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苗子(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魏空虚,势必大战在所难免,到时大魏将是生灵涂炭。”  

此时方戟知道,他与沈夏的话开始变成了像是一场辩论一般。  

“所以,我是要改革。皇室可以存在,但是权力必须分派出去…”  

沈夏的话,曹恬明白了。  

沈夏前面的路,在他的视角里,是看不到摸不着。但是他想做的事,无疑和“舍身成仁”没什么不同。  

不是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是让大魏的百姓明白,皇权是极为可笑的存在。  

而且这个做法,到时整个大魏,死的人会更多…方戟能想象到,没有他在。沈夏若是成了,就是加快历史的进程。  

那大概是到什么时代,五代十国。  

人们会意识到,手头上有兵有粮就能自立山头当王。那是相当黑暗的时代…  

也是方戟不想看到的局面。  

但是他说给沈夏听,沈夏又岂能明白呢?  

“沈兄,我只想说两个字,民主。未来必定是民主的时代。”  

“民主?”  

“人民当家做主。”  

这六个字,自然是像打进沈夏心里一般。  

这个时候的沈夏便明白,方戟想的比他还要远。  

“所以,我也明白了沈兄的意思。”此时方戟是笑道。“其实沈兄没有变。”  

“我没变?”  

“沈兄依旧是大夫,依旧是个医者。只不过你想医的,是百姓的心。”  

听了方戟的话,沈夏也是笑出声,随即是点头。  

“是呀,我没变…我没变…”  

沈夏喃喃自语了几句,随即是眼神炽热看着方戟。  

“那方兄,你是不是会支持我?与我医这个心?”  

而方戟此时看着沈夏那双眼睛,随即是摇头:“不。我不会支持你?甚至于我要打败你。”  

沈夏听了却是一愣,他没想到方戟又是突然会说这话。  

“沈兄的做法是错的。我会证明给你看。而且你说的民主会有到来的一天,但绝对不是现在。沈兄说起个苗子。但是你这个苗子种错地方了。我会打败你,然后亲自告诉你,这个苗子该种在哪里!”  

此时两人都是这么看着,沈夏听了方戟的话,先是眼神复杂,随即又是大笑出声。  

“那看来,我们以后注定是敌人了。”  

“是敌人。但是,沈兄,答应我。”  

“答应方兄什么?”  

“活着。就算你失败了,被我或者被谁打败了。都给我活着。我要让你看着这苗子怎么成长。”  

方戟也不知道为何要与沈夏说这些。他想让沈夏活着,不是为了什么。就是想让他看看这心怎么救。  

沈夏是大夫,是医者,但是他真的不擅长医那个地方。  

“我明白了。方兄,我等着,你说的那个苗子…”  

此间马车开进了皇城,今晚的皇城守卫出奇的森严。想到槐哥儿要潜入皇宫,方戟就觉得这事相当困难。  

虽说因为皇帝要出游,这皇宫里的高手也会跟着皇帝一起出去。但是这种东西呢,就像是一个巨人卸去了自己两只手臂。但就算是这样,巨人还是能轻松踩死一只蚂蚁。  

而显然槐哥儿就是那只蚂蚁。  

不过也不是没有优势。蚂蚁胜在够小,够隐蔽。更何况这个蚂蚁还不一般。  

“马车就不能进去了。沈郎中,方公子,请随老奴来。”  

方戟此时看来迎接他的老太监,倒也是个武林高手。虽然实力远不及方戟那“便宜师弟”韦太监,但怎么说方戟觉得他也有二品武者的实力。  

也就是说,皇帝在皇宫确有养一批厉害的侍卫。  

虽说这事本也不是什么大秘密,但是现在知道了还是会觉得。这皇帝办事确实是“一环接着一环。”  

外有羽林军,内有皇宫侍卫高手,这就让方戟觉得奇怪了。就像是皇帝在提防什么人一般。  

他知道这真要进宫行刺皇帝,那实力得是有多强。方戟思来想去,能正面杀进皇宫去杀皇帝的,他只能想到老鬼。  

老鬼,鬼崖子,传说中的鬼神当中的“鬼”。而想到老鬼当年还与那个“神”有过一场决战。  

那也就是说,那个“神”也就是剑神还活着的话,应该是只有这二人能进宫杀皇帝的。  

甚至于,方戟觉得穆襄的爷爷穆风都办不到。  

这皇宫里也是在过着中秋,此时方戟已经见到几个太监和宫女像是在张罗着什么了。  

“陛下正与四位贵妃一起用膳,陛下有交代,两位也务必要出席才是。”  

此时眼前的“公公”是不忘和二人说道。  

这倒是让方戟没想到的。  

四位贵妃,应该就是三个皇子的生母,至于还有一个贵妃。方戟倒是见过,便是那云贯的亲姑姑,云贵妃。  

换言之这是要见到三位皇子的生母,方戟此时倒是有些好奇的。  

此时方戟想到的便是那位竹贵妃被迫害到变痴傻,以及还有死在竹贵妃那里的谷裕。三位贵妃显然都是相当有嫌疑的。  

这也是槐哥儿一直以来想查清楚的事。  

此时一边走着,方戟是不忘低声问沈夏一句:“话说这四位贵妃,我也就见过云贵妃。这余下三位贵妃,是怎样的?”  

沈夏听了却是不禁苦笑:“沈某真不好评价。不过这三位贵妃的皇子都要拉拢你,那么方兄其实不必担心。她们三人想必也不会为难方兄。”  

“为难?难道说沈兄被三位贵妃为难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