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雷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子,你倒是铁骨铮铮,既然你一心执着,我也不强劝,但愿你能挨过太乙雷劈,让我发掘你更多的潜力。”  

神秘之音逐渐沉寂下去。  

韩孟海闭眼,在真火中继续忍受煎熬——  

足足淬炼了两个时辰后。  

韩孟海睁开双眼,射出一道精光,他长长呼气,觉得通体舒畅了许多。  

神秘之音重新响起:  

“真火淬体已毕,是时候雷劈淬体了,小子,你准备好了吗?”  

韩孟海运转上丹田玄阳紫气,加持全身,道:“前辈,请开始你的雷劈。”  

“小子,别嫌我啰嗦,你现在要重选其他雷劈淬体还来得及,即便神秘珠护体,不过太乙雷我看你还是难以承受。”  

韩孟海面色不改,倘然自若道:“前辈,我心已定,绝不反悔。”  

“好。”  

神秘人口念真言道:“芒渺苍天,听我号令,太乙雷罚,速速降临——”  

轰击——  

青葫芦冲天而起一道神秘之气,演化星海青光,如劈天神斩,直冲云霄,瞬息搅灭火云谷上方的雷云。  

一时间。  

风云悸动。  

雷云之上,无端衍生一个强大的漩涡黑云。  

黑云漩涡之中,衍生一股超然可怕仙界气息。  

在积雷山火云谷修炼的修士惊闻天地大变,不禁纷纷停下修炼,望向天空。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仙界雷罚?”  

“这看着像是仙界雷罚?难道是有修士在此渡劫?”  

一个盘腿修炼的年老筑基散修已经看出端倪:“怎么可能,渡劫不会是这种仙云程度,我曾经在海外雷谷也见过这种奇异天象。这应该只是引上界太乙雷淬体。  

规模和真正的仙界雷罚不可同日而语。  

只是没想到居然有人冒着如此大的风险,以太乙雷淬体,简直不要命——  

难道火云谷中有筑基散修,以太乙雷淬体,试图结丹,??”  

黑云盖顶。  

云层至高处隐藏可怕的仙界气息,电闪雷鸣间,充斥诛杀万物的不朽雷威。  

天地一片变色。  

为免受雷霆波及,火云谷的散修尽数退避出积雷山。  

郭煊赫等五人也心中觉得不妙,他们退出积雷山的同时,不约而同望向无妄真火火海。  

蓝霄威道:“看来是那个方向,那韩家小子究竟修炼了什么魔功,引得如此惊天动地。”  

郭煊赫心中有种不妙的感觉,只是他也说不上来为什么。  

所有散修把目光聚焦在黑云漩涡。  

轰——  

一道强大的太乙雷从空中漩涡黑云迅速衍生而成,直轰向火云谷深处。  

这不是雷电,而是空降强大的雷光凌柱。  

顿时。  

山河破碎,大地剧摇。  

无数岩石被炸碎,化作齑粉,混合炙热火焰,化作蘑菇云团,蒸腾而起。  

太乙雷正中韩孟海,炸出无数紫电雷霆之光。  

韩孟海被无数雷光火焰包裹,只觉得皮肤都要烧焦,身体都要爆开,血液几乎要沸腾…  

真是度秒如年。  

“为什么我要承受这种苦——  

但是——  

我不能放弃——  

我要坚持——  

我要坚——  

坚持——  

坚——”  

雷光凌柱持续了一盏茶的功夫。  

一切尘埃落定。  

雷光迅速衰退,大地重新归于平静。  

太乙雷光凌柱在火云谷深处炸出一个方圆十里的巨坑,极为可怖,尘烟四起,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积雷山外的散修注目远观,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种毁天灭地的威力,只有度过风火大劫结成金丹的修士使出的无上神通才能媲美一二。”  

“太可怕,究竟是谁在火云谷引太乙雷淬体,简直恐怖如斯。”  

“太乙雷即便是金丹修士也不敢以一己之力承受,除非有上品宝器才有把握扛过。”  

“不过一旦太乙雷淬体成功,此人将来修为必定一番风顺。这就是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拿性命相拼终究是不理智。不知这修士是否得偿所愿?”  

积雷山火云谷中在刚刚轰炸形成的五公里巨坑中。  

韩孟海趴在地上,浑身是血,一动不动,已无意识。  

“小子…快醒醒,别装死…”  

连续呼唤几声毫无反应,青葫芦中的神秘人叹了口气道:  

“到此为止了吗——”  

“神秘珠方才虽然截挡下大部分太乙雷劈之力,此刻却也黯淡了许多,已经暂时失去了神秘气息。”  

“这就是不听我劝的后果。说了用五雷轰顶,这小子就是一股子拧脾气,偏选太乙雷。  

之前就有捡到这个神秘青葫芦的修士也是妄图以太乙雷淬体成功,提升修行速度,结果身死。  

没想到又有一个小子步后尘…”  

“好不容易找个不错的小子,这下又被老子玩死,老子又要忍受百年孤独寂寞冷,唉——”  

韩孟海手指抽动几下,艰难道:  

“我…还…没死…我还活着…”  

韩孟海喉咙干渴,他五指挠土,挣扎着要起身。  

“小子,你居然还活着?”  

神秘人不可置信,又惊又喜:“太乙雷淬体,你居然还能挺过来,老夫果然没走眼,你就是万中无一的修仙苗子,虽然天资不好,不过机缘深厚。”  

“只是神秘珠截挡太乙雷,神秘之气被冲散,暂时黯淡,我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