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熠日幽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传承灵器,加上熠日环,一共有七件。  

作为青色幻武,这七件幻武获得的能力都非常不错,特别是熠日环和光阴年华线。  

不过这七件都有使用限定…  

幻想武装:熠日环品级:青色(10)  

介绍:基于火行汇灵诀,借鉴太阳真火制造的修真器具,具备优质的结构,如果只是以普通的灵器品级评价,大概可以认定为新时代诀级仙法的第三代灵器。  

特性:熠日、火行、传承、第三代、半灵质化。  

熠日(光耀的太阳,可以短暂时间绽放太阳级真火。)  

火行(灵根属性不为火行,威力下降五成,如果同时还不修行火行汇灵诀,威力将下降九成。)  

传承(宰家数百年改良,将其制作成最适合自身体质的类型,不过即便如此,想要威力最大化,都需要根据个人进行调整,使用者,将根据适应性获得50范围的增减判定。判定结果:50,完全不具备适应性,各项性能将弱化50,急需进行调整。)  

第三代(曾经用上中下分级灵器,可后来规则与技术越发强大,这套分级系统已经不再适用,第一代就包含了过去的上中下,而第三代,已经强出两个阶梯。在幻想武装化后,基于此概念,灵器的各项能力大幅增强。)  

半灵质化(高级灵性,自如放大缩小的能力,源于灵质化,熠日环能做到类似的事情,不过由于只是半灵质化,“变化”能力还很粗糙,或许用“展开”更形象一些。)  

幻想武装:光阴年华线品级:青色(70)  

介绍:华阴宗主五百年前,为了融合永王血脉制造的传承灵器,说是线,其实更接近血管,是直接布置在体内的灵器,作用便是储存光阴与年华(永生之血),必要时可以抽出进行攻击,被攻击到的生命会立刻被同化,并被抽取生命力。  

特性:永王之证、传承、第四代、灵质化、年华。  

永王之证(不具备永生之血,无法使用此武装,但若是具备,根据总量与强度提升此武装力量。)  

传承(华阴宗主耗时五百年改进,将其制作成最适合自身体质的类型,能够配合自身吞噬永王血脉,成为完美生命。使用者,将根据适应性获得100范围的增减判定。判定结果:100,完美适应,使用此幻武威力将增幅100。)  

第四代(各项能力大幅增强的同时,第四代还有着最显著的特征,可以植入特殊概念!此幻武植入的概念是“光阴”,将一定程度控制时间,只不过受限于材质,只能在体内运行,大概可以加速一两倍的样子?注:是你吗?固有时制御!)  

灵质化(高级灵性,此幻武可以植入人体,并不与任何实际器官、血肉重叠,不占据空间。)  

年华(可以夺走自身一定寿命,施展仙术“年华变”,向未来的自身借取力量。注:如果你向一年后借取到筑基期的力量,那么一年后你若没有抵达筑基期,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时间不是那么容易玩弄的,哪怕是幻想武装同样如此。)  

数代的传承,让这些幻武刻录了明确的使用条件,真正有用的只是有名有姓的这两件。  

确切来说,只有光阴年华线这一件而已!  

熠日环,被水流泉判断为有用,只是一个巧合,因为它与五月玄阴剑的融合成功率超过300,良品率超过100,就连进化率,都有5。  

这可能就是,完美契合!  

把握五月玄阴剑和熠日环,水流泉心中感叹:“这或许就是命运,五月玄阴剑经过多次融合,已经与几乎所有幻武无法相容,结果作为击杀了熠日环主人的五月玄阴剑,竟然和熠日环的契合度达到这种高度!”  

将其余事情放在一边,水流泉闭上眼睛,视觉陷入黑暗。  

但是,两道青光却绽放起来。  

进入封神仙典的第三阶位后,所有权能都更加运用自如,不再只是粗糙使用。  

他清晰感知到,两件幻武的幻想之力,以及其中蕴含的特性。  

念头一动。  

幻想之力从两件幻武中被提取而出,足足十个特性光点飞出。  

每个特性光点都是00kxs不同的。  

分别是。  

五月玄阴剑:灵火、收束强化、永固、阴域、反转。  

熠日环:熠日、火行、传承、第三代、半灵质化。  

这是两件灵器的核心,也是它们融合成功率如此高的原因,因为实在太契合了。  

源自权能的力量,让水流泉立即明白融合做,才能让两件幻武的融合效果最大化。  

只见代表灵火·C级、收束强化·D级、熠日·C级、火行·D级、阴域·C与反转·D的特性光点飞出,在空中融合,有激烈变化。  

融合的六种特性,最强的熠日,也不过是C级特性,也就是异能。  

B级伟力的判定条件很苛刻,不但要威力强大,还需要波及范围足够广。  

毫无疑问,曜日经过幻武增幅,威力达到伟力是足够的,可范围上的要求却不足。  

所以,只是C级特性。  

六种特性,除去阴域与反转外,都是与火有关的阳性能力,而阴域则是完全的阴性甚至魔性,本来应该有巨大冲突,可是在“反转”的中和下,一切就都不同了。  

融合的效率,直接被提升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可以说是融洽至极!  

崭新的,容纳阴阳的力量,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