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匆匆八年(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帮内高层大多都有吴国的官身,例如年纪越大却越发精神的大长老闫东,现在也身居吴王国兵部尚书之职,此刻正在向赵空汇报着吴国军队的情况。  

“启禀大王,分散在各岛的二十万大军,已经操练完毕。”  

“其中两万最精锐的龙象军,在精元丹的催化下,已经全部将龙象般若功修炼到第五层,老臣敢立下军令状,龙象军正面交战能完胜十倍以上的金军。”  

“除两万龙象军外,其他十八万大军的战力、装备、士气也都比金军只强不弱,只等大王一声令下,随时可以北上伐金!”  

龙象般若功是赵空七年前去藏区抢回来的,这门功法赵空自己看不上,却用它培养起吴国的精锐部队。  

而精元丹之前有过介绍,学徒期就能炼制的丹药,副作用极大,长期服用会不断增大瓶颈,几乎无法突破到先天境界。  

但好在材料都是平常的草药,对外功的辅助效果也相当出众。  

赵空请黄药师培养了上百名炼丹学徒,只要有最基础的丹感,再修炼出真气的三流武者,认真努力几个月不难成为炼丹学徒。  

而且这些炼丹学徒,只需要炼制精元丹这一种丹药,哪怕再笨的人,长期重复操作,水平总会有提升。  

即便如此,维持两万名三流武者实力的龙象军,也已经是吴国的国力上限,甚至赵空还为此补贴了不少资源。  

再配上给他们特制的全套重甲,加长加重的巨型陌刀。  

一旦组成军阵,击败十倍以上的金军确实是轻而易举。  

赵空点了点头,又看向户部尚书邓友龙。  

邓友龙原本是韩侂胄一党的重要成员,韩侂胄死后邓友龙也被贬至边地为官。  

自赵空兴起于南洋,邓友龙第一时间就辞官出海,归附赵空。  

看在邓友龙和赵仪的渊源,再加上当时吴国初立,严重缺乏文官,赵空便对他委以重任。  

从而吸引到大量在宋国郁郁不得志,饱受打压的主战派官员南下。  

也正是有了这些官员的支撑,才真正将吴国的行政系统运转了起来。  

“启禀大王,自六年前大王赐下神农一号水稻,南方各岛已经连续三年丰收,各地存粮可支撑二十万大军持续四年作战,若有需要还可以向民间收购,短时间内就能收购到两百万石以上的粮草。”  

神农一号是赵空从万界商城里买出的良种,特别适合南海各岛的特殊环境,还能抗病虫害。  

虽然这个时代肥料跟不上,但吴国地多人少,完全可以轮耕缓解,所以产量相当惊人。  

等邓友龙说完,其他官员又一个接一个的站出来汇报。  

赵空往日很少关心这些,他的时间主要还是用在修炼上。  

对自身实力有绝对信心的赵空,放权放的叫个肆无忌惮。  

他真恨不得吴国能出个曹操一样的丞相,那就可以将所有政务军务,全都丢给这样的大才去处理。  

这也是神州界的传统,有顶级强者坐镇的势力,历来是不怕大才有野心,就怕庸人居高位。  

听到后面赵空也越发满意,一切都跟上了他的计划,甚至有些方面的发展速度还快出不少。  

由此可见这些宋国出来的官员,能力低下的少之又少。  

纯粹就是宋国皇帝压制不住文官,使得他们长期争权夺利,内斗不断,无力北伐。  

换上赵空这个一天能飞数万里视察,一眼便能看穿官员说没说谎的大王,哪个官员还敢不认真尽力?  

再加上赵空本身又是个大方的人,推崇高薪养廉不说。  

甚至还恢复了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并且全部实封膏腴之地!  

例如闫东、胡宣等巨鲸帮老人。  

在拿下南海各岛后,都得到一座至少一县之地,并且适合耕种居住的大岛。  

随着这些年的陆续开发,兴建起大量以土人为奴隶的种植园。  

单是这些种植园产出的神农一号水稻,就让他们迅速暴富起来。  

可以说吴国除了律法极其严格,没有宋国刑不上大夫那一套。  

其他方面都因为赵空的大气慷慨,使得文武百官相当满意。  

吴国的军政两界,基本都处于蓬勃向上的状态。  

等到文武百官汇报完毕,赵空拍了拍桌子大声说道。  

“好了,大家这几年都干的不错,继续保持下去,今年秋收之后我将亲自统兵北上灭金,此战凡有功者皆可封爵、全部实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