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妖猴放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西牛贺洲,万寿山五庄观内,镇元子一脸疑惑之色的看向西天灵山方向,听着隐隐的轰隆之声,掐指在心中默默占卜。  

今日是大雷音寺释迦普佛法会的日子,照理说应该佛光普照,一片祥和才对。  

毕竟佛教之势现在如日中天,道教已然被压一头,就连他堂堂地仙之祖,只因身处西牛贺洲,也不得不暗中依附灵山佛门。  

可就是这样,为何今日的灵山,却有些异样。  

金色佛光绽放之下,竟有几股紫黑色的妖气夹杂其中,冲天而起,将佛光搅乱成一团。  

三界之内,还有何方妖物,胆敢在灵山闹事?  

镇元子掐指算来算去,只能算出空亡,却推算不出背后具体的缘由,以及那几股妖气的来头。  

真是奇怪也哉,灵山今日,竟会空亡?  

镇元子眉头一阵跳动,多年修炼的空灵心境,竟一阵突突乱跳,不知在后怕什么。  

积雷山摩云洞,牛魔王走出洞口,也是一脸纳闷之色的看向西天。  

今日灵山有大法会,却有妖物从中作祟捣乱,莫非真的是孙猴子?  

不知道为何,牛魔王竟在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孙悟空。  

或许是因为他跟孙悟空在碧波潭的那一场大战,让他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猴子那火爆的脾气,紧箍咒又已去除,为了紫霞,十有八九会打将上去。  

只是,纵使他有百般神通,真的能凭借一人之力,掀翻整个灵山吗?  

自己究竟要不要去助他一臂之力,以释前嫌?  

作为昔年与灵山有过深度合作的牛魔王,自然深知灵山诸佛的实力。  

都不用如来亲自出手,单是那四大菩萨中的任何一个,只怕就够孙悟空焦头烂额的了。  

更何况还有其余诸菩萨,八大金刚,五百罗汉,众比丘尼比丘僧,耗也耗死猴子!  

这也是为什么牛魔王虽然被灵山抛弃,却从未敢去讨还公道的原因。  

苟着还能活命,去了灵山,只怕连命都没了。  

牛魔王心中纠结不已,摇摆不定。  

“牛王,你怎么又在这发呆?你最近变了,是不是对我没有新鲜感了,又在想你那母老虎了?”  

这时,洞内,一个貌若王嫱,颜如楚女,如花解语,似玉生香般的香艳女子走了出来,缓缓步移莲,娇娇倾国色的来到牛魔王身旁,拉着他粗壮的胳膊,撒娇似的道。  

女子正是积雷山摩云洞的主人,玉面狐狸精,牛魔王的小妾。  

玉面狐狸除了漂亮还颇有文才,而且她善于撒娇,颇有小女人的味道。对比起喜欢舞刀弄枪,脾气又彪悍的铁扇公主,牛魔王自然喜欢和玉面狐狸在一起。  

正好最近心情烦闷,便来这散散心,解解闷。  

“美人,你多想了,我只是在想些心事而已。”  

“哼,少哄我了,你最近日日夜夜的叹气,根本就不像从前那个刚猛威武的牛王了,对我冷冷冰冰,定是觉得我没了新鲜感,想要重新在外面找别的女子了吧。”  

玉面狐狸不依不饶的娇嗔道,“近日有个黄鼠精总是趁你不在之时,来洞府门口骚扰,讨厌死了,你也不管。”  

牛魔王却像是没听到玉面狐狸的话一样,目光怔怔的看向西天方向,盯着那几道冲天而起的妖气,随着它们的移动而移动。  

“你看看你,现在干脆假装听不见我说话了,还说不是对人家腻了。”  

玉面狐狸见状,气的一声娇嗔,一跺脚,转过身子,假装生气,想要牛魔王来哄自己。  

可是等了许久,却并未等到牛魔王过来。  

暗自纳闷的玉面狐狸转过了身子,差点气炸了。  

只见牛魔王,竟然已经走远,驾着云,朝着西天方向飞去了。  

“你…”玉面狐狸气的脸色通红,眼眶都模糊了,“好你个牛大力,竟然真的开始嫌弃我了,我不活了,呜呜呜!”  

玉面狐狸说着,哭着掩面冲进了洞府。  

她只是看到牛魔王的背影而已,却并未看到牛魔王的神情。  

牛魔王此时的神情,复杂无比。  

看似古井不波的面庞,却又夹杂着一丝狰狞之色。  

一对漆黑透亮的牛眸,闪烁出阵阵光芒,激动,震撼,畏惧,担忧,紧张,诸多神色交织在了一起,犹如那佛光与妖气交织的云彩,纷繁复杂,飘忽不定。  

“猴子,大哥来了。”牛魔王喃喃自语,“外人乱我兄弟者,虽远必诛!”  

灵山圣地,大雷音寺。  

佛音嗡鸣的大殿,如来正高坐七宝莲台,讲经说法。  

“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色即是空。空无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  

名为照了,始达妙音。概众稽首皈依,流通诵读之际,只听得一声大喝:“知空若空,知色若色,又该当如何!”  

诸佛,众僧,无边的菩萨,无数的佛陀,皆是一惊,骇然循着声音望去。  

只见青面獠牙一泼猴,手抡金箍棒,龇牙咧嘴,怒目圆睁,胸口起伏不定,正是花果山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  

跟在他身后的,尚有猪八戒和小白龙,三人呈品字形,闯入灵山大殿。  

“骨碌碌!”  

小白龙随手一抛,却是两颗圆溜溜的脑袋,正是外面守门的佛陀。  

殷红的鲜血,溅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