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人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2018年8月31日。  

日本宫崎县。  

为了给U18代表队壮行,宫崎县高野连组建了一支高中选拔队,从县内各所棒球强校召集球员。  

宫崎圣马力棒球场。  

壮行试合:高中代表队VS宫崎选拔队。  

这是从东京集训开始的第四场比赛,也是亚青赛前最后一场练习比赛。  

永田裕治监督打算利用有限的比赛机会,摸索哪个打线布阵和投手安排效果最好。  

先发打线调整的重点是前几棒,永田裕治仍然有想尝试的布置。  

一棒是大坂桐荫的藤原恭大。  

二棒是报德学园的小園海斗。  

2人二年级时入选过U18,在去年的加拿大U18棒球世界杯比赛中,担任开路的一二棒组合,随队获得铜牌。  

永田裕治监督从一开始就想藤原和小園的组合,到现在为止在3场比赛的对外比赛中,他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模式。  

面对记者提问,永田裕治说道。  

“我知道藤原的力量,但是小園正在成长,我觉得打中轴也很有趣。”  

打线接下来是三棒中川卓也,四棒根尾昂和五棒西野哲。  

藤原恭大与小園海斗的棒次还在调整,但是根尾昂和西野哲的组合引起了记者们的注意。  

这几场练习比赛,根尾昂和西野哲的打击组合一直延续,而且两个人的打击成绩分属队内前二。  

赛前公布的高中代表队先发名单里,西野哲出任先发捕手,因此本次比赛不采用DH指定打击。  

四场比赛,小泉航平与西野哲各先发蹲捕2场。  

上一场对阵明治大学的练习比赛,西野哲的修正能力和意识给永田裕治监督留下印象,捕手位置的稳定性得到认可。  

一局上半,高中代表队先攻。  

一棒藤原恭大首先敲出二垒安打,紧接着二棒小園海斗打出外野安打送他回来。  

高中代表队1比0宫崎选拔队。  

离投球开始还不到两分钟,高中代表队就先发制人了。  

随后的守备上,先发投手是木更津综合的野尻幸辉。  

山田龙圣、市川悠太、渡边勇太郎中继上场。  

每个投手只投2局。  

打完前8局,高中代表队仅仅丢掉2分,以4比2领先对手。  

九局上半结束后,比赛进入最后的九局下半。  

球场的广播通知道:“九局下半,高中代表队的守备球员更替,投手吉田辉星换上,背番号16号。”  

今天的比赛球场没有开放外野看台,但热情的球迷还是涌进来,坐了1万6千多个座位。  

看到走上投手丘的吉田辉星,现场球迷欢呼起来,送出了热烈的掌声。  

“终于上场了!”  

“九局下半等好久了啊!”  

“太棒了这个!”  

久违地登上比赛的投手丘,吉田辉星脸色平静,毫不怯场。  

身边的队友相处得融洽,前面的捕手又是同房间的后辈。  

吉田辉星放开了心态,流畅地和西野哲练投。  

“啪!”  

一球一球投出来,吉田辉星感觉自己的肩膀已经完全热开,于是朝西野哲笑道。  

“小哲,可以了。”  

“OK!”西野哲摘下面罩走上去。  

投手丘上,西野哲和吉田辉星肩靠肩,右手放在他的后背。  

两个人互相侧着头交流。  

“吉田前辈,等下我配球可能直球多一点,因为你夏天投了那么多球,这几天还一直在恢复。”  

“没问题。”  

“嗯。”西野哲露出笑容。  

此时,球场看台上一万六千多名球迷再一次欢呼起来,再加上热烈的掌声,是这场比赛最热闹的一刻。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999小说999xs  

“星哲同框!”  

“我的夏天回来了!”  

一大群球迷离开座位,走到最近的看台通道,拿出手机或者照相机,里三层外三层朝场上拍。  

夏天引起大热潮的一投一捕,首度在对外比赛联袂登场。  

“吉田~!”  

“西野~!”  

场上的欢声雷动也让本场比赛的解说们打趣道。  

“哦,出来了,大受球迷期待的吉田西野组合,终于结成了,这也是他们高中生涯唯一可以结成投捕的赛事。”  

投手丘上。  

西野哲用看台的热潮来调侃吉田辉星。  

“吉田前辈,你人气好高啊,一上来还没投球就这么多欢呼了。”  

“怪我咯。”吉田辉星反击回去。  

“嘻嘻,我先下去了,等下前辈全力甩动手臂就可以。”  

西野哲回到捕手席。  

“PalyBall!”主审裁判示意开始投球,吉田辉星投出了甲子园之后比赛登板的第一球。  

“啪!”  

“好球!”  

145公里的内角高直球飞进来,西野哲稳稳接住。  

第二球,投到了高位坏球带。  

随后第三球,西野哲要得低了一点,吉田辉星投进来被打者打到界外。  

“146公里!”  

电子计分板上显示的球速让观众们感慨出声,看起来吉田辉星的投球状态恢复得不错。  

下一球是第四球。  

“啪!”  

“147公里!”  

“球速一点一点上去了!”球迷们和解说们都在惊叹。  

打击区里,宫崎选拔队的打者惊讶地吐气,好在这球虽然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