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大雪满弓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刘猛能个敢断之人。  

他命令众人简单吃点干粮,喝了点水,又让将每个什配发的烈酒,一人一口,传递着喝光,稍微暖暖身子,然后一声令下后,急速向肤施城扑去。  

众人眨眼间就到了城下。  

没有引起注意。  

幸亏有这场风雪,肤施城撒出去的斥候都回了城,城头上士兵也怕冷回屋睡觉。  

鲜卑、屠各杂胡大集,并州大部风雨飘摇。胡骑肆虐西河、太原、雁门,诸郡皆坚壁清野,龟缩城中,野外成了胡骑的天下。  

在诸胡渠帅脑子里,汉军大部在跟袁绍决战于河洛一带,另一部则集于走马水防线,黄河以东的西河、太原、河东不过仗着坞壁和山川地利而已,其实相当空虚。  

从没想过汉军居然会派出数万精兵从西河绕击其侧翼。  

留守肤施的屠各渠帅正在呼呼大睡。  

城头上就算还有一些坚守的胡兵,也将注意力放在南城。  

刘猛攻的乃是东城。  

许褚等取下飞爪,用力一抛,甩到城头钩住,飞速向上攀援。  

刘猛带着其余兵士在城门下列阵。  

许褚高大的身影扑上城头。  

诸剑士宛如神兵天降,瞬间占据了东城墙。  

然后沿着步道飞速下到城中。  

不一时杀声大作。  

刘猛将上望的目光收回,平视前方,紧盯着城门,眨也不眨。  

应当相信许褚的武力,但又怕出什么意外。  

刘猛努力平复着呼吸,压制着心跳,寒风之中,他额头上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如果许褚不能从里面夺取城门,那就说明城中敌人极多,一会儿从城门出来的恐怕就是无穷无尽的敌骑。  

除了杀身报国,别无他路。  

唉,可惜自己儿女尚幼,未能见到他们成人。  

不过,陛下仁厚,当会将他们抚养长大。  

但还是不甘心,自己的娇妻如此国色,不知又会便宜了谁人!  

不甘心啊不甘心!  

刘猛脸色变幻,突然有些惭愧,原来自己并非不怕死。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只听得杀声转到城门之内,然后轧轧声响,城门慢慢打开。  

身材魁伟的许褚当门而立,巨剑上鲜血滴落,一身灰色冬衣已然通体血色,头顶上热气蒸腾,双目亮如烈火。  

门内残肢遍地,鲜血与白雪照映,越发显得红的更红,白的更白。  

刘猛大喜,举刀怒吼:“杀!”  

汉军皆振奋,分成数股,向城中要地奔袭而去,杀声震天。  

天色刚明,城中尚未肃清,斥候急报:  

“南方有数千胡骑奔来!”  

刘猛急登上城头向南望去,果见漫天风雪之中,数股胡骑宛如数道黑线,极为显眼,向这边奔驰。  

刘猛命许褚、太史慈继续肃清城内胡兵,不留俘虏,全部诛杀,自己与黄忠、庞德率兵三千出城列阵。  

北风呼啸,风雪扑打胡骑面门。  

汉军则是背风,视野无碍。  

胡骑来到奢延水南,抬头仰望,风雪中依稀看到肤施城头挂着汉军的红旗,大惊失色,聚拢一起,不知所措。  

汉军高声呐喊,齐步进逼,毫不犹豫踏上奢延水冰面,欲过河攻击胡骑。  

胡骑惊慌后撤。  

汉军耀武扬威,从容返回。  

城中还有几处重地尚未攻下,刘猛率军返回后,又用了一个时辰,才与太史慈、许褚等合力将最后一处顽抗的胡兵诛杀。  

这期间若城外胡兵攻城,刘猛将会非常难受。  

但城外胡兵被吓破了胆,虽然不甘心就此退走,也只在城下徘徊,不敢靠近城墙。  

这给了刘猛彻底掌握肤施城的时间。  

肤施城有两千屠各、一千鲜卑,以五千未带任何攻城器械的轻兵本不可能将其攻下。  

但刘猛雪夜偷袭,胡兵骤出不意,又不在一处,因此被各个击破。  

汉军共损失千余人,而三千胡兵被全部斩杀,无一活口。  

城内一些屠各贵族率部曲作乱,被一并镇压,死数百人,余皆匍匐。  

刘猛大开杀戒,屠戮千余人,肤施城内腥风血雨。  

肤施乃屠各匈奴之本屯,围绕肤施有数万牧民,城中也有近万屠各。  

刘猛几次起意,欲趁人心慌乱之时,将其全部诛杀,但最终还是放弃。  

刘备爱民,刘猛实不敢行此暴虐残忍之举。  

只能先集中兵力,主要控制城门、粮草辎重之地,加紧拉拢城中汉民,使与胡民互相牵制,努力维系这微妙的局面。  

又派人紧紧盯着城下胡骑动静,焦急等待着张飞赶来。  

只要张飞大众赶到,这肤施城才算得上彻底纳入汉军控制之下,成为阻拦鲜卑、匈奴大军逃脱的铁壁。  

刘猛还派出侦骑绕道去联络田豫、吕布,告知已夺取肤施,敌人粮草已尽入掌握,请他们北上,共破胡虏。  

刘猛背对风雪出战,吓退了胡骑。  

阎行却是迎着扑面的风雪,逆击胡骑。  

风凄冷,雪冰寒,心中血却是火热。  

自去年秋阎行携军归降以来,随着田豫先平张猛,又破宋建,所在有功。  

刘备多次下诏赏赐阎行及诸羌渠帅,又命各羌帅派子弟至中京。  

羌帅原以为朝廷是索取质子,心中有些不愿,但胳膊强不过大腿,只得听令。  

刘备在洛阳设宴招待诸羌,厚加赏赐,随即放还。  

诸羌帅大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