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道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刚才自己还说对方资历低,转眼就被曾泽明狠狠甩了一耳光。  

袁州不是没有想过反驳,这个案例其实并不难,问题是自己被周超引导光盯着前面的症状而忽视了后边的病情。  

如果自己仔细观察倾听,就能发现其中端倪。  

“不对,你出的这个案例根本和伤寒没有任何关系,这是我们温病的案例。”  

袁州发现漏洞,眼睛一亮,心里再次有了底气。  

这话一说出口,两侧观众神色各异,有人发出淡淡的笑声,声音中带着嘲讽。  

“不知诸位笑什么,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站在袁州身后的学生低着头上前扯了扯他衣角,“老师,我们作为温病派的答不出温病医案,这…”  

袁州猛地回过神来,他是当局者迷,一心想着整垮伤寒,近而忽视了自己的身份。  

“没事,我身为前辈,让你这后生一场又如何。”  

听着袁州这幅死鸭子嘴硬的表情,不少人满脸失望,再怎么说袁州都是代表温病,温病和伤寒同为当代大流派,尽管温病暂时落后一筹,但底蕴还在啊。  

周超撇了撇嘴,之所以答应对方比试,他目的是袁州手里的药材首乌。  

中间没有休息,袁州从包里拿出一沓材料,一份给周超,剩下的全部发给其他同行。  

“这份医案是我早年碰到的,期间找过不少前辈都没有得到解决,最后关头出现一个高人,是他出手救治了这名患者。”  

众人和周超都看向手中的病案。  

一名六十八岁的妇女,严重失眠,从四十五岁开始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每晚都需要吃48片安眠药才可睡12小时;同时患有脑梗死、颈椎、胸椎、腰椎都有损伤,记忆力特别差,全身乏力无精神;胃胀、胃凉食物不能消化,有中度胃炎;四肢发凉、面色苍白、视力严重模糊不清。  

从治疗经历上可得知,患者去过好多大医院,症状不禁没有减轻,反而身体越来越差。  

内容不多,大伙很快就看完了,一个个低头思索,如果是自己遇到这种病人,会采用何种方式治疗。  

“后生,不要说我不给你机会,你有十分钟的时间思考,并且我还可以给你错两次的机会。”  

袁州这时候显得很大度,拉过椅子坐在上面气定神闲。  

周超盯着医案,患者主要症状是失眠,其它都属于既往史,从临床表现看此人有肾阳虚、胃寒,近而出现一个气血亏虚,血不足荣养心脉而出现失眠。  

病症如此明显只需要对症下药就行,但这份材料里之前的医生就是这么做的,却没有任何效果。  

周超心中一动,意识进入模拟空间。  

“给我按照这份材料进行模拟。”  

一个模拟人出现在空间里。  

周超先是用材料上面的药方去诊治,果然没有任何效果。  

又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调配处方,结果药刚下肚,模拟人直接奔溃。  

“难道这个病就这么无解了?”  

养血安神、补肾强骨、健脾温中三法同时进行。  

如此一来患者的胃最先受到损伤,当然也可以一个一个来,比如先壮肾阳在补气血,但一副方的中药配比不能单单全是补,还需要有清、泻等中和,这些药对胃都会有损伤。  

眼看着兑换点只剩下不足一百,周超紧张起来。  

“系统,你有什么好推荐的。”  

“系统不提供任何医学帮助,一切都需要宿主自行解决。”  

尽管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周超还是想要试试,说不定哪天对方心情好告诉自己,那冉儿的病就有救了。  

想到冉儿,那种紧迫感越发明显,都过去半个月,结果一点好消息都没有。  

他必须在三个月内找到匹配的骨髓,或者找到更多的药材来延缓冉儿病情发作。  

周超脑海忽然闪过一个道人身影,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位道人修行的是一种叫道医的医术。  

“系统,什么是道医。”  

“道医,宿主可以理解为巫术,祝由术就是其中一种。”  

“巫术?”周超愣了两秒,这东西不是传说吗,难道真的有人会。  

西医都说中医不讲科学,真正不讲科学的是巫医,中医都没办法将其纳入系统,可见其有多难搞。  

“你有关于祝由术的典籍吗?”  

“系统残缺,检索不到。”  

周超也是在后面才知道系统残缺,至于缺了哪一部分他也不清楚,反正他一直就把系统当做移动图书馆。  

忽然,袁州的声音出现在模拟空间,十分钟要到了。  

“后生,答不上来就赶紧认输。”  

周超意识从模拟空间出来,直接摇头:“我知道这个医案用的是什么治疗方法,只是我不知道具体怎么操作。”  

“呵呵,知道治疗方法不知道具体步骤又有什么用,你还是输了。”  

其实其他同行心中也在思量,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找到完美的治疗方案。  

“周大夫,你说的治疗方法是什么?”角落的曾泽明大声询问。  

周超转过身看向众人,“想必诸位前辈都推演过,发现不管用什么药物都不能达到最低的效果,我也是偶然间想起遇到的一位修行道医的道人,因而大胆猜测,这个病定是用道医治疗的。”  

“道医?”  

“这是什么东西?”  

“等等,他不会说的是巫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