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齐天大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话孙悟空知道了弼马温的真相一路打出了南门,而增长王见那孙悟空是受了仙录的人物。即使一路打出了南门也未曾阻拦。  

就这样,孙悟空顺利的回到了花果山之上,众多猴头与七十二路妖王见这样情景。自然是欢喜非常。而那猴王回到花果山之后,花果山上便来了一对独角鬼王。而那一对独角鬼王也不是好来的,乃是地府当中的一个囚犯,乃是当日猴头大闹地府之时,偷偷掏出来的漏网之鱼。  

“久闻大王招贤,无由得见;今见大王授了录,得意荣归,特献赭黄袍一件,与大王称庆。肯不弃鄙贱,收纳人,亦得效犬马之劳。”  

那猴王见此,自然是欣喜非常,而后那两个鬼王便被猴王封为先锋官,在帐下效命。而在谢恩之后,那两鬼王听那猴王只得了一个弼马温之后,显得十分的愤愤不平。  

“大王有此神通,如何与他养马?就做个'齐大圣',有何不可?“  

那猴王被那两鬼王一激,当即便欣喜非常,以至于真的傻乎乎的命令四健将去造了旌旗上书齐大圣四个大字,并且开始以齐大圣自称。  

而宫直到第二日早朝的时候,才对那猴头的行为做出了反应,大尊当即封托塔王李靖为降魔大元帅,与三坛海会大神哪吒一道去剿灭妖猴。而李靖当即便点齐了本部十万人马,与众将官一道离了南门,往花果山而去。  

“您为何不让我出手呢?”  

在李王走后,敖烈来到瑶池见驾,有些不解的询问大尊,明明只要直接让他出手或者直接让杨戬出手的话。那猴头断然没有什么翻盘的余地的。  

“玉龙…若你出手…那动静可就闹不起来了…这个齐大圣,不好封了。”  

敖烈一听这话,有些不解,即便是他知道了佛道两教的西行计划,他也并不清楚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整这么些的弯弯绕,在他大闹蟠桃会之前直接让人把他抓了丢进八卦炉里不就好了么。  

“莫非…”  

很快,敖烈明白了大尊的用意,他一开始便想这届蟠桃会办不成,蟠桃会办不成的话,那么谁才是受害者呢?自然不是王母娘娘,也不是一帮已经长生不老的高级神仙,就像敖烈本人一样,不论是蟠桃还是人参果,对他来都已经没有毛用了。  

少不了蟠桃会的,只是那些还没有过三灾五劫,寿命有期限的低等仙人和山神土地之流,那是整个四大部洲的基层中的基层,而这样基层的神仙,他们是有寿数的,就等着蟠桃保命呢。  

大尊把蟠桃搞掉了,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将那些尸位素餐的基层神仙换一轮,要不然以他修炼亿万年的智商。怎么可能想出来让猴子看桃子这样的主意呢。  

“玉龙明白了,若无大尊钧命,玉龙不会再插手那野猴子的事情。”  

“玉龙,朕知道你心中有气,不喜那猢狲胡闹…不过既然命难违,就权当是看一场猴戏吧。”  

正在敖烈和大尊闲聊的时候,花果山上,那猴子已然和巨灵神打在了一起,那巨灵神也是凄惨,明明是一个身高数丈的巨汉,却不会什么神通,全靠本身气力与那猴王动手,但那哪里是猴王的对手,不到数十合,便开始体力不支。  

“毛神看打!”  

那猴头瞅准时机又是一棍子打向巨灵神门面,巨灵神连忙用宣花斧格挡,只听一声脆响,那宣花大斧的斧柄便断成两节,巨灵神狼狈逃走,回营帐请罪。  

“弼马温果是神通广大!末将战他不得,败阵回来请罪。”  

原以为派遣巨灵神对付一个毛猴定然是手到擒来之事,却不想巨灵神未及多久便败阵回来,托塔王心中恼怒,要斩杀巨灵神,幸一旁有三坛海会大神哪吒劝。  

“父王息怒,且恕巨灵之罪,待孩儿出师一遭,便知深浅。”  

李靖一听这话,自然饶恕了巨灵神的死罪,而后哪吒脚踩风火轮便去往了水帘洞之前叫阵,而那孙猴不认得哪吒,当即开口道:  

“你是谁家女娃娃,今日闯进我门。有何贵干?”  

哪吒一听这话。当即开口道:  

“你这泼猴,岂不认得我?我乃是那三坛海会大神,托塔李王家三殿下是也!”  

猴头一听这话。心中大乐,开口道:  

“我当是谁。原来是被那西海龙子斩去一对臂膀的三公主啊…”  

那猴头胜了巨灵神之后,心中已然不把上的神仙不放眼郑方才还和众兄弟共同议论,共称为七大圣。打算一道共襄盛举。如今哪吒一来那猴头见是一个姑娘就更加轻视于她了。  

哪吒一听这话。当即怒火中烧。这可是无论都提不得的黑历史,如今却被猴头取笑,她哪里还承受得住,当即显现三头六臂,手里拿着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等等一大堆宝贝去打那猴头。  

那孙悟空见哪吒三头六臂的本事,虽然口里取笑,心中却暗自认真。同样显出三头六臂,手中如意金箍棒也化作三根,和哪吒打在一起。  

“去!”  

二人打了数十回合之后,丝毫不分胜负,惹得哪吒更加惊怒,将手中的六个法宝全部给抛了出去。而六个法宝抛出去之后,立刻身化万千。向那猴头砸去。  

“着!”  

那孙悟空一看满法宝,丝毫不慌。依样画葫芦将金箍棒尽数抛出。而后金箍棒也同样化身万千,将那些法宝尽数抵住,紧跟着便拔出一猴毛,变出一个假身,真身趁着哪吒不备,跑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