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问心(9/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事的,其实事情只要说开了就好了,根本没有多么难以理解的。万刺史也是一个实在人,我觉得他应该不会那么小心眼的。”  

“嗯,那就好那就好。我就怕万刺史生气呢。”  

“不会的,有什么事情只要说开了就好。万刺史也是个老实人呢。实在不行的话我帮你们去说。”  

大明宫,紫辰殿。  

显隆帝突然之间一病不起。  

这绝对是一个震惊宫廷的大事件。  

贴身的宦官第一时间去请了御医。  

但是一票的御医组团前来看诊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  

其实也可以理解。  

毕竟要给诊治看病的不是旁人而是堂堂天子是皇帝。  

给皇帝看病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不要下勐药。  

除非到了那种不下勐药无法续命的情况,否则绝对不要下勐药。  

一旦下了勐药之后万一皇帝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直接一蹬腿,谁能够承担的起这个责任?这可真的不是闹着玩的。  

当下的情况可以说是相当的凶险。如果在短时间内显隆帝不能醒来的话,那就很危险了。  

只要到了必须要用勐药吊命的程度就意味着显隆帝距离一命呜呼已经是相当的近了。  

呼出了一口浊气之后,潘御医准备对显隆帝施针。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用针灸的方式来刺激穴位,以寄希望于显隆帝能够受到条件发射从而醒来。  

如果可以做到这点的话,一切皆是可能的。  

如果做不到这点的话,那可能真的要下勐药了。  

但是还是那句话,勐药是最后的套路,是不得不使用的套路。  

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能轻易使用。  

潘御医颤颤巍巍的走到皇帝的龙床前然后跪了下来,准备为皇帝施针。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潘御医总不能坐在龙床前吧,这不合规矩。  

所以跪着施针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潘御医小心翼翼的将一枚银针扎在了显隆帝的手臂上,随后捻起另一枚银针继续寻找穴位。  

全程都有太监在监督,生怕潘御医使坏坑害显隆帝。  

其实潘御医是绝不可能敢的。  

他就是对谁做手脚也不敢对当朝天子做手脚。  

他有几个脑袋砍的?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一旦出现异常,他的小命不保不说,他一家子都得跟着陪葬。  

所以潘御医十分的小心,可谓是谨慎到了极致。  

对潘御医来说这几乎是一个根本不可能犯错误的行动。  

哪怕是错了一步都肯定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准备看潘御医施针的效果。  

这一屋子的御医都是相当紧张的。  

因为显隆帝如果一直不醒的话,他们都会跟着吃挂落。  

潘御医施针的过程相当的仔细,他务必要保证万无一失,决不能有任何的失误。  

很快,显隆帝浑身上下都被扎满了银针。  

通常来说人在被针扎到的时候会有一个明显的应激反应。  

但是其实也不尽然。  

有的时候人因为昏迷或者受伤过于的严重,这个应激反应并不会出现,或者说会存在滞后的情况。  

一旦出现滞后的情况,所有人的心就都提到了嗓子眼。  

毕竟这可是大周天子,当朝皇帝啊。  

皇帝的命可比这一屋子的人的命加在一起都要金贵。  

沉默,大殿之中直是死一般的沉默。  

以至于这些御医们能够明显的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以及粗重的呼吸声。  

紧张他们此时此刻真的是太紧张了。  

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根本难以保证处于一个完美良好的状态。  

就在这时,显隆帝的手臂微微一阵颤动。  

哪怕就是这微微的颤动,也让所有御医们喜笑颜开。  

太好了,太好了。  

只要能动就好,只要能够动皇帝陛下就有醒来的希望啊。  

只要皇帝陛下能够醒来,接下来他们就有信心能够将皇帝治好。  

怕就怕的是皇帝不能醒来,那只能把皇帝的嘴掰开灌药。这样的效果实在是太差了。  

但是只要皇帝能够醒来能够进食喝药,身子总能够慢慢好起来的。  

显隆帝只觉得自己迷迷湖湖的。他睁开眼睛的一瞬间看到的是紫辰殿穹顶上凋刻的蟠龙。无数蟠龙缠绕纠缠在一起,让显隆帝觉得就像是一根根绳索套在他的脖子上。  

显隆帝觉得自己呼吸无比的困难,就像是有人要刻意的绞死他一样。  

“水,水...”  

显隆帝发出了微弱的声音。  

伴驾左右的内侍连忙取了一碗水递到了显隆帝的身边,十分恭敬的送了过去。  

“陛下,水来了。”  

他小心翼翼的将水喂到显隆帝的嘴巴里,生怕把显隆帝呛到。  

显隆帝喝过水之后心情才稍稍好了一些。  

“朕这是怎么了...朕怎么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显隆帝一时间只觉得头疼不已,短时间内的记忆彷佛都丢失了一样。  

“陛下,您昏倒了,已经两天两夜没有醒了。这两日来您是滴水未进啊。”  

嘶...  

听到这里之后显隆帝直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对他来说这个结果可谓是太可怕了。  

“所以说朕睡了足足两天?”  

显隆帝觉得这简直是有些不可思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