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 七人之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旁的书生双眼一亮,卷动起自己袖边的白毛巾,恍然大悟道:  

“那需要我联系他们,来这边收尸么?”  

孙黎枫眼神一寒道:  

“隔墙有耳,这句话万不可再提!”  

孙黎枫这么说着,手指蘸着茶水在桌上写下:  

“让毛巾会直接去雁门关!”  

孙黎枫却不知,自己和毛巾会书生的对话,全被贼九听在耳中。  

“原来少主的猜测,都是真的啊…”  

贼九掀开孙黎枫的轿底,轻轻将先前和孟谦恩轿中一模一样的盒子,放在孙黎枫轿子的死角,静待着安江晔给他的指令。  

李避双手按在城头上,看着眼前四大方阵后的诸侯联军,竟是向着前方包围而来。  

这样一来,可是会加大城下七人的压力。  

武者也是人,这般消耗战,这七人怕是凶多吉少。  

转动着药箱,李避实则从药箱中的乾坤袋中,掏出了一坛西楚缥醪酒。  

原以为只是坐镇的其余联军,居然在这时候同时参战。  

李避心头思忖道:“看来,又要进入那个状态了。”  

望北伯杨星乔,给还在后方的一众诸侯传令道:  

“皇城司,来了!”  

诸侯们知道,天子一定会派人来督战的,他们的表现,自然也是日后论功行赏的一部分。  

此刻收到杨星乔的消息,再看着望北军已经率先加入战场。  

他们又怎么会放弃这样一个表忠心的机会呢?  

这一次的围剿之战,肯定会决定未来天下的走势。  

挥手而下,后方坐镇的七路诸侯人马,同时向着前方冲锋而去。  

诸侯之中,唯有安江晔和江晔依旧按兵不动,他们可不会跟着他人人云亦云。  

卜算子没说的,他们就不会去妄动。  

更何况,他们早就知道暗中有人监视,此刻看着杨星乔的好心之举,兄弟二人只觉得多此一举。  

这分明是个圈套。  

一个众人无法拒绝的圈套!  

寻夏城头的梁泽惜,锁紧了眉头道:  

“陛下,诸侯联军突然出动,他们七人会不会吃不消啊?”  

“那倒不会,但凡江湖高手深陷阵中,只要对方没有强者制衡,在内力耗空之前,他们是不会惧怕群攻的。”  

李避嘴上解释着,不过是为了安抚城墙上的甲士,他心中的焦急,又如何能当面说出来呢?  

虽说这百万联军,气势汹汹地汇合在了一起,实际上真正能接触到这七人的士卒,少之又少。  

联军只能向潮水一般涌向这绝强的七人,七人如同礁石,将这潮水一波又一波地推开,就看哪一方先将自己耗尽。  

七人之中,声势最大的,是那一身戏服的变脸枪戚胡琉,和女匠秦佳凝,别看二女瘦弱,手中的招式可是虎虎生风。  

戚胡琉的霸王枪,每一次扫击,带出的都是一大片空地。  

繁冗的戏服下,却又有灵活的身手,时不时脸上换去一副别样的面孔,将周围联军惊吓一番时,破阵杀敌犹如探囊取物。  

至于秦佳凝的攻击,简直就是一力降十会。  

戚胡琉捅出一条缝隙,秦佳凝便会生生凿入其中,将联军好不容易调整的阵型,瞬间撕裂开来。  

不论对方是圆盾,还是巨盾,皆是无法阻拦这二女的步伐。  

眼看着两人已经踏入了石王之军的中段。  

石鹿闵在后方愤而怒吼:  

“一群酒囊饭袋,连两个臭娘们都拦不住,死了活该!”  

石鹿闵却不知,攻来的戚胡琉,目标就是他…  

和这边的气势磅礴相反,子舒昆定和麦亦的进攻,则显得安静了许多。  

没有大开大合的招式,但此二人的进攻,却带着汹汹的杀机。  

别看二人走得慢,可这两个家伙的背后,没有一个活口!  

子舒昆定仰着那柄虎头铡刀,毕竟是女匠秦佳凝的得意作品,刀身不沾血,刀锋不卷。  

凡是被子舒昆定遇到的,先是被道藏派的功法定住身形,下一秒便是断头台的行刑。  

照理来说,武者的气息应当是逐渐减少的,而这小子舒昆定,却是每杀一个人,身上的气焰就涨一分。  

猩红的血液将二人脚下的沙地,染红变黑,寻夏城前,竟是出现了一条黝黑的血泥。  

沈王之军历经多年的战斗,屠城、歼敌、大大小小的战役经历了多次,许多老兵可以说是身经百战。  

只是今日,面对这两个无声的杀神,他们真的害怕了。  

这人间,居然有这种屠夫啊!  

若说子舒昆定的斩头剁首,一众将士还能勉强接受,那麦亦的攻击,简直让他们胆战心惊。  

一身粗布麻衣,面向普通到放入人群中,还以为是迷路的农民。  

就是这样一个人,带着手中的一柄黑色圆锹,给沈王之军,留下了一场绝对黑暗的记忆。  

这家伙杀人,宛若割麦!  

凡是靠近麦亦三步的士卒,皆是被拦腰斩断。  

那锋利的黑色圆锹,在麦亦手中,竟如庖丁解牛一般,顺着士卒的铠甲一划,一挑。  

众多士卒的身体,便如秋收时的麦穗,被那农民轻轻斩断。  

若说这些人的死相,还不算残忍,那高举盾牌的将士们的尸体,才是真正令沈王之军胆寒。  

麦亦似是用圆锹挖地一般,径直铲入这些人的体内,一挖一挑,五脏六腑皆是被扬于沙场之上。  

麦亦的身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