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献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至理之门的碎片,也不是什么神物。”  

“我.....仅仅只是一个凡人罢了。”  

只是区区的一个凡人罢了。  

在宋三的心中,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高贵,更不认为自己与寻常人有什么不同。  

这世间诞生了他,孕育了他。  

与其他人一般,他也有自己的父亲,有自己的母亲,有自己的亲人与朋友。  

他在这片天地成长,与周围的芸芸众生并无什么不同。  

“已经被凡尘完全蒙蔽了神性么?”  

望着宋三这幅模样,夜帝不由摇头,轻轻开口道:“也罢。”  

“左右,也就是这样了。”  

话音刚落,一把黑色的长刀猛地刺出,一下子刺进了宋三的心脏。  

猛烈的痛处从浑身上下袭来,那种痛苦恍如直接将体内本源都抽取出来,是一种无法形容,无法忍受的痛苦。  

只是感受着这股痛苦,都足以令人面目狰狞,发出阵阵惨叫。  

宋三平静忍受着这般的痛苦。  

他静静感受着身上的变化,只是默默闭着眼,一言不发。  

任由那黑刀将他的本源抽取,让他不断步入名为死亡的深渊。  

而在这一刻,在他的脑海中,过往的画面也在不断回溯着。  

常人都说,人之将死时,这一生中最痛苦难过的事都会一一回溯而出,充斥整个脑海。  

宋三此刻便是如此。  

在此刻,他回忆着那白衣神女的模样,回忆着过往的亲人,朋友,最终自身的意识逐渐模糊,逐渐消失。  

在自身意识即将模糊,即将彻底消失的那一个时刻,他心中猛然闪过一个念头。  

“师父....你终究还是来晚一步了......”  

他心中闪过这个念头,这一刻唯独留下了这个念头。  

随后,他的意识彻底消失,陷入了一片混沌之中,再也没有了任何的踪迹。  

他的头颅无力的垂下,整个身躯变得无比苍白,从本源到血液都被抽取一空,只剩下一具干尸而已。  

而在夜帝的眼中,当自身本源被抽取之后,在宋三的尸体之上,一种崭新的变化正在产生。  

浩然的力量展现,在宋三的身躯之上,一点金光溢散而出,绽放出浩然的神光。  

神光阵阵,无比辉煌与璀璨,更令人感到无比的耀眼。  

感受着这阵阵光辉,夜帝冷峻的脸庞之上露出一抹微笑。  

“至理之门的本源......”  

“终于......”  

他轻轻叹息,随后挥了挥手。  

顿时,在刹那之间,眼前的金色本源挥舞,向着那巨大的神像之中涌现而去。  

大地开始震荡,天地开始为之更替。  

在眼前,获取了那金色本源之后,眼前的神像就像是活过来了一般,其上充满了一种金色的光泽。  

道道神性在其上闪烁,一道道神秘而璀璨的符文在飞舞,尽情的飞舞在神像之上,将整座神像彻底覆盖。  

而在此之后,似乎还有许多更深层次的变化产生,在影响着整个世界。  

半空中,原本陷入凝滞的局面开始再次变化。  

在半空之上,原本金色的至理之门虚影再次开始了变化,在一股新的力量牵引下,开始被引动,再一次的涌现而出。  

浩然的力量涌现,在至理之门上,无比玄奥的气息在展现。  

在这一刻,伴随着宋三的牺牲,随着他的本源被献祭,至理之门似乎也终于被牵动,开始真正复苏了。  

一种莫名的力量在展现,正在快速浮现。  

轰隆!!  

天地开始起了阵阵半空。  

苍穹之上,原本笼罩长空的夜幕被撕裂,一道道紫色的雷霆在发出怒吼,在此刻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一时之间,整个天地之间电闪雷鸣,恍如整个天地都在震怒,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雷霆?”  

望着半空中浮现而出的雷霆,夜帝有些诧异,这时候似乎也有些意外。  

不过下一刻,他转身看了看那不断显化的金色大门,最终还是恢复了平静。  

至理之门的真正开启,这是无比罕见的场面,纵使是夜帝,也是平生第一次见。  

因此,对于至理之门开启时会有着怎样的场面,他其实也并不清楚。  

也因此,他便将那漫天的雷霆,看做是至理之门开启时的异象之一。  

丝毫不感到警惕。  

“终于出现了.......”  

阵阵呢喃声在此地响起,带着感叹。  

半空中,当最后一批天骄被献祭而出,至理之门终于真正开启,在此地真正出现了。  

无比玄奥的力量在浮现,朦胧的光辉在展现,那是纯粹的大道光辉。  

当浩然的力量不断涌现,此地开始不断起了变化。  

一道道的神纹从至理之门中溢散而出,在半空中交织成一道道的大道纹理,就这么显化而出,无比的清晰。  

而在此之后,阵阵神力闪烁,在此地荡漾,笼罩了四方。  

无声之间,这一刻像是有无数人在呐喊,亦有无数人在歌颂,歌颂着那至高存在的出现。  

这便是这个世界的本源,号称万道始祖,一切之根源的至高神器,至理之门。  

也是夜帝等人心心念念,梦寐以求的存在。  

“终究......还是出现了.....”  

望着半空中彻底显化而出的至理之门,陈长铭的脸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