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大师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八月十三,一大批青年男女身穿白大褂从深山市中医院出来。  

每个人脸上神色各异,却都隐约可见愁容。  

“终于结束规培了,现在我们可是自由身,总算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  

“放松?还是想着怎么找工作再说吧。”  

“哈哈,我们就舒服,直接回委培医院上班,不许考虑这些。”  

周超吊在人群后面,耳边听着这些同伴的议论,也开始为以后作打算。  

“呦,这不是周超吗?考核结束啦。”  

一个令周超很不舒服的声音响起,不需抬头他就知道来人是说。  

邓仰刚见他不搭理自己,自顾自道:“我早就和你说过,想要留院可没有那么简单,还是赶紧收拾东西离开吧,这里不是你能待的。”  

周超瞥了他一眼,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我能不能留院和你有什么关系,需要你操这份闲心吗。”  

“哼,你是不是在想,为什么医院会拒绝了你留院申请,很简单,不怕告诉你,新来的院长是我堂叔。”  

周超猛地顿住,惊怒的盯着他:“是你搞的鬼,为什么。”  

“呵呵,没有为什么,就是看不惯你一副牛气哄哄的样子。”  

我牛气哄哄?  

周超被他这话给气乐了,说到底他就是眼红自己的能力,眼红他在论坛会上出了风头。  

深深看了他一眼,周超大步离开,这种充满勾心斗角的医院,不带也罢。  

八月十五,周超告别工作三年的深山市中医院,开始新的生活。  

上午十点出头,周超来到敦寿堂。张文耀昨天已经知道他留院失败的事情,让他今日来中医馆一趟。  

“老师!”周超来到张文耀跟前恭敬问候道。  

“嗯,不就是没有留在医院吗,不必灰心,以你的能力以后必然会有很大前途的。”  

周超心中一阵苦笑,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他现在就想有个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  

“我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今天你就去你大师兄所在医院,那里虽说是二甲医院,条件和待遇都不错,主要是你上手的机会多。”张文耀喝了口茶缓缓道。  

“嗯,一切听老师您的。”  

广云市吉明县中医院!  

周超提着行李站在车站,眼睛打量着这座医院。  

破旧的大门,出入口有个安保亭,一座十层高左右的住院部,外层的白色墙壁已经有些泛黄,一辆救护车就停在门口。  

这时,一个身穿白大褂四十左右的中年男性朝大门走来。  

戴着一黑框眼镜,倒着往后梳的大背头,发际线往后露出明显的宽阔额头。  

身上散发出一股浓浓的中医学者气息。  

这便是张文耀大弟子萧军!  

“萧师兄!”周超朝对方挥手示意。  

“哈哈,小师弟怎么过来也不提前打声招呼,我好去车站接你。”萧军大笑一声,神色很是激动。  

周超礼貌的微微一笑:“师兄您要上班,我怎能打搅。”  

“哎,先不说这个,我带你去见院长。”  

周超跟着萧军来到行政楼院长办公室。  

沈开城坐在办公室望着外面,他今年六十四了,明年便要退休,可他不甘心就这么离开。  

倒不是说他有多么留恋院长这个位置,只是他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吉明县中医院,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能够带领这家医院挤进广云市前一百。  

作为公立医院,每年都会有国家专项资金,可资金并不是平分,而是要看医院的终合实力。  

这么多年来,吉明县作为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县城,却只有中医院和人民医院,因为医疗水平不过硬导致很多本县人都选择去广云市就医。  

可病情有时候并不能等,很多人在来不及到广云市的时候便病情加重而过世。  

沈开城努力了这么多年,也不过让中医院进入前三百名,得到的资金才几十万,还不够医院每年的医疗耗材消耗,更不用说进购新型医疗设备。  

他接任院长职位后,一直坚持发展中医,对来就医的患者多多采用中医诊疗,可在没有顶级中医师的前提下,效果甚微。  

现在医院里已经有人建议沈开城多引进西医人才,把中医作为辅助治疗,如此才能吸引更过的患者。  

咚咚咚!  

清脆的敲门声惊醒沈开城。  

他收敛心神,一脸严肃道:“进来!”  

“院长!”萧军推门而入,问候一声道:“这是我之前和你提过的我小师弟周超。”  

沈开城看清来人,严肃的表情和缓下来,仔细打量着周超。  

年轻人看着状态不错,身上虽有些稚嫩却气度沉稳,能够成为张文耀的学生,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  

“呵呵,我叫你小周吧,欢迎你加入我们。”  

周超连忙露出一副激动之色。  

沈开城继续说道:“你和萧主任师出同门,我的意思是让你也去中医科,你认为呢?”  

“我听院长您的安排。”  

过了一会,周超同萧军从办公室出来。  

萧军拍着他肩膀问道:“小师弟,你是住医院还是外面?”  

“我不太习惯和别人住一块,想一个人在外面住。”  

“行,医院附近有不少房子出租,价格便宜。下午我陪你去看看。”  

周超拒绝道:“不麻烦师兄了,我自己去就行,正好也熟悉一下吉明县。”  

萧军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