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大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啪!”  

狠狠一鞭将两腿筛糠的王螃蟹抽倒,徐海跳下马,强自压抑自己没把刀拔出来。  

得到西城门破的消息后,徐海立即带着大队人马扑过来,但还没跑到一半路程,面无人色的王螃蟹带着几十个丧魂落魄的手下已经被赶出城了。  

盯着没有一丝灯火的西城门,再转头看看亮若白昼的东城门,徐海咬牙切齿脸色发青,最让他痛苦的莫过于,偷城的五十多个倭人,只回来了十九个。  

那些手持倭刀的倭人是徐海手中的王牌,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招揽到的,一次性死了三十多个,实在够他肉疼的。  

“将军,时辰不早了。”其他人都不敢劝,唯独方先生走上来低声道:“当断则断。”  

“俞大猷…卢斌…”徐海从牙缝中迸出的话带着浓浓的怨毒,半响后才挥手道:“撤,我们去武康!”  

天色已经微亮,看着大股倭寇退却,卢斌像是没了骨头似的瘫在墙边,大口大口喘息着,随手接过亲兵递来的馒头,也不管手上满是血污就往嘴里塞。  

一口气吞了四个馒头,卢斌才慢下来,转头问:“老王,西城门那边怎么样?”  

“倭寇死了一大半,守军伤亡也不重。”王义笑呵呵道:“啧啧,就是倭寇的尸首有点难看。”  

卢斌手撑了撑墙壁还是没能站起来,似乎所有的力气都永旺了,他苦笑道:“听到城破,我都准备好闭着眼睛往下跳了…”  

“我家少爷早就提醒过你们了,那帮倭人很可能会偷西城门,所以城破可能性不低。”张三懒洋洋的坐在墙边,“你们不听嘛。”  

“是是是,是我不好…”  

“别不承认,要不是我家少爷在,崇德县八成得完蛋!”  

“我没不承认…”  

“那道沟里到底是什么?”戚继美缓缓凑过来,被地上的一块石头绊了一跤,索性就躺在地上,“听说是毒药?”  

“狗屁毒药…我也不知道,反正不是毒药…”  

几个人坐在一片血污的城头上,随意相互说笑,昨晚倭寇为了配合西城门的偷城,几乎是竭尽全力狂攻,守军也实在精疲力尽。  

一道身影窜上城头扫了几眼,关切的看了眼戚继美,后者招招手示意自己没受伤…但王氏立即转过头,不忿嗔道:“你个书生逞什么英雄好汉,整理后勤,出谋划策就完了,还抄着刀对阵倭寇…这些事让别人做嘛!”  

听到这话,别说戚继美了,就连卢斌和王义、张三也忍不住翻个白眼。  

戚继美决定回头要警告下大哥,之前听得钱渊亲身上阵将破城倭寇驱赶出城,大嫂火急火燎的奔过去…  

钱渊的身影缓缓出现在城头上,虽然直面倭寇,但毕竟没有经历厮杀,身上衣衫不染尘土,看起来像个翩翩佳公子。  

小心避开地上的血迹,钱渊笑着说:“姐,别念叨了…比我母亲话还多!”  

“还嫌我烦了?”王氏瞪眼轻轻锤了钱渊一拳,又笑道:“还好这次有你,不然大伙儿一块下地府。”  

“运气而已。”钱渊连连摆手,“要不是俞总兵出面镇一镇,最后那二十多个倭寇怕是会出乱子。”  

“你不是都准备妥当了吗?”俞大猷的声音从后面响起,“专门拆了一圈宅院,就是专门对付他们的。”  

钱渊貌似腼腆的笑了笑,转头看向城外,心里琢磨着徐海下一步会去哪儿…不会去松江吧!  

也不知道松江府现在怎么样了,华亭县虽然有金山卫侯继高把守,兵力也不少,但能不能守得住很难说。  

城头上还是乱糟糟的一片,双方的尸首,大块小块的石头、木叉,被砍断的枪头处处都是,兵丁们无一例外都瘫在地上不愿起身。  

俞大猷甩开亲兵的扶持,缓缓在城头上来回兜圈,不时拍拍地上兵丁的肩膀。  

“少爷,坐。”  

接过杨文递来的两个凳子,钱渊先摁着王氏肩膀坐下,然后才翘着二郎腿坐下,看了看翻了个白眼的卢斌、戚继美,笑道:“姐姐说过了,出谋划策就行了,要有读书人的样子…难道要我和你们一样坐在地上?”  

“马屁精!”张三无精打采,但还是要习惯性的怼杨文,“这次我砍了五个脑袋!”  

“我也砍了五个脑袋,而且都是倭人。”杨文面无表情的回答。  

“怎么可能?”  

“没必要骗你。”杨文递了个水囊过去,然后自顾自安排乡勇上城头换防,让运输队收拢尸首,将伤员送下去医治,又让人送来热食。  

“姐,倭寇应该是退了,你是启程去杭州还是再等几天?”钱渊低声说:“虽然徐海已退,但嘉兴府现在还乱的很…”  

王氏虽然性子大大咧咧,但心思却细的很,皱起眉头眯着眼低声反问:“徐海…是谁?”  

“呃…”钱渊咧咧嘴,这下说漏嘴了,“就是那个狗屁平海大将军喽。”  

“你认识?”  

“不算认识,但知道。”钱渊噗嗤笑道:“姐,你总不会认为弟弟是倭寇内应吧?”  

“那倒不可能。”王氏撇撇嘴,“再等些日子,看看情况再启程去杭州,也不知道元敬那边怎么样了…”  

“据说姐夫领军很是了得?”钱渊翘起的二郎腿一抖一抖。  

“看看你,还是世家子弟呢!”王氏一脚把钱渊的二郎腿踹下来,“对了,那条沟到底怎么回事?”  

靠在一旁的王义也纳闷道:“少爷,我刚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