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一个父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方戟素来听说这王柳可是相当果断之人。  

此时这王柳与他打起太极来,是让方戟有些郁闷。  

这聊着聊着,从槐哥儿的事情讲到了王鑫和王舒以前的事。倒是让方戟有些纳闷。  

当然,这王相说事情倒还有些意思,就连婉儿此时都是一旁听着仔细。  

此时方戟想来,如若那个老太师是个老骗子的话,那么这王柳是白白浪费了这说书的天分。  

而此时终于回归到了现在,王柳此时是意有所指的说到了三皇子。  

“三皇子最近应该是在风口浪尖上吧。”  

方戟心里明白,自然是知道三皇子这来船上确实有因为想避避风头的意思。  

“这话题,赵将军就不适合听了,倒不如让我与方戟说说?”  

此时被王柳点名,婉儿此时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也算是嗔怪了下偷笑着的方戟。  

婉儿此时知道王司徒是有事与方戟说,便是主动起身,找绮萝去了。  

“那方戟,老夫就问个问题。”  

“王相请说。”  

“三位皇子,你觉得谁能登大统、”  

方戟此时听了这个问题那是真真的抬眼看着王司徒。  

刚才他还嫌王司徒这话里绕得他不知所措,现在竟又是像打出一记直塞球一般直入主题。  

而且这主题还是相当的露骨,就差直白到问方戟你支持谁了。  

“放心,今日这问题只有你我二人知道。老夫不比那王霖甫与老太师,那可是相当讲信誉。”  

这王柳说话间还不忘踩王霖甫和梁太师,倒是让方戟觉得好笑。  

“我认为最后登上皇位的,是太子。”  

方戟这话绝对是经过他来洛城这么些天来判断的。三位皇子他都见过面了。而若要论种种各方面,太子现在都是胜过二皇子和三皇子太多。  

当然太子有一个致命弱点,这个弱点相信知道的人寥寥无几,难就可能是太子的孩子,他可能不是太子的…  

继承帝位,若是太子膝下无子的话,这皇权将如何延续?是延续给各个王爷?显然这样的事情皇帝是不想看到的。  

“是吗…你看好的是太子…”  

自打赵家发生的那起刺杀案发生后,王柳也意识到他犯了一件致命的错误。  

尤其是二皇子在对待他鑫儿的态度上,更是让他认清了这一点。  

现在听了方戟这般说,他更是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如若我没猜错的话,方戟你与太子不仅认识,太子甚至还有求于你。”  

方戟此时听到这里脸上是没什么表情,但显然心里还是一惊。这王柳不仅果断直入主题,而且连猜测也是如此果断。最关键是,他真的能猜对。  

“老夫知道兹事体大,但是老夫也能看得出,你与这些个在朝堂上的豺狼虎豹不太一样。”王柳却是叹了口气。  

“想当年,老夫曾被一个江湖侠客所救,深深明白他们的那种作风。方戟你的行事作风就像那些个侠客一般。”  

王柳此时说起了往事。  

“所以老夫自问这些年来,为了大魏社稷,那是真真的尽心尽力。绝不辜负先帝所托。但是嘛,似乎我这么做。也没落得什么好下场…甚至我连自己的女儿死得不明不白都无可奈何…”  

方戟此时听出了王柳这话确实是情真意切。  

说白了王柳确实与王霖甫还有梁太师不同。这两人骨子里有一种狠辣,狠辣到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棋子一般摆上台前。  

但王柳不是…甚至于方戟感觉,王柳现在想做的,就是给王鑫一个还算不错的未来…  

这真真的是一个父亲…  

“方戟,你觉得鑫儿为人如何?”这王相说着说着又扯到了王鑫身上。  

这问人品,方戟觉得遮住前面的话,还以为像是要“相亲”呢。  

“王公子为人淳朴忠厚,以往看他有些纨绔子弟的样子。今日里相见,是与以往不同了。”  

方戟这话倒确实是实话。  

以往他见到的王鑫,虽然看起来脑子还算灵光,但是与一般贪图享乐的公子哥其实没什么差别。  

要说差别的话就是这王鑫有个“宰相爹”,级别高上不少。  

“关于这点,老夫也有些欣慰。舒儿的死,是让鑫儿一夜之间长大,也是让老夫还想再朝堂搏杀一回。”  

这王鑫也算是浪子回头了,方戟倒也认为这是好事。  

“既然能得到方戟你这样的评价,我也就放心了。”  

方戟听了倒是点头,这王柳的态度他听出来了。  

只要他不讨厌王鑫就行了。至于后辈之间的相处,他就算是一介宰相也管不来。至少他知道,方戟愿意给王鑫一个交友的机会这就足够了。  

“如若有空,随时可以来府上坐坐。”王柳此时却像是开了个玩笑,但是却让方戟觉得是真的:“能让老夫这般相邀的,你是第一个。”  

总的来说,王司徒要做什么方戟也知道了。算是真真的良苦用心。  

当然虽说了一些“三子夺嫡”之事,但更多的是一个父亲在积极为自己的孩子谋后路。  

光是这件事,方戟知道就不好怪责这位“父亲”。  

但是方戟从王柳的言语之间,却是没听出他现如今对于“三位皇子”的态度。  

他这是继续支持二皇子,还是选择保持中立,亦或者是转为支持其他皇子?  

方戟说实话还真猜不透,这王柳毕竟是当朝右相,真真的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