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幻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寻麻握紧双拳,咬着牙齿道:  

“就算你死了,我们也能从你的尸体中,提取出那道韵之力!”  

看着寻禅佯装笃定的模样,李避当即便肯定了自己心头的猜测,只要自己不去主动调动道韵之力,这般大阵就会沦为无用之物。  

尽管此时,这铁链之上的吸力,已然到达了极致。  

体内大量的缺血,让李避几乎要陷入沉睡。  

大量内力的抽失,李避更是感到浑身乏力。  

寻禅冷哼一声,看着李避的倔强,不由得锁紧了眉头。  

诚如李避所想,只要李避不调动道韵之力,这般花了巨大代价构建的血泵抽离阵,也就失去了他原本的效用。  

寻禅无奈地回头看向卜算子,低声道:  

“醉美人前辈,劳烦您出手了。”  

卜算子瞧得此幕,双脚轻点,落于梨花树下的石桌上。  

声如黄鹂啼叫,柔柔地传入李避的耳中,带着一丝蛊惑之力道:  

“此刻,还不开启八门遁甲,可是会死的。”  

迷茫的李避,忽而听到这般声音,思绪中不禁出现一丝波动。  

求生的渴望,让他想要尊从这般声音,开启八门遁甲来抵挡这般吸力。  

但是内心底部的冷静,让李避不由得压下这般想法,他不能为了自己一人,让遮天这个势力,还有复活上古强者的机会。  

要知道自己的父亲可是绝巅的强者,面对遮天召出的上古强者,连自己的父亲都不是对手,更何况自己呢?  

李避死命地攥紧双手,抵挡着卜算子的细语诱惑。  

满天梨香滚滚而起,伴随着李避的呼吸,涌入李避的鼻腔之中,卜算子双手不停地翻花,操控着香气,施展着自己的绝学幻术。  

梨花飘落一瓣瓣,李避的意识逐渐在模糊。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避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瘪下去。  

寻禅看着李避这般模样,分明就要失去了意识,可他为何就是不愿调动道韵之力来抵抗呢?  

莫不是这个江湖,比他的命还重要?  

这对父子…  

同是天才,自然心头各有执念。  

寻禅咬着牙齿,狠然朝着自己的眉心画下一道血痕,通然站定于李避的身前。  

“佛门秘技——控魂!”  

身放金光,一尊佛法僧出现在寻禅背后。  

卜算子瞧见此物,不禁惊声轻呼道:  

“佛法僧!  

佛是觉悟,法是正知,僧是清静。  

此子居然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成就了这个佛,无怪乎王会如此重视他。”  

李避再次陷入迷茫的漩涡中,浑浊的水,将李避缠绕。  

卜算子和寻禅叠加的幻境,已然让李避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  

无意识的李避,像是在海边飘荡。  

想要上岸的李避,明明看着岸边就在眼前,这一步的距离,却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忽而之间,李之之的面庞出现在了岸上。  

扎着双马尾的小姑娘,一手扶住岸边,一手努力地够触着李避。  

看着李之之的面庞,李避迷茫之间,突然心生一丝温暖。  

他甚至在想,如果自己下山之时,不去那包子铺,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之后的一切了。  

如果自己不选择复仇复国,带着李之之安居于深山之中,是不是这世界也就不会因为他而陷入危难之境。  

李避伸出手,他和李之之的距离就差一点点,差一点点他就能碰到李之之。  

下一秒,李之之却是直接栽入了困住李避的漩涡中,瞬间便被河流吸入深处。  

李避瞧得此幕,心生大震,不由分说地催动八门遁甲之力,想要摆脱漩涡,去救李之之。  

“轰!”  

李避开启八门遁甲的瞬间,整个漩涡轰然崩塌,碎片般的黑暗,让李避不禁睁开了双眼。  

寻禅看着李避周身铁链上的绿光,轻笑道:  

“李避,你可真是好哥哥啊,看着妹妹遇险,果真不会无动于衷。”  

该死!  

李避如何不知道刚刚的幻境,不过是寻禅设下的幻象?  

只是他醒悟的时间,太晚了一点。  

没有李之之的时候,李避如何都是清醒的。  

可是一看到李之之遇险,李避便失去了所有的镇静。  

就在李避刚见到卜算子之时,  

瞿麦带着李之之,一步踏入祥符外城。  

前不久刚被李避冲破的大门,此刻面对瞿麦的剑气,轰然炸裂。  

饶是泰安巡捕全力而出,依旧无法阻拦那所向披靡的禅剑。  

盛怒的瞿麦,左手禅剑,右手细柳剑,逢人阻拦,毫不犹豫地长剑相迎。  

李之之一路上告诉他的消息,让他无比震惊。  

远古存在的遮天,居然就是现在的毛巾会。  

自己养父瞿尽的死亡,不就是因为当年横空出世的高手么?  

道佛禅三宗强者,合力拦不住栗帝李趋的一刀。  

可李趋和瞿尽联手,却挡不住那神秘强者的一击。  

如此看来,那神秘强者,便是遮天的后手。  

一旦让遮天复活了所有的高手,那这个江湖,只怕无法继续再存在了。  

那些恐怖的存在,足以一统整个江湖…  

瞿麦焦急,李之之更急。  

从靠近祥符开始,她心中便越来越不安。  

“李避,你可不能出事啊!”  

二人刚刚离去,黑甲大军姗姗来迟。  

祥符外城,  

黑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