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拨离间(1)(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殿下,辽国使者,已经到澶州了…”刘永年将一份公文,送到赵昕手里:“此乃四方馆送来的,辽国正使与副使的档案…”大宋四方馆,就是大宋的cia,专门做的就是刺探敌国情报,渗透敌国内部的活。  

而通常,每有辽使前来,四方馆都要照例将辽使上下查清楚,好给朝堂如何应对使团,做些参考。  

赵昕将公文拿在手里,看了一遍,就笑了起来:“辽人这次居然派了一位翰林来…”  

“看来,去年富彦国给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啊!”  

从四方馆的报告来看,这一次辽国正使,依旧是大宋人民的老朋友,其北院宣徽使萧英,其契丹名叫萧特未。  

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辽国后族奚族的精英。  

说起来,辽国的体制是很有意思的。  

经过前一代辽主耶律隆续的改革后,如今的辽国,在正治和国家构架上,逐渐大宋化。  

譬如,他们的丞相也要挂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掌兵的机构也叫枢密院,也用科举取士,也用差遣除授制度来升迁任免官员。  

除了辽主依然遵循着捺钵传统,四季带着他的宫帐军游走在大辽帝国辽阔的疆土上外,其他貌似都和大宋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但实际上,赵昕知道,辽国迄今,在其统治集团的最高层,依然实行着一国两制。  

南面官和北面官的平衡,辽人一直把握的很好。  

其军权,始终被契丹人和奚人握在手里,就是最佳证据。  

当然了,今天的契丹和奚族贵族,早已经彻底汉化。  

就如这位北院宣徽使萧英,就是一位纯正的儒生。  

人家甚至可以和富弼这样的大宋顶级文人,谈论经义,吟诗作赋。  

萧英和富弼的友谊,甚至在其后数十年,丝毫未减。  

两人常常书信往来,谈论诗赋,交流在文学上的心得。  

但比起萧英,赵昕更在乎那位叫刘六符的林牙。  

所谓林牙,就是翰林学士的契丹语音译,正人八经的科举进士头三甲才能做的职位。  

赵昕对此人,印象很深。  

主要是在赵昕的前世,他掌权的时候,恰逢这个如今的林牙,已经贵为辽国三司使,总领大辽内外经济、商贸。  

其在任期间,大力改革了辽国官营经济的弊端,为辽主后来的东征大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也算是一个经世致用之臣了。  

当然了,既然是经世致用之臣,那其同义词,就是这个人爱财。  

换而言之,是一个贪官。  

贪官好啊!  

赵昕摩挲了一下双手,就对刘永年道:“契丹副使,与爱卿还是本家呢!”  

“待契丹使团至,爱卿不妨和这位林牙多走动走动…”  

宋辽往来,互相威逼利诱,都是常规操作。  

金弹银弹侵蚀,自然也就司空见惯了。  

“这…”刘永年犹豫起来:“契丹人会给臣这个机会吗?”  

宋辽交往这么多年了,双方彼此都知道对方可能做的事情,所以,使团出发前,双方都要严肃纪律。  

任何人,只要被查出来,哪怕受了对方一个铜钱的好处,回去后不死也要拔层皮。  

“怕什么!?”赵昕笑了起来:“此文臣也,又非契丹、奚族!”  

现在的辽国,和大宋一样,对武臣贵族的防范,比文臣士大夫严重的多。  

而且,因为现实正治和历史的缘故,辽主对契丹和奚族里的顶级贵族的警惕性,比大宋还高。  

有些事情,文臣士大夫碰了,最多拍拍屁股,去地方上待几年。  

若是契丹和奚族的军事贵族碰了,那就等死吧。  

当然了,在涉及大宋的事情上,文臣也好,武臣也罢,都是一视同仁的。  

毕竟,这可关乎辽主本人的面子和形象。  

赵昕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对刘永年道:“更何况,卿,孤之臣也!”  

“而彼…辽梁王之臣也…”  

“卿代表孤去向辽梁王之臣送礼,就是孤给梁王送礼…”  

“所以,卿大可以理直气壮,光明正大的登门拜访!”  

“孤料那位林牙,也不敢拒绝!”  

这就是打着送礼的幌子,明目张胆的在辽国内政上挑拨离间,煽风点火了。  

须知,当代的这位辽主耶律宗真,可是全天下都赫赫有名的带孝子!  

当朝的辽国皇太后萧搙斤,到现在还被这位孝子囚禁在辽国的庆州,派人日夜看守,不许离开半步!  

萧搙斤被囚的原因很简单——这位皇太后根本就不喜欢耶律宗真。  

因为耶律宗真不是她养大的,和她一点都不亲。  

耶律宗真是被已故的辽国皇后萧菩萨哥从小抚养长大的。  

在法统上来说,萧菩萨哥才是辽国真正的皇太后。  

只是,耶律隆绪死后,萧搙斤趁机发动政变,自立皇太后,囚禁齐天皇后萧菩萨哥,然后命人毒死了这位正牌的皇太后。  

因此,耶律宗真深恨萧搙斤,但苦于没有权力,不能报复,只好隐忍。  

萧搙斤自然也清楚,耶律宗真对萧菩萨哥的孺慕与亲近,也明白若是耶律宗真亲政,自己恐怕难免被报复,于是打算先下手为强,废掉耶律宗真,改立其胞弟耶律宗元。  

哪成想,耶律宗元也是一个带孝子,听了自己老妈的密谋后,这位辽国亲王竟跑到了耶律宗真面前告状,将自己老妈的密谋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