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九千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齐保定二年,保定帝年仅三岁,太后年芳二十。  

齐国朝政大权,都握在提督东厂,大内宦张百公手中。  

张百公人称“九千岁”。  

夜,齐都。  

今夜夜幕深沉,天空中仿佛盖了一层黑幕,不见半点光亮。城内萧索冷清,还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齐都是国都,户口百万,人民众多。  

现在夜色还早,如果在往年,应当是热热闹闹的,多的是富家公子,闺秀小姐在城内游玩。  

但自从大内宦张百公掌权之后,城内就实行了宵禁,到处都是巡逻的都城守军将士,除非有职务在身,或者有张百公的手书,否则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入夜后一律不得在城中滞留,否则轻则流放,重则处斩。  

所以就造成了这样清冷的齐都。  

东厂衙门。  

齐国城内本有号称天子亲军的锦衣卫,有侦查,逮捕,审问等职权,负监察齐国天下。  

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只要有只言片语的情报,就可先一律拿下,再行审问。  

在齐国早年,锦衣卫杀戮无数,许多王公大臣全部下狱处死,株连族人,所以锦衣卫声名赫赫。但是这天下没有不腐败的衙门。  

在三百年前,锦衣卫一任指挥史因为贪污受贿,放过了一位罪恶滔天的大臣,后来受到揭发,名噪一时。  

自从那时候锦衣卫就不再受到百分百的信任,齐国天子着手创建了东厂,职权与锦衣卫类似,却又互相监察,互相倾轧,分庭抗礼。  

时至今日,自从张百公掌权之后,东厂已经凌驾于锦衣卫之上。只要张百公下令,锦衣卫也不得不听从调遣。  

衙门门口,一队东厂番列队整齐,正听从千户陈平的调遣。  

大齐以武立国,凡军中兵丁必须要粗通拳脚武艺,这类称为凡流。凡流之上还有武流,分别是人境,地境,天境。  

东厂衙门内待遇极高,当然对官员的要求也极高。百户,千户必须要地境高手才能担任。  

千户陈平更是东厂衙门内的八大千户之一,为地境中的高手,人送外号“凶鬼”。  

而今夜东厂的行动,居然要劳驾陈平亲自出动,可见对方必定也不简单。  

陈平年过四十,其貌不扬,但身形高壮,孔武有力。身上穿着千户官服,腰间配着一柄宝剑。  

“今夜九千岁亲自下令,捉拿反贼王骁将。事情结束后,九千岁自然大大有赏。但在此之前,你等可要擦亮眼睛,把王骁将给我逮住了。如果放走了王骁将,不仅本官头上的乌纱难保,你们一个个也吃不了兜着走。”  

陈平其貌不扬,但是声音却阴冷异常。  

“是。”  

东厂番子们齐声应是。  

反正这种行动他们也习惯了,行动前的这番官腔他们也听的腻歪了。别看陈千户说的凶,但是东厂办事向来利索,又恃九千岁,极少有办砸了的差事。  

倒是王骁将这个名字,在东厂番子的心中激起一些波澜。  

这王骁将官拜吏部尚书,这吏部乃是齐国六大尚书之首,掌握全齐国官员的前途,可谓是实权中的实权。  

再则,这位吏部尚书为官清廉,为臣忠诚,在朝野上下非常有名望。  

这样的人就算是权贵满地走的齐都内,也是一位大人物。  

而今天九千岁要对这位大人物动手了吗?  

不过东厂番子们在一阵心理活动之后,就也放下了。反正身为刽子手的他们,没少干这类事情。  

王骁将当然是大人物中的大人物,但是他们也没少参加类似的活动。东厂的凶名,就是建立在这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们的尸体之上的。  

一番官腔之后,陈平手按剑柄,翻身上马,东厂番子也是整齐上马,齐齐策马朝着吏部尚书衙门而去。  

齐都城内,一般衙门与主官不分家。  

王骁将身为吏部尚书,家就设在衙门后衙。东厂番子策马来到了吏部尚书衙门之后,立刻将衙门团团围住。  

陈平率领精锐来到正门外。  

吏部尚书衙门内当然有不少衙役,衙役们听见动静,立刻打开了小门向外张望,见到东厂番子,一个个都是面色大变。  

然后衙役们心惊胆战的打开大门,出来迎接。  

“不知道千户大人,为何深夜驾临尚书衙门?”一位资深衙役,小心翼翼的上前抱拳,低声下气的问道。  

“王尚书可在?”陈平面无表情道。  

“尚书大人在后衙内。”这位衙役心肝一颤,心中不免升起悲哀之情,果然是冲着大人来的吗。  

王骁将素来有声望,对待下属也颇为不错,颇为受衙役们的敬爱。而自从张百公掌权之后,朝中不少大臣都遭受到了迫害。  

终于还是轮到他们的尚书大人了吗?  

但是这位衙役没有反抗,更不敢反抗。一位小小的衙役,如何能与东厂番子抗衡?以卵击石罢了。  

“你率领衙役,在前衙候着。”陈平对这位衙役说道,然后回头说道:“派遣一队番子看管他们,其余人随本官进入后衙,后衙内王骁将的家眷,仆役,不可放走一人。”  

“是。”  

众番子应声道,随即分作两队。大队人马跟随陈平进入后衙,进入后衙之后,陈平见后衙大堂内灯火亮着,便率少数番子前往大堂,其他番子则搜查整个后衙。  

进入大堂。  

陈平首先看到的是一张画像,画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