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长生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余下的日子里,人妖两族展开了一段较为和平的时期。  

赵长青也没有闲着,他陆续将被自己冰封的亲人释放出来。  

先是长乐。  

这丫头一直喜欢闹腾。  

出世之后,听赵长青说了很多有关现在的新奇事物。  

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看看这个崭新的世界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需要先跟已经出世的家人,见上一面。  

“什么?哥,你退位了?”  

赵长歌听到,他已经不再是皇帝这件事情之后,感到非常吃惊,  

“那现在的皇帝是谁?还是我赵家人吗?可是弘庆?”  

闻声,赵长青如实说道:“弘庆在一场大战中去世了,目前,继任皇位的,是弘庆的孩子,渊儿。”  

“这怎么可能?”  

长乐有些吃惊,“弘庆有你照顾,怎么会牺牲呢?”  

赵长青直言道:“那日,那场大战,我并没有前去,后来得知这件事情以后,非常心痛。”  

长乐抿了抿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来了。  

这种白发人送黑法人的滋味,是最为难受的。  

她虽然没有体会过,但是仔细想想,倒也能够理解。  

“这些年来,去世的人很多,包括孔明、贾诩,这些人,都相继离世了,而且,战争本身就是要死人的,无数平凡老百姓的儿子,可以马革裹尸,朕的儿子,有什么不可以的?  

再加上,庆儿没有白来世上一遭,最起码,他对于大一统之后的大魏,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说起这件事情,没有人会比赵长青更为心痛。  

他只是不说,藏在了心里罢了。  

“除了弘庆,我们赵家其他人,都相安无事吧?”赵长乐试探性的问道。  

赵长青知道她指的是谁,“放心,我不会再让我们赵家任何一人,经历和弘庆一样的事情。”  

长乐来到了皇宫里,去了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她在这里,留下了很多回忆。  

她也见到了赵渊,当初那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子,也长大成人了。  

并且还成为了一代明君。  

“姑奶奶,您的住处,应该没有什么变化吧?”  

赵渊看着她笑道。  

在一统天下之前,世人都以赵氏双绝赞不绝口。  

才绝与色绝。  

才绝赵长歌,色绝赵长乐。  

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依旧有人在传唱。  

赵渊从小就知道,他的两位姑奶奶,都很漂亮。  

他也一直以有这两位姑奶奶为荣。  

“渊儿,你有今天的成就,我很高兴,只是你的父亲...”  

赵长乐说到这里,欲言又止。  

赵渊道:“姑奶奶,已经过去的事情,就然他过去吧,您此番现世,可是要踏上修行之路?”  

赵长乐摇摇头,“这个还没有想好,但是,我并不是太喜欢修行,长生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看到你们与大哥,都过得很好,我也就没什么牵挂了。”  

若是她不踏上修行之路,至多只有七八十年的寿命而已。  

当然,现如今灵气充沛,即使不修行,寿命也会很高,大概有一百五十年左右。  

但是,赵长乐不一定愿意,要活这么长时间。  

赵渊将这件事情记在了心里。  

接下来,赵长乐开始游行天下,由剑阁弟子陪同,三大厂卫,各抽调出来一些强者,在暗中保护。  

赵长乐离开洛阳的时候,赵渊找到了无上皇,作揖道:“皇爷爷,姑奶奶她说,她不愿意修行,这可如何是好?”  

赵长青皱眉道:“放心,交给我吧。”  

他去了一趟昆仑,将这件事情告知了赵长歌。  

慕容禾宁最近返回泰山了,她想在自己修道的地方,巩固一下修为。  

赵长歌说道:“长乐这丫头,本身就不喜欢修行,旁人又能奈何?她若是真不喜欢去修行的话,那么,就干脆随她的意吧,让她在尘世间玩闹一段时间,然后想办法,再次将她冰封。”  

按理来说,被冰封一次的人,是不可能在被冰封第二次了。  

但是,赵长乐修为很低,集合几名至高的天人境界得实力,或许可以将此事办到。  

“那好,你要不要去见见长乐?”  

“这个自然,是要去见见这个丫头的。”  

要说赵长乐平生最怕谁,那么,当属这位大姐无疑。  

赵长乐刚到了苏州,就被赵长歌找到了。  

姐妹二人相聚在一间茶馆中。  

“你为什么不愿修行?”  

“修行有什么好的?”  

“修行可以长生。”  

“长生有什么好的?”  

“长生....”  

一时间,赵长歌有些无言。  

“姐,你连为什么长生都未曾想好,为什么劝我长生?”赵长乐很罕见的反驳了一句。  

“长生,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一些事情,长生,更可以陪伴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赵长歌开口道。  

凡人的百余年,毕竟是太短了。  

赵长乐这丫头,慵懒的坐在椅子上,双手托腮,看向远处的光景,喃喃说道:“一万年太久了,我只想活一百年,去看看这世界之大。  

我记得哥哥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也是这样想的,长生对我来说,想想就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一万年太久了,我只想活一百年,就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