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惊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京城官驿,林如海一家临时居住的院子。  

贾敏跟着丈夫回到官驿,心情不是很好。  

自然是因为今天的娘家之行,让她有些失望。  

从刚开始的迎接,到后面的中午以及晚上的膳食,都叫她不怎么满意。  

她跟随丈夫林如海在江南多年,口味早就江南化了。  

又因为身子骨虚弱,加上一双儿女的身体都不康健的缘故,十分注重养生健脾,口味十分清淡。  

结果,不管是中午还是傍晚的膳食,基本上都是北方菜系的重油重盐,汤水也是油腻味冲,他们一家子根本就吃不习惯。  

按说,不管是母亲还是负责操办接待事宜的琏二媳妇王熙凤,怎么都会注意一下。  

可惜,从始至终都没有这样的迹象。  

不仅如此,在留宿一事上,母亲的做法也叫她不满。  

本来好好的母女情深,结果听到丈夫面圣后,并没有得到当今的夸赞,反而还有些不待见后,就没有继续坚持了。  

就好像之前的热情挽留,是寻常的人情客套一般。  

倒不是一定要留宿娘家,只是娘家母亲的做派,怎么都叫她心中感觉不舒服。  

回到官驿后,贾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吩咐随行厨师,利用院子里的小厨房做一些简单的江南菜。  

不仅是她,估计丈夫林如海,还有一双儿女肚子都饿着。  

很快,小厨房就送来热气腾腾,符合一家子口味的饭菜。  

林如海倒是没有客气,林黛玉和林玉都是孩子,自然也藏不住心中想法,见到可口的饭菜立即凑到了桌边。  

贾敏的心情很有些复杂,不过她很快就察觉了异常:“怎么饭菜中,有股异味?”  

异味倒不是很浓,只是和以往的饭菜总感觉有些差异。  

“夫人放心,这是煤炉子煮出来的饭菜!”  

不等周围侍候的大丫鬟如何作态,林如海摆了摆手笑道。  

“哦,原来是沾染了石碳的气味,难怪!”  

贾敏很快反应过来,继续享用合口味的饭食。  

一家子都算是舟车劳顿,只是匆匆用了一些饭菜,等到肚子有饱胀感就放下筷子。  

喝茶消食的时候,林如海简单介绍了一下蜂窝煤炉。  

贾敏这才恍然道:“难怪饭菜上得这么快,我刚开始还以为是官驿这边早有准备!”  

“怎么可能?”  

林如海苦笑道:“京城的官驿,几乎每年都要接待入京的封疆大吏,怎么可能会给咱们特别照顾?”  

说话间,林黛玉和林玉姐弟俩,脸上露出困乏之态,不停的打哈欠。  

夫妻俩急忙将一双儿女安置妥当,等他们睡后这才重新坐会吃饭的正堂,小声交流。  

“相公,我娘家那边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望海涵!”  

见气氛不错,贾敏有些忐忑提起了之前在娘家的遭遇。  

“夫人多虑了!”  

林如海先是一愣,而后反应过来连连摇头,笑道:“岳母可是相当热情的!”  

“至于说之后的微妙改变,那也是人之常情,又没有直接道明,为夫有什么好不满的?”  

“倒是夫人你,心中不太好受吧?”  

“心情有些不好,仅此而已!”  

贾敏摇头道:“毕竟十几年没有见面,一直都是书信往来,难免有些生疏!”  

这话倒不假,时间和空间可以磨灭一切感情。  

不管贾母表现的多么亲热,可贾敏总感觉有些生疏,此乃时间太短之故。  

心中有淡淡的梳离,自然能够冷静理智的看待娘家亲戚。  

倒也不至于有什么心寒的情绪,只是有些不舒服是正常的。  

“如此就好!”  

林如海松了口气,轻笑道:“明日有空,夫人不妨陪我去一趟宁府!”  

“去宁府?”  

贾敏有些吃惊,不解道:“为了那几位族学学生么?”  

“真要是如此的话,应该是蓉哥儿主动上门拜访才是!”  

语气中,隐隐带上了丝丝不满。  

“别,不仅只是族学学生的事情!”  

林如海急忙解释道:“为夫前往晋省上任,需要大量的人手相帮,不然很难打开局面!”  

说到这里,忍不住苦笑出声:“我那些同年和同窗,是不敢轻易信任的!”  

听到这话,贾敏默然,心情有些低落。  

作为枕边人,她自然知晓林如海的遭遇。  

在扬州任上,遇到的事情不少,麻烦也不小,可其同年和同窗愿意出手相帮的,少之又少。  

不然,以林如海那么多同年和同窗关系,也不至于等到贾氏族学的人手过去,才感觉轻快不少。  

也是如此,丈夫林如海对同年和同窗,不说心中有多少怨气吧,起码信任却是不敢的。  

官场上,被自己人捅刀子的事情,可一点都不少见。  

贾敏也不得不承认,贾氏族学的那帮学生,也确实好用。  

身上没什么骄骄之气,学习能力以及处理实务的能力都不弱,特别是武力方面更强。  

若是林如海上任晋省布政使,身边确实需要大量可以信任,又有能力的人手。  

只是…  

宁府贾蓉虽为贾氏族长,可毕竟辈分太小,她心中总有些不得劲。  

林如海哪能看不出妻子的心态?  

他苦笑道:“夫人,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据我所知,蓉哥儿可是勋贵集团相当重要的核心成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