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花落人间又一春(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己一样,也察觉到了梦魇的秘密,所以最终选择带着一批徒子徒孙彻底脱离真实大天地!  

也既是操控他们炼化的‘小泡沫’从‘大泡沫’身上脱离出去,彻底远离。  

如此一来,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天道诅咒带来的影响,拥有一丝‘超脱’的希望。  

当李行弄明白了一切后,他身处的这座洞天突然剧烈震荡起来。  

紧接着是整座天外秘境都开始‘震荡’起来!  

却是暗梦终于发动了预谋已久的计划:  

剑祖的猜测是正确的,三教祖师确实带着一帮造化境强者一起操控自身炼化的天地脱离了真实大天地。  

不过他们也为自己保留了一条后路,也既是留下了‘道标’,希望有一天他们如果找到了解决天道诅咒的办法后,可以凭借‘道标’回归真实大天地。  

三教祖师留下的‘道标’有不少,其中一个就留在了这座天外秘境中!  

暗梦事先算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计划是利用三教祖师留下的‘道标’给梦主提供降临真实大天地的指引!  

原本梦主们想要降临真实大天地,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等待和现实世界的融合更进一步,不过此时有了三教祖师留下的‘道标’为指引,梦主就有了提前降临的机会。  

最终,在‘道标’的指引下,武功法则区域的三大梦主:无忧梦主,暗影梦主还有天剑梦主同时降临!  

三大梦主携带各自炼化的天地‘撞’上了李行等人所在的这座天外秘境。  

虽然同为‘小泡沫’,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小泡沫’也有大小之分,三大梦主炼化的天地,其大小丝毫不比当初的三教祖师差,能够爆发出的力量也同样如此!  

如此一来,天宫中的造化境强者们根本不是三大梦主的对手,他们炼化的天地被三大梦主一一摧毁!  

三大梦主的目标是先摧毁天宫,再一统真实大天地,接着让这次的梦魇境一直维持下去,吸纳现实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从而不断吸收现实世界的力量,达到化假成真的目标。  

届时,李行所在的现实世界可能会60亿人全部死绝,整个世界被摧毁,而三大梦主所在的幻梦世界则彻底变为真实,不再有天道诅咒之忧。  

眼看局势危机,灭世之灾就在眼前,李行也开始‘召唤’自己的小天地。  

他也有小天地,是那座被命名为‘希望之星’的梦境世界!  

成为神通满境后,李行距离造化境其实也只差一步而已。  

而他早就炼化了一座天地,成为梦境之主,满足晋级造化境的一切条件,所以当‘希望之星’抵达天外秘境时,李行正式突破到造化境!  

原本就算李行突破到造化境也于事无补,毕竟天宫中那么多造化境联手也难以抵挡三大梦主。  

但李行是不同的,他来自另外的平行时空,他是60亿地球人中唯一的例外!  

梦魇一族是依附于现实世界的一切来构建幻梦世界的,但因为李行这个例外,所以梦魇一族构建的幻梦世界留下了一个‘BUG’:  

李行在幻梦世界中也拥有幻梦成真的法则之力!  

这就是他能够具现记忆中那些武功的原因。  

那些武功原本就是不存在的,是虚构的,但因为李行拥有幻梦成真的能力,所以他可以化虚化为真实,将那些只存在于幻想作品中的武功具现出来!  

此时李行突破了造化境,他的这一能力也来到了巅峰,过去那些没法具现出的武功都可以具现出来了!  

于是《风云》中的:玄武真功,五雷化极手、浑天四绝、万道森罗、元天剑诀通通具现!  

《天子传奇》里的:先天乾坤功、浑天宝鉴、天魔功通通具现!  

这些武功中,有不少都是不逊色于如来神掌,剑二十三等至高武学的,而造化境是对法则之力的运用,这些武学就像是法则的使用说明书,所以武功一旦具现出来,李行立刻就能发挥出武功的大部分威力。  

如此一来,他的实力就达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地步!  

就算是三教祖师也只是各自掌握了一门至高武学而已,而李行一个人就掌握十几门至高武学。  

天外秘境中,李行一人独斗三大梦主。  

以一敌三,却一直压着三大梦主打!  

最终李行杀掉了三大梦主,解决了这场灭世危机。  

这一战之后,李行的个人名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人,同时也是救世主!  

只要有他在,梦魇就没法再威胁到人类,其他几大法则区的梦主甚至都不敢降临了,因为怕被李行打爆不过和梦魇相比,人类的寿命太短暂了,等李行死后,梦魇一族还是有机会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全球各大梦境组织聚在一起开会,最终定下的方案是:  

全球各国,无论哪个法则区,都全面推广武功!  

要在几十年内,让四大法则区彻底变为一个法则区,也就是武功法则区。  

因为只有这样,李行创造出的那些至高武学才有更多的人去学,才有可能出现更多的造化境强者。  

只有这样,等李行百年之后,人类才能继续拥有对付梦魇的实力。  

于是接下来的几年,全球各国都在推广武功,让新的梦境战士直接修炼武功,华夏的文化从未像此刻这般被全球重视,从未如此辉煌过。  

至此,李行真正做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