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风过留痕(四千字)(2/3)
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来,我们满饮一杯……”
冷酒入愁肠,
今夜明月长。
…………
第二日。
洪康难得的睡到日上三竿。
本来多年来,他已经习惯早起。
可是昨晚,实在是兴致高昂。
又奈何祖千秋虽然是酒国前辈,平常自诩酒量过人,可惜遇到了“江南四友”。
光是丹青生一人,就把祖千秋给喝趴下了。
接下来,他们都是和洪康边聊边喝。
无论他们聊什么,洪康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气氛一起,更是推杯换盏不断。
和黄钟公谈音律,与秃笔翁说书法,与丹青生演剑法;
至于黑白子,洪康虽不善棋道,可是他以前闲暇时刻,倒是记住不少名局。
于是乎,黑白子那张冷脸也融化了。
几个内功修为达到一流的人一个劲儿的敬着洪康,饶是以洪康的超人体质,都感觉到了久违的醉意。
“洪爷,你醒啦!”
洪康一开门,见到的就是丁坚。
丁坚昨晚喝得不多。
他毕竟只是梅庄的管家,虽然“江南四友”都视他如兄弟,可他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
“咦,丁兄这么早啊!”洪康打一声招呼。
丁坚只是礼貌一笑。
让那些小厮送上洗漱用品。
“洪爷,你先用着,饭食已经准备好了。”
洪康问道:“几位庄主呢?”
丁坚答道:“除了大庄主外,其他三位都还在休息。”
洪康咦道:“这个,我记得二庄主喝得不多啊!”
他还记得,昨晚秃笔翁和丹青生两人才是喝的最多的。
丁坚笑道:“二爷昨晚得了洪爷的谱子,喜不自禁,通宵达旦研究,凌晨时分才睡下。”
洪康失笑道:“这倒是我的不是了。”
“哪里!?”丁坚笑道,“对于二爷来说,那些谱子怕是任何奇珍异宝都比不上。”
洪康对于下棋只是略懂,是真的略懂。
至少,比起他的箫技来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但他以往看的杂书颇多,倒是记住不少名局,比如说昭和棋圣吴清源的“大雪崩内拐定式”、“六合之棋”等等。
这是一种感性又理性的游戏。
说它感性,是因为那些顶级高手常常因为灵感一激,落子奇特,成神来之笔;说它理性,是因为棋手们不仅需要缜密的布局,还得有超人的计算能力。
洪康精神力量强大,记忆力近乎过目不忘,心算能力亦不是常人可比。
但不知怎么的,他对围棋就是不来电。
…………
黄钟公可能因为年纪大了,觉就逐渐变少了。
他拿着《碧海潮生曲》的曲谱正在揣摩,越是研究越是赞叹。
对于黄药师之才,更是如高山仰止。
“呜呜~~”
箫音响起,逐渐悠远苍劲。
听起来,似乎黄钟公已经掌握了这曲调。
“呜呜~~呼~啾——”
“咳咳……气息没控制好。”
黄钟公自语道,他刚才在真气融入箫音时,出了岔子。
可他没有沮丧,而是准备再次练习。
这曲子让他找回了那种初学者的感觉,不是曲调的难度大,而是真气不好微操。
“大庄主,洪爷来了。”
外面有人禀告,黄钟公一喜,迎了出来:“洪兄弟醒了啊!”
洪康和黄钟公两人移步院外。
一番寒暄后,黄钟公和洪康请教《碧海潮生曲》的一些技巧,同时也把自己对于《七弦无形剑》的心得和洪康分享。
洪康并没有说要把《七弦无形剑》给学会,那还需要高超的琴技,他只是着重了解其中声音的如何干扰真气的部分。
黄钟公高兴道:“能遇上洪兄弟这样的乐道高人,实乃一快事啊!”
洪康说道:“其实武林之中,亦有不少乐道妙手。比如说,南岳【衡山派】的两位当家,莫大先生和刘正风,一个号称“琴中藏剑,剑发琴音”,而单论按孔吹箫之技,刘正风还在我之上。”
黄钟公点头道:“【衡山派】的历代掌门都是喜爱音乐之辈,可惜无缘一见。”
洪康又道:“还有一人,抚琴奏乐,亦是一绝,可惜其人身份特殊。”
黄钟公追问道:“洪兄弟说的是何人?”
洪康看了黄钟公一眼,道:“日月教,光明右使,曲洋。”
静!
寂静!!
洪康这话一出,黄钟公的瞳孔顿时一紧。
曲洋的琴技如何,他自然知晓,甚至,通过其琴声,黄钟公明白曲洋其人淡泊名利的性子。
只是……洪兄弟忽然提到曲洋是什么意思?
是无意的吗??
黄钟公看到洪康说完后,表情很自然的倒茶。
看来是我想多了。
毕竟他们身上还背着个看守任务。
不过,洪康这么一说,黄钟公自不会把话题继续往音乐方向说了。
这时,洪康开口道:“大庄主,这次洪康倒有个不情之请。”
“洪兄弟但说无妨。”
洪康看着丁坚说道:“在下钟情武道,想以一式剑法换取丁兄的【一字电剑】。”
要是寻常人这么说,丁坚老早就一剑刺了过去。可他昨日已经见识了洪康的武功,自觉远不是敌手,故而把视线投向黄钟公,请他决断。
黄钟公可以对自己的武功不甚在意,但对于丁坚,自己虽然曾经对他有恩,却也不好随意应允他的独门剑法。
“洪兄弟,这个……”
“大庄主和丁兄不必为难,这样,洪某先演示一番那招,丁兄再定夺如何?”
黄钟公说道:“这倒是占了洪兄弟的便宜了,老丁,此事的话,你自己决定即可。”
接着,他放开喉咙大喊:“来人,拿两把
冷酒入愁肠,
今夜明月长。
…………
第二日。
洪康难得的睡到日上三竿。
本来多年来,他已经习惯早起。
可是昨晚,实在是兴致高昂。
又奈何祖千秋虽然是酒国前辈,平常自诩酒量过人,可惜遇到了“江南四友”。
光是丹青生一人,就把祖千秋给喝趴下了。
接下来,他们都是和洪康边聊边喝。
无论他们聊什么,洪康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气氛一起,更是推杯换盏不断。
和黄钟公谈音律,与秃笔翁说书法,与丹青生演剑法;
至于黑白子,洪康虽不善棋道,可是他以前闲暇时刻,倒是记住不少名局。
于是乎,黑白子那张冷脸也融化了。
几个内功修为达到一流的人一个劲儿的敬着洪康,饶是以洪康的超人体质,都感觉到了久违的醉意。
“洪爷,你醒啦!”
洪康一开门,见到的就是丁坚。
丁坚昨晚喝得不多。
他毕竟只是梅庄的管家,虽然“江南四友”都视他如兄弟,可他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
“咦,丁兄这么早啊!”洪康打一声招呼。
丁坚只是礼貌一笑。
让那些小厮送上洗漱用品。
“洪爷,你先用着,饭食已经准备好了。”
洪康问道:“几位庄主呢?”
丁坚答道:“除了大庄主外,其他三位都还在休息。”
洪康咦道:“这个,我记得二庄主喝得不多啊!”
他还记得,昨晚秃笔翁和丹青生两人才是喝的最多的。
丁坚笑道:“二爷昨晚得了洪爷的谱子,喜不自禁,通宵达旦研究,凌晨时分才睡下。”
洪康失笑道:“这倒是我的不是了。”
“哪里!?”丁坚笑道,“对于二爷来说,那些谱子怕是任何奇珍异宝都比不上。”
洪康对于下棋只是略懂,是真的略懂。
至少,比起他的箫技来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但他以往看的杂书颇多,倒是记住不少名局,比如说昭和棋圣吴清源的“大雪崩内拐定式”、“六合之棋”等等。
这是一种感性又理性的游戏。
说它感性,是因为那些顶级高手常常因为灵感一激,落子奇特,成神来之笔;说它理性,是因为棋手们不仅需要缜密的布局,还得有超人的计算能力。
洪康精神力量强大,记忆力近乎过目不忘,心算能力亦不是常人可比。
但不知怎么的,他对围棋就是不来电。
…………
黄钟公可能因为年纪大了,觉就逐渐变少了。
他拿着《碧海潮生曲》的曲谱正在揣摩,越是研究越是赞叹。
对于黄药师之才,更是如高山仰止。
“呜呜~~”
箫音响起,逐渐悠远苍劲。
听起来,似乎黄钟公已经掌握了这曲调。
“呜呜~~呼~啾——”
“咳咳……气息没控制好。”
黄钟公自语道,他刚才在真气融入箫音时,出了岔子。
可他没有沮丧,而是准备再次练习。
这曲子让他找回了那种初学者的感觉,不是曲调的难度大,而是真气不好微操。
“大庄主,洪爷来了。”
外面有人禀告,黄钟公一喜,迎了出来:“洪兄弟醒了啊!”
洪康和黄钟公两人移步院外。
一番寒暄后,黄钟公和洪康请教《碧海潮生曲》的一些技巧,同时也把自己对于《七弦无形剑》的心得和洪康分享。
洪康并没有说要把《七弦无形剑》给学会,那还需要高超的琴技,他只是着重了解其中声音的如何干扰真气的部分。
黄钟公高兴道:“能遇上洪兄弟这样的乐道高人,实乃一快事啊!”
洪康说道:“其实武林之中,亦有不少乐道妙手。比如说,南岳【衡山派】的两位当家,莫大先生和刘正风,一个号称“琴中藏剑,剑发琴音”,而单论按孔吹箫之技,刘正风还在我之上。”
黄钟公点头道:“【衡山派】的历代掌门都是喜爱音乐之辈,可惜无缘一见。”
洪康又道:“还有一人,抚琴奏乐,亦是一绝,可惜其人身份特殊。”
黄钟公追问道:“洪兄弟说的是何人?”
洪康看了黄钟公一眼,道:“日月教,光明右使,曲洋。”
静!
寂静!!
洪康这话一出,黄钟公的瞳孔顿时一紧。
曲洋的琴技如何,他自然知晓,甚至,通过其琴声,黄钟公明白曲洋其人淡泊名利的性子。
只是……洪兄弟忽然提到曲洋是什么意思?
是无意的吗??
黄钟公看到洪康说完后,表情很自然的倒茶。
看来是我想多了。
毕竟他们身上还背着个看守任务。
不过,洪康这么一说,黄钟公自不会把话题继续往音乐方向说了。
这时,洪康开口道:“大庄主,这次洪康倒有个不情之请。”
“洪兄弟但说无妨。”
洪康看着丁坚说道:“在下钟情武道,想以一式剑法换取丁兄的【一字电剑】。”
要是寻常人这么说,丁坚老早就一剑刺了过去。可他昨日已经见识了洪康的武功,自觉远不是敌手,故而把视线投向黄钟公,请他决断。
黄钟公可以对自己的武功不甚在意,但对于丁坚,自己虽然曾经对他有恩,却也不好随意应允他的独门剑法。
“洪兄弟,这个……”
“大庄主和丁兄不必为难,这样,洪某先演示一番那招,丁兄再定夺如何?”
黄钟公说道:“这倒是占了洪兄弟的便宜了,老丁,此事的话,你自己决定即可。”
接着,他放开喉咙大喊:“来人,拿两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