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四面楚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黄巾军不对劲?  

在皇甫嵩面前的是一名中年将士,名为刘平。  

跟随皇甫嵩多年,在军队之中,地位已经不小。  

闻言眉头紧皱。  

“将军何出此言?”  

就依黄巾军的那些人,能有什么不对劲的?  

就这么打都打了一个月,怎么突然就不对劲了?  

“张宝往日与我,都只是尽力战斗,但无论是我还是他都清楚,根本不可能战胜对方。”皇甫嵩迈着步子,面色凝重。  

他在营帐之中走来走去,不断分析。  

“可是昨日,不对劲。”  

“将军可是说昨日张宝宛若拼命般进攻的事情?”刘平想了想,“或许只是因为久久没办法战胜将军,因此心有怒火。”  

“这个可能,倒也不是没有。”  

皇甫嵩微微颔首,但他闭上眼,将昨日情景,再次在脑海中回忆一次后。  

睁开眼睛。  

“肯定不对劲。”  

他断然道:“若是心有怒火,战斗力或许会提升一点,可昨日张宝战斗,分明就是哪怕同归于尽,也要杀死老夫的模样,这种情况,不对!”  

“将军你确定张宝是想要玉石俱焚?”  

说到这里。  

刘平的面色就凝重起来了。  

若是论价值,皇甫嵩肯定是远远超过张宝的。  

若是让对方玉石俱焚。  

黄巾军根本没什么损失,汉军的损失可就大了。  

怎么说,皇甫嵩也是当世名将之首,这次黄巾之乱,便是他统领大局,一步一步蚕食黄巾军,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现在已经是到了收尾阶段,如果不是忌惮张角那个绝世级的存在,早就获胜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要是让张宝这个冢中枯骨和皇甫嵩一起死…这次的战争,可以说是大败!  

“老夫不可能感觉错。”皇甫嵩胡须抖动,“张宝昨日,是真的想要与老夫同归于尽。”  

“这不应该啊…”  

刘平道:“按照我们估计,若是真的想要杀死将军,那也会是张角出手,张宝想要杀死将军,哪怕是拼命,几率也极小,这不符合常理。”  

“没错,是不符合常理。”  

皇甫嵩深吸一口气,他面色凝重:“所以老夫有了一个猜测。”  

“什么猜测?”  

“黄巾军中,有人猜到了老夫的计划,所以昨日张宝才会尝试着拼命,想要与老夫玉石俱焚。”  

“这不可能!”  

话音未落,刘平已经瞪大眼睛:“将军你的谋划,怎么可能让黄巾军中的人看出来。”  

“那群人连读过书的都没几个,更何况将军你的计划如此缜密,已经布局了数月时间,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露出来…”  

黄巾无谋,天下皆知。  

皇甫嵩骤然说出对方或许有人看穿了他的谋略,这让刘平忍不住反驳。  

“并非没有破绽。”  

皇甫嵩被反驳,并未动怒。  

他治军便是如此,只要不违反军规,平日里与他争辩之类的事情,并无大碍。  

也正是这样的气魄,他才能够成为当世名将之首。  

“刘将军,不要忘了,本身我们这一个月都没能攻破黄巾军,或者没有输给黄巾军,就是最大的破绽。”  

“…”  

刘平愣住了。  

半晌后。  

他才低下头:“可黄巾军中,真的有人能够看出来么?”  

“不知道。”  

皇甫嵩摇头:“老夫也只是猜测,但是不是真的,还需要证实。”  

“如何证实?”刘平不解了。  

难道将军打算直接去问张宝,你们是不是知道了我的计划?  

对方要是知道,这还没问题。  

可要是不知道,这么一问,傻子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来人。”皇甫嵩没有回答,而是对着外面唤了一声,“将昨日双方战损统计拿上来。”  

“喏。”  

很快,便有人将一卷竹简送了进来。  

皇甫嵩将竹简放在案牍上,打开。  

刘平凑了过去。  

“我军杀敌三千,其中伍长三十六人,什长十一人,百人将三人。”  

“我军亡者五百,伤者一千四…”  

“将军,我昨日就看过了,算是取得大胜。”  

刘平脸上,微微露出笑容。  

这战报,看上去不错!  

虽然别看黄巾军都是些农民,没受过什么训练。  

但能够活到现在的,战斗力还都不算太弱。  

至少论起拼命,对方还是可以的。  

但现在竟然达到了六比一的比列。  

在这一个月来,还是最大的胜利了。  

皇甫嵩军中的每日战报,都会通报所有将军,因此刘平昨日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老夫知道算是大胜,但昨日未曾在意这件事情,今日想来,便发觉不对劲的地方。”  

皇甫嵩的手指,在竹简上轻轻敲打:“刘将军,老夫问你,若是你知道了老夫的计划,应该如何?”  

刘平不假思索道:“当然是拼命。”  

“如此这般行为,无异于戏耍末将,末将定要与将军鱼死网破,方能泄心头之恨。”  

“没错。”皇甫嵩点头,“但这是正常人的思维,你可知换成老夫,会如何?”  

刘平本能反问:“如何?”  

“明知事不可为而为之,非智者所为。”  

皇甫嵩眼睛半眯:“老夫自然不会选择拼命,而是想办法,打破老夫的计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