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天歧学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皇宫内生长着三株百丈高的星辰果树。  

另外还有七株矮一些的星辰果树。  

天歧山外围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山头,上面都居住着一些修仙者。  

其中两座八百米左右的山比较出名。  

位于天歧山东边的一座山上,是大周帝国最高学府,天歧学宫。  

学宫内同样拥有大大小小九株星辰果树。  

位于天歧山西面的一座山上,是大周帝国的仙道管理机构,策天府。  

策天府内也生长着大大小小八株星辰果树。  

一些大的山头上,偶尔也能看到一株星辰果树。  

整个大周帝国的星辰果树,大多集中在天岐城。  

而天岐城的星辰果树,基本上集中在这三个地方。  

这些星辰果树,让整个天岐城的灵气非常浓郁。  

而这三座山头上,因为聚灵阵的原因,灵气已经雾化,绝对是难得一见的修仙宝地。  

不过,和尸神宫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点,还没有达到全城灵气雾化的程度。  

毕竟大周帝国才建立几百年。  

就算从以前的宗门手中抢了一些星辰果树,但是底蕴依旧薄弱了一些。  

想要在天岐城这三个宝地居住,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方法,就是加入大周帝国官方机构。  

也就是策天府,成为策天府管理修仙者的官员。  

第二个方法,成为天歧学宫的学员,或者是老师。  

天岐城南门,张进交了两块灵石的入城税。  

不愧是都城,连入城税都高出一倍。  

武晨是普通人,根本不用缴税,这两块灵石的税,都是张进的。  

城门卫收下灵石,看了看张进道:“金丹期以下修仙者不得在城内飞行,切莫忘了,一旦被抓到,最低处罚一百灵石,情节严重着上不封顶。”  

张进点了点头,这才走进城门。  

能有这项规定也不奇怪,大周帝国筑基期和炼气期修仙者,多如牛毛。  

都城肯定聚集了不少这两个境界的修仙者,一旦都在天上飞。  

整个都城上空还不乱了套。  

这不利于管理,而且也影响都城的形象。  

金丹期以上修仙者数量要少很多,到不会照成太大影响。  

而且金丹期以上的修仙者,速度非常快,不会在空中待太久。  

刚刚进入南城门,就见城门附近停了数百艘小舟。  

这些小舟仅有三米长,一米多宽。  

张进一进城门,附近就有一些小舟上的少年,热情的招呼他。  

“前辈,一块灵石畅游全城。”  

“前辈,我对天岐城了若指掌,不管去哪,我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把您送过去。”  

整个场面很是热闹。  

其中离的最近的一艘小舟上,坐着一名十五六岁的清秀少年。  

他热情的向张进招呼道:“前辈需要代步舟吗?只要一块灵石,晚辈可以送您到达全城任何地方。”  

张进刚来天岐城,对这里不熟,确实需要一个带路党。  

他抱着武晨,向清秀少年的小舟走去。  

其他还在招呼张进的人,此时也都闭上了嘴。  

张进抱着武晨坐上小舟,向少年道:“带我去天歧学宫。”  

张进怎么说也当过三年老师,他准备去试试,看看能不能混个老师。  

而且姬鸣就是天歧学宫的院长,他也要找姬鸣谈谈长生不死的问题。  

当然,想当天歧学宫的老师,他肯定不够格。  

他也不是非要当上老师,助教打杂之类的,也不是不能接受,他就是想在天歧学宫修炼。  

天歧学宫不但灵气浓郁,而且还是教人怎么修行的地方。  

他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不愁找不到人请教。  

再不济混个学生的身份也行,只要能留在天歧学宫就行。  

他要的是修炼环境,而不是身份。  

当然,主要目的,还是对付大周帝国,挖了姬渊的根。  

清秀少年满脸热情道:“好的前辈,最多半个时辰,保证把您送到。”  

清秀少年说完后,盘膝坐在小舟前方,催动小舟离地而起,距离地面两米多,向城内飞去。  

速度并不快,大概时速也就一百公里左右。  

张进打量了下小舟,发现小舟竟然没有使用灵石催动,  

而是以青秀少年的真气催动。  

张进忍不住问道:“你一天能赚多少灵石?”  

青秀少年要超控飞舟,没有回头,直接回答道:“运气好了能拉上三五个客人,运气不好一天也难以开张一次。”  

少年非常善于交流,不等张进继续问,就继续说道:“前辈一定会觉得,我们每天的载客量太少。”  

“其实不然,送完一次客人,我们还要打坐恢复真气,这大概需要一个时辰。再加上等客人的时间,能拉三五个客人,已经是极限了。”  

张进看着天岐城的风景,和青秀少年闲聊起来。  

这种小舟叫飞行舟,是最低级的修仙者代步工具。  

在官方注册后,才能进行拉客,而且飞行高度不能高于地面三米,而且只能在规定的道路飞行。  

不需要灵石,以真气就能驱动。  

当然,也可以用灵石驱动。  

只不过市场竞争太大,坐一次只能赚到一块灵石,而且一块灵石就能在全城绕一圈。  

所以,用灵石的话会亏死。  

他们只好以自身真气驱动飞行舟。  

没办法,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