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偌大的林中,烧焦的树干散发出阵阵的白烟。  

焦黑的尸体横七竖八躺了一地。  

尸体散发而出的臭味与这树干烧焦的气味混合在一起。  

其味道之难闻,让人一阵阵的恶心。  

在焦黑的尸体与碎裂的肉块之中不断地辨别,半晌之后,三人忠信聚集在了一起。  

“我这边没有,都是青灯教武勇和天机宫教众的尸首”  

此时,陆离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我这边也是”  

厉沧海沉声道:“衣着武器都没有太子和恭亲王的痕迹”  

“我这里也是如此”  

此时,文雅同样开口说道。  

果然!  

听到了厉沧海和文雅的言语,陆离的心头暗暗一动。  

两方交战,死的永远都是这些最底下的喽啰和教众。  

真正的上面的领头人,往往都是安然无恙的。  

这才是黑锅你去背,送死也由你去!  

最底层的人,永远都是炮灰。  

从古到今,结束如此。  

“看来,太子和恭亲王都已经撤离了这里”  

看到了陆离的神情,此时厉沧海开口淡淡的说道。  

言语之间他的目光一抬,朝着玉京城方向看了过去,眼中露出了一丝深沉。  

东宫。  

此时王振身着一袭火红的官袍站在院中。  

他手持佛尘,双眼微闭,就仿佛一尊雕塑一般站在原地丝毫不动。  

因为无根门的缘故,王振并没有虽太子一起前往城外与恭亲王一战。  

就在此时,一声轻响传来。  

紧接着一个身影直接掠过,来到了院中。  

“谁!?”  

这身影来到院中的刹那,王振的双眼陡然睁开,绽出一股杀气。  

这杀气一出,就仿佛是一跳蛰伏许久的毒蛇一般,凌厉而狠辣。  

“王总管,是我!”  

感受到着一股杀气,这身影开口说到。  

闻声,王振双眼一抬,之间一个身着紫色劲装的男人站在自己的身前。  

这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天机宫的宫主,李从珂!  

在李从珂的身旁,还搀扶这一个人。  

此人一袭青衫,面色苍白。  

仔细一看,此人居然正是太子武艺!  

“殿下!?”  

看到太子的瞬间,王振惊呼一声,赶忙上前将太子扶住,开口道:“您怎么弄成了这副模样?”  

言语间,王振的声音满是惊骇。  

以太子的武功,当今天下又有几人能够将他弄的如此狼狈?  

“自然是…咳咳…老六!”  

听到了王振的言语,太子的双目之中闪过一丝阴冷。  

“恭亲王?”  

闻言,王振的心头狠狠一跳。  

同时他不敢怠慢,将太子搀扶到了屋内,安顿起坐下,开口道:“他居然有如此实力,能够将殿下您伤至如此!?”  

太子面色苍白,言语虚浮无力。  

这明显是被巨大的力道震伤了经脉所致。  

王振根本没有想道,武功高绝的太子,居然会负伤而归!  

难道恭亲王哪里招揽了什么绝世高手?  

“不是老六”  

坐在了床榻之上,太子深吸一口,开口说道:“老六疯了,他算准了今日天空雷云密布,布下三十六盏天灯以铁链相接,借助天雷与我一战!”  

此言一出,王振倒吸一口凉气!  

三十六盏天灯接引天雷一战!  

那惶惶天威声势浩大,一旦被击中,不要说是人,就连是连钢铁在顷刻间都要被熔成铁水!  

“恭亲王如此做法,不怕伤到他自己人?!”  

看着眼前的太子,王振下意识的问道。  

“老六已经疯了!”  

此时太子深吸一口气,开口道:“他手下那帮蠢民不畏生死,接引天雷下来,为的就是要与我的人马同归于尽!”  

什么!?  

此言一出,王振彻底震惊了!  

他根本没有想到,恭亲王居然用出如此可怕的办法。  

接引天雷下界同归于尽,这手段之狠,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那疯子让手下的教徒腰绑铁链,径直朝着我冲来”  

“天雷之威迅捷霸道,顷刻之间便朝着我轰来!”  

就在王振震惊的时候,太子继续开口说道:”幸好我修炼多年,内功浑厚,借助李宫主的内力得意硬抗一道雷电!”  

“但饶是如此,那惶惶天威也不是我等凡人可抗!”  

“那一道天雷纵然是经过分担,其力道也不亚于高手一甲子的功力一掌”  

“单单那一掌之威,就震得我全身气血消散,受了不轻的内伤!”  

说到这里的时候,太子的脸色猛然一变。  

骤然间,他哇的一口吐出一团暗红色鲜血!  

“殿下!”  

看到这一幕,王振开口惊呼一声:“殿下您撑住,我这就取那百年人身过来,祝您活血散瘀,定可治您这伤势!”  

说着,王振就朝着外走去。  

“王总管留步!”  

就在王振走出去的瞬间,一旁沉默的李从珂开口说道:“殿下雷火攻心,震散了气血,你用百年人参固然不错,但是容易热火攻心,使得伤势加重”  

“你且再吩咐人手取来雪莲与冰砖,少时候我等一同为殿下疗伤”  

李从珂乃是天机宫宫主,对于此等伤势也有些了解。  

“李宫主有心了”  

闻言,王振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咱家这就去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