退到角落,隐于黑暗,消失在了众人的眼前。  

看着丑奴离去,董成风和谢堂脸色大变。  

他们不仅在惊讶于丑奴消失的方式,更在震惊丑奴要去做的事?  

他难道要对大羽宗的人动手?  

虽然已经看出了丑奴此去的目的,但还是让董成风和谢堂难以相信。  

“等着吧,不会太久的!”  

敖北的声音将董成风和谢堂二人惊醒。  

此刻,董成风和谢堂两人的心中翻滚起惊涛骇浪,无法平息。  

可面对敖北,他们却不敢有任何的动作。  

甚至不敢离去。  

若是那个名叫丑奴的人能安然回来,那么帝都的局势将再一次的改变。  

想到这里,董成风和谢堂的眉宇皱得更深了。  

因为从敖北面对大羽宗的态度来看,敖北所拥有的实力似乎比他们想象中更加深不可测。  

丑奴的再次出现,比众人想象中的时间要快得多。  

“公子,天宁城中已经没有大羽天宗的人了!”  

“当然,死人不算!”  

丑奴的声音十分平静,就像诉说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看着丑奴,董成风和谢堂严重怀疑这个丑奴是不是在骗他们。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解决了大羽天宗这么多的高手,这可能吗?  

他们一直从望月阁注视着皇宫的方向,期间并没有发现有任何的动响。  

那可是超脱世俗之外的武道宗门,若是丑奴真的和他们交手了,总不会什么动静都没有吧。  

敖北没有理会董成风和谢堂在想些什么,对二人说道“这个世界的确已经变了,不过制定规则的方式不会变!”  

“实力,才能决定话语权!”  

“回去告诉苏羽,换皇帝这种事太麻烦,我不喜欢!”  

“但是不喜欢,不代表我不会做!”  

在敖北的注视下,两人惊疑不定的离开了紫金楼。  

一出紫金楼,两人没有片刻停留便马不停蹄的赶往了皇宫。  

他们迫切的想要知道皇宫内是否真的发生了什么事。  

在两人离开之后,丑奴才对敖北道:“公子,皇宫之内除了大羽天宗的人之外,还潜藏着其他的人,就在苏羽的身边!”  

敖北道:“如果苏羽是个聪明人,在这个时候,大羽天宗才是一把最好的刀!”  

顿了顿,敖北突然笑道:“有时候,使人恐惧,也是一种乐趣!”  

丑奴点了点头,也不知道是否听明白了敖北话中的意思。  

而一旁的钱安却云里雾里,根本不明白敖北在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丑奴又道:“除此之外,丑奴还在大羽天宗那些人的身上发现了一件东西!”  

以丑奴的来历,若不是重要的东西,是绝不会说出来的。  

说话间,一块古朴的令牌出现在了丑奴的手中。  

令牌上刻有两个小纂:钦天!  

“钦天令!”  

看着丑奴手中的钦天令,敖北目光闪烁。  

翻手间,一块一模一样的令牌也出现在了敖北的手中。  

敖北手中的这块钦天令,是在大梁府时,陈九公从高余的手中得到的。  

看着敖北手中的钦天令,丑奴语气吃惊的道:“公子,你的手中竟然也有一块钦天令!”  

敖北道:“你似乎对钦天令很熟悉?”  

“当然熟悉!”  

“这可是大帝亲手炼制的东西!”  

敖北倒是没想到这看上去没有什么特殊的钦天令竟然是大帝所炼。  

丑奴道:“钦天令本身并没有任何神异,但它却有一个很大的用处!”  

敖北问道:“什么用处?”  

丑奴道:“这世间武道宗门如鲤,不过大都入不得眼!”  

“只有凌驾于武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