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天虎星(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果不其然,燃灯古佛话音刚落,天空中的雷云就动了,它终于凝聚够了足够的力量,在天地间炸开。  

原本山岭之前,植被丰茂,树木繁多,巨藤环山。  

但现在,无穷雷光洒落下来,一股可怕的气息在瞬间弥漫,慑人的可怕。  

雷龙咆哮,天宇震颤!  

这一次的雷劫,也不是多么高亢,也不是多么刺耳,但却让人惊心动魄,神魂不稳,仿佛就连呼吸都要停滞了。  

三界之中,所有观战者都骇然,脸上血色褪去,一个个的为之悚然。  

“这是…大罗一重天的雷劫?”  

“不可能,这已经是近乎第二重天的雷劫了吧!”  

然而…  

一道厉芒震撼的从天穹中横扫而过,宛如一柄锋锐的剑,直接将漫天的雷劫一分为二了。  

那是杨戬!  

他玄袍绝世,傲立在场地中央,眸子开阖,散开灿烂光辉。  

那双瞳孔太恐怖了,加上一只眉心竖瞳,轰的一声巨响,仿佛点燃了虚空,一双眸子开阖之间,天地黯淡无光。  

无数神秘的金色锁链,从杨戬双眸重瞳中冲出,发出金属碰撞的声音,仿佛带着开天辟地的力量!  

它刚一现世,便让人魂魄悸动,心都在发抖,让所有人不安,渗出一种恐怖,仿佛可以令人顶礼膜拜。  

尤其是普贤菩萨,看着那些锁链,原本淡定的样子,也消失不见了,神情剧变。  

“开天…辟地?”  

普贤菩萨现在整个人都是凌乱的,看着杨戬的一双眸子,口齿都有些不利索了,说出那样四个字。  

但很快,普贤菩萨就明白了过来,“不,不对,仅仅只是一缕感觉,跟真正的开天辟地差的太远了,就像是他先前那招宝术蕴含着补天的奥秘一样,杨戬那双眸子里,居然真的蕴含了一缕开天辟地的奥秘!”  

但这也已经足够了!  

杨戬玄袍白衣绝世,无比淡然,浑身散发着光,仿佛可以搅动天穹,黑发披散,重瞳深邃,面孔精致的没有一点瑕疵,整个人有种绝世的风采。  

他的双眸有金色的神链,垂落而下,可以碾碎诸天,所有雷劫在抵达杨戬身前千万丈远,就被神链吸收了,这与他柔和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纹路璀璨,符文夺目!  

那双眸子太霸道了,甚至压制的天劫都无法劈下,所有雷电都被吸收,杨戬立足的地方没有丝毫雷电,反而普贤所在的方位,顷刻间便被雷龙覆盖了。  

那些雷龙像是在惧怕,不散继续追击杨戬,纷纷扭头,咆哮着朝着普贤菩萨头顶砸落。  

这把普贤菩萨看的一脸懵逼。  

这尼玛是什么情况?  

天劫不劈向杨戬,反过来要劈我?!  

禁忌区域,苏正遥遥观望着杨戬与普贤的大战,嘴角微微勾起了一丝笑意。  

果然不愧是天庭第一战神,这个杨戬,还真没让他失望,刚获得机缘,就整出了这般大的动静,直接捅破了天庭与佛门的最后一层窗户纸。  

要是三界之中,能再多几个杨戬这样,何愁三界不乱?  

正在暗自感慨之际,禁忌区域周围的法阵,突然一阵闪烁,仿佛迸发出火花一般。  

苏正一惊,抬头看了过去。  

“法宝消耗过甚,刻划禁忌区域的能量不够了…”很快,苏正就看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随之,心中轻叹了一口气。  

这个法子虽然能让自己脱离天道微视的限制,自由穿梭到西游世界,但终究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  

这一次停留的时间也不短了,几乎已将苏正储物空间内的法宝消耗殆尽。  

得要撤离了,要不然,等禁忌区域彻底无法维持飞化,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  

苏正深吸了一口气,挥动袖袍,将阵法尽数收回。  

与此同时,身形猛力向上一纵,随着禁忌区域撤离的瞬间,飞出了西游世界,回到了蓝星中洲。  

身处居住之所,苏正扫目看了一圈,周围一切正常,没有看出有人来过的痕迹。  

暗暗点了点头,他还不想自己的秘密过早的被蓝星发现。  

就在这时,突然一阵铃声响起,苏正低头一看,是自己的手机,有人打了电话过来。  

“喂,是苏道友吗,我是钟青川,有急事想要找你,你方便来一趟秘密基地吗?”  

电话接通后,那边传来了一个略显浑厚苍老的声音,正是钟青川。  

自从上次替钟青川以及武卫找到能量晶石之后,苏正便没有再跟钟青川有过接触,武卫方面的人也没有来找过他,想必应该是在研究能量晶石背后的秘密。  

此时突然打电话给他,会是什么事呢?莫不是能量晶石的研究,有了重大进展?  

想到这,苏正眼中,闪过了一道精芒。  

他无缘无故穿越来到这片世界,又意外获得天道微视的机缘,这一切,看似是巧合,可实际上,苏正心中总有种奇怪的感觉。  

他总感觉,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某种力量的刻意安排,如果他的推测是真的,那这股神秘力量,可就太恐怖了。  

钟青川等武者,以及武卫方面,肯定不知道这种神秘力量的存在。  

或许他们也察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只是不动声色的在暗中追查而已。  

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力量太孤单了,想要破获这背后的秘密,还得联合武卫以及钟青川等人手。  

至于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