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元婴后期(3/4)
提所化的淡绿灵力一分为二。
一半朝丹田元婴而去,一半朝肉身经脉而去。
最终两股淡绿灵力,皆附着在有些乏力的法力上,使得运转速度立时提升三成。
不过这种提升,随着淡绿灵力的减少,正在不断降低。
特殊灵机减少冲关难度,淡绿灵力提升法力强度,两种有利因素叠加起来,接下来的过关过程异常顺利。
在刘玉的神识中,丹田三尺大小的元婴内部,一条条暗淡无光的灵力线路接连明亮起来,比想象中还要顺利许多。
“轰”
随着冲关的顺利,他原本强大的灵压,也节节攀升往新的高度而去。
一天、两天、三天“哗啦啦”
转眼就是十日之后,练功房内的异象,声势愈发浩大起来。
要不是有着阵法阻隔,恐怕大半个山门都要被惊动。
不过在声势达到巅峰后,却以惊人的速度回落下去,最后逐渐低落消失。
但无形中的灵压,却强大到令人心悸的程度,较之“赤练魔君”都要胜过些许。
这种程度的灵压,纵然金丹真人直面,恐怕也不可避免要失态,连正常站立都有些困难。
“呼”
不知过去多久,刘玉面上青光渐渐隐去,重重吐出一口浊气,旋即缓缓睁开眼眸。
睁眼的瞬间,他目中神光一闪,一直到离体三丈之远方才消失。
这是由于神识在极短时间内增强,不能完美控制,以致于神识力量外泄造成。
普通修士被这“神光”冲击,由于元神方面的差距,多半会因神魂崩溃而死亡。
“瓶颈本就松动,再有“九窍青提”相助,突破起来果然水到渠成。”
回顾这次突破过程,刘玉没有遇到意外,整个过程有种四平八稳的感觉。
此时,他修为赫然达到元婴后期,也就是大修士、大妖王的境界。
非要细分的话,便是“元婴七层”。
神识内视,可以发现丹田法力之湖,赫然扩张了一大圈,总量相比之前足足多出一倍。
并且法力强度,也猛增一大截,施展法术或催动法宝,威能都会有相应提升。
所谓“法力强度”,便是同样的单位体积下,一缕法力包含灵力的多寡。
法力强度高,输入同样多的法力,最终法宝与法术的威能自然也就越大,是对实力影响很大的因素。
每一件法宝,亦或者或者每一道法术,通常单独的一次攻击中,所能够消耗的法力有限。
或者说,在短暂时间内,能够输入的法力有限。
同时,法宝储存法力也有限,并不一定就越多越好。
那种每一次攻击,就要消耗大量法力的法宝,威能固然比其它法宝大,但一般也会有其它缺点。
比如催动缓慢,亦或催动起来麻烦,需要复杂法诀与咒语、材料的配合。
所以法力强度越高,代表同样的时间内,所注入的灵力实际上就越多,威能理所当然也更强。
筑基期“魔火炼元”,金丹期凝结特殊的“九品金丹”,结婴又有“两色元婴”秘术,导致刘玉法力强度远超同阶。
在元婴中期时,法力强度便与大修士相差无几,相当于每一次出手不弱多少,这才是能以下伐上的关键。
如果说,正常元婴初期的法力强度是十,元婴中期则是十三,元婴后期是二十。
那么刘玉在元婴中期时,法力强度纵然没有二十,也有十八、十九的样子,不比大修士、大妖王差多少。
此时突破后期瓶颈,法力强度至少也有二十七八,远远超过寻常大修士。
这其中的差距,就如同寻常大修士,之于中期真君那么大。
一切,都源于之前的积累,此时回头再看,每一次生死危机都有所收获。
“法力增长一倍,法力强度也增加一大截。”
“以自己此时的实力,若再次遭遇“赤练魔君”,应该能稳稳压过一头了吧”
注意到法力的变化,刘玉若有所思,不自觉拿交手过的巅峰真君对比。
神识继续内视,丹田法力之湖上方,原本三尺大小的元婴,赫然成长到接近五尺,正抱着一杆金红长枪打盹。
虽然还是有些婴儿肥,但已经有种要长大的感觉,已经有资格进行那“终极一跃”。
将元婴与法力的变化尽收眼底,刘玉心念一动神识悄无声息蔓延而出。
瞬间,就突破洞府阵法的阻碍,将整个元阳宗山门笼罩在内,而后朝更远处蔓延而去。
千二百里、千二百八十里、千三百里神识彻底放开,一直蔓延到一千三百里左右,才终于达到极限。
“一千三百里”
“神识越到后面,提升起来就越困难,每一里的差距都不小。”
“以自己现在的神识强度,足以对大修士、大妖王都形成碾压。”
“达到这种程度,纵然面对巅峰真君与巅峰妖王,都可以占据绝对优势。”
“一记“惊神刺”下去,倘若没有专门防御神识的异宝,还是威能强大的那种,或许会收到奇效。”
察觉到神识的增长幅度,刘玉这才真正确定,真实战力应该超越了不少巅峰真君与巅峰妖王。
以现在的神识强度施展“惊神刺”,一般防御神识的真宝都扛不住。
“不过神识力量,是元神强弱的外在表现。”
“神识越强,冲击化神时的成功
一半朝丹田元婴而去,一半朝肉身经脉而去。
最终两股淡绿灵力,皆附着在有些乏力的法力上,使得运转速度立时提升三成。
不过这种提升,随着淡绿灵力的减少,正在不断降低。
特殊灵机减少冲关难度,淡绿灵力提升法力强度,两种有利因素叠加起来,接下来的过关过程异常顺利。
在刘玉的神识中,丹田三尺大小的元婴内部,一条条暗淡无光的灵力线路接连明亮起来,比想象中还要顺利许多。
“轰”
随着冲关的顺利,他原本强大的灵压,也节节攀升往新的高度而去。
一天、两天、三天“哗啦啦”
转眼就是十日之后,练功房内的异象,声势愈发浩大起来。
要不是有着阵法阻隔,恐怕大半个山门都要被惊动。
不过在声势达到巅峰后,却以惊人的速度回落下去,最后逐渐低落消失。
但无形中的灵压,却强大到令人心悸的程度,较之“赤练魔君”都要胜过些许。
这种程度的灵压,纵然金丹真人直面,恐怕也不可避免要失态,连正常站立都有些困难。
“呼”
不知过去多久,刘玉面上青光渐渐隐去,重重吐出一口浊气,旋即缓缓睁开眼眸。
睁眼的瞬间,他目中神光一闪,一直到离体三丈之远方才消失。
这是由于神识在极短时间内增强,不能完美控制,以致于神识力量外泄造成。
普通修士被这“神光”冲击,由于元神方面的差距,多半会因神魂崩溃而死亡。
“瓶颈本就松动,再有“九窍青提”相助,突破起来果然水到渠成。”
回顾这次突破过程,刘玉没有遇到意外,整个过程有种四平八稳的感觉。
此时,他修为赫然达到元婴后期,也就是大修士、大妖王的境界。
非要细分的话,便是“元婴七层”。
神识内视,可以发现丹田法力之湖,赫然扩张了一大圈,总量相比之前足足多出一倍。
并且法力强度,也猛增一大截,施展法术或催动法宝,威能都会有相应提升。
所谓“法力强度”,便是同样的单位体积下,一缕法力包含灵力的多寡。
法力强度高,输入同样多的法力,最终法宝与法术的威能自然也就越大,是对实力影响很大的因素。
每一件法宝,亦或者或者每一道法术,通常单独的一次攻击中,所能够消耗的法力有限。
或者说,在短暂时间内,能够输入的法力有限。
同时,法宝储存法力也有限,并不一定就越多越好。
那种每一次攻击,就要消耗大量法力的法宝,威能固然比其它法宝大,但一般也会有其它缺点。
比如催动缓慢,亦或催动起来麻烦,需要复杂法诀与咒语、材料的配合。
所以法力强度越高,代表同样的时间内,所注入的灵力实际上就越多,威能理所当然也更强。
筑基期“魔火炼元”,金丹期凝结特殊的“九品金丹”,结婴又有“两色元婴”秘术,导致刘玉法力强度远超同阶。
在元婴中期时,法力强度便与大修士相差无几,相当于每一次出手不弱多少,这才是能以下伐上的关键。
如果说,正常元婴初期的法力强度是十,元婴中期则是十三,元婴后期是二十。
那么刘玉在元婴中期时,法力强度纵然没有二十,也有十八、十九的样子,不比大修士、大妖王差多少。
此时突破后期瓶颈,法力强度至少也有二十七八,远远超过寻常大修士。
这其中的差距,就如同寻常大修士,之于中期真君那么大。
一切,都源于之前的积累,此时回头再看,每一次生死危机都有所收获。
“法力增长一倍,法力强度也增加一大截。”
“以自己此时的实力,若再次遭遇“赤练魔君”,应该能稳稳压过一头了吧”
注意到法力的变化,刘玉若有所思,不自觉拿交手过的巅峰真君对比。
神识继续内视,丹田法力之湖上方,原本三尺大小的元婴,赫然成长到接近五尺,正抱着一杆金红长枪打盹。
虽然还是有些婴儿肥,但已经有种要长大的感觉,已经有资格进行那“终极一跃”。
将元婴与法力的变化尽收眼底,刘玉心念一动神识悄无声息蔓延而出。
瞬间,就突破洞府阵法的阻碍,将整个元阳宗山门笼罩在内,而后朝更远处蔓延而去。
千二百里、千二百八十里、千三百里神识彻底放开,一直蔓延到一千三百里左右,才终于达到极限。
“一千三百里”
“神识越到后面,提升起来就越困难,每一里的差距都不小。”
“以自己现在的神识强度,足以对大修士、大妖王都形成碾压。”
“达到这种程度,纵然面对巅峰真君与巅峰妖王,都可以占据绝对优势。”
“一记“惊神刺”下去,倘若没有专门防御神识的异宝,还是威能强大的那种,或许会收到奇效。”
察觉到神识的增长幅度,刘玉这才真正确定,真实战力应该超越了不少巅峰真君与巅峰妖王。
以现在的神识强度施展“惊神刺”,一般防御神识的真宝都扛不住。
“不过神识力量,是元神强弱的外在表现。”
“神识越强,冲击化神时的成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