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万神殿(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负面力量。用你们的话来说,是世界的反面。”

按照大轮回体系的设想,当大地毁灭后,地母将一切拉入冥府,并且通过冥府的“死之力”重新构建新世界。

“那么这光球——”

“没错,这就是下一个宇宙。在目前你们所存身的世界毁灭后,我会利用这个光球创造新世界。同时,古蛇会进入这个世界,作为这个世界的创世神。”

“古蛇?星辰?”仔细看,在这个光球中央的确悬浮着一颗颗闪耀的星球。

“不过这样一来,陛下你们这三位创世神的力量还存在于新世界吗?”

“存在。”

“那么,星空古蛇作为新世界的创世神,是不是就可以吸收天地水三元大观的力量?”

“可以。”

这也是地母最担心的一点。

创世神之间无法相互吞噬力量,唯有合力创世后,才能凭借所创造的新世界来相互融合神力。

在大轮回体系的构思中,每一个新宇宙都意味着一位创世神加入。换言之,这些新的创世神在加入进来后,就可以吞噬天地海三大创世神的神力,谋取永恒造物主的机缘。

这相当于地母自己把狼放进来,给自己塑造敌人。

但是,假如创世大轮回体系真正完成,所有创世神都加入进来。虽然创世神之间相互吞噬会带来威胁,但也解决了创世神陷入沉眠的尴尬。

“有一得必有一失。”地母淡淡道:“为了拉拢创世神加盟,这是应有的代价。”

没有这点诱惑,凭什么拉拢其他造物主?

“古蛇会作为第一次尝试。而在古蛇之后,你可以问问你身边那位造物主。”

正题来了!

姬乐神情一肃,谨慎说:“我会转告那位阁下。”

地母颔首点头,然后转移话题:“关于附属世界,本来按照朕的想法是直接给你。但你心气高,既然不肯说明那位阁下的身份,那么日后你便自己折腾吧。”

涉及一位造物主,地母也很谨慎,不愿意将那位造物主逼急了。

按照地母的想法,是拉拢阿勒尔作为一次创世轮回的人选。姬乐是代为传达的中间人,所以哪怕地母对姬乐在阿勒尔这件事中有所隐瞒,她也故作不知,等待对方先开口。

但涉及星空古蛇,姬乐哪敢说实话。而说假话,肯定瞒不过地母啊。

姬乐欲言又止,最终也不敢继续这个话题,赶紧换到另一件事:“陛下,关于命运浩劫,冥府的态度呢?”

“跟我来吧。”

叮——

地母在一声清脆的声音中,从宫殿中消失,只留下一条金色光带。

姬乐盯着光带看了看,也跟着走过去,进入时光长河的领域。

在时光长河中,此刻不仅仅有地母、也有天王、天妃、神霄主、太虚主、太阳神等一系列主神级的存在。

而众人目光所在,是一个正渐渐升起的漩涡。那个漩涡在时光长河的中央,正不断旋转壮大,绞碎目前所见的所有未来。

不论是精灵之主的精灵大兴未来,还是神霄之主成为天界神王的未来。那一个个虚幻不定的未来统统被这个漩涡碾碎……

姬乐目光望去,至少有数千个目光所及的未来就此消失,而更多的未来也正岌岌可危。

“这个漩涡就是命运浩劫吧?”姬乐很快反应过来:“漩涡横在未来,吞噬所有可能性。如果不能跨过这个浩劫,诸神乃至天地所有生灵都没有未来可言。”

“不多,那就是命运浩劫,是未来碾碎无数神明,引发世界变革的天命。”

地母一边说,一边看向九面童子。

天王仍是那副童子模样,毫无形象的踩在御座上,静静观察自己演化的命运浩劫。

坦白说,命运浩劫的影响比他预想中更大。这次浩劫的规模已经不受他控制,开始反噬他本人的命运法则。

“这背后绝对有人推波助澜。”天王怀疑的目光扫视在场每一位主神,最后落在地母身边。

“能影响我编织的命运,也只有她了……”

看到地母身后的姬乐,天王冷笑几声,心道:算这家伙命大,但命运浩劫的格局已成,不论如何,他们这些国灵的命运已经注定。

轰隆——

时光巨浪在漩涡中拍打,一座宏伟而神圣的宫殿徐徐出现。

看到这座神殿的那一瞬,诸神露出惊容。

地火风水雷光暗……各种大道法则化作实体,凝聚为宫殿上的砖瓦。

万神殿!

那一瞬间,诸神自然而然知道这座宫殿的名字。

这就是万神殿,诸神天然的圣域。

虽然还没完全孕育,但这座神殿在浩劫中诞生本身,已经搅动时光长河暴动。时光尽头的巨蛇都不禁传出阵阵呻吟。那宇宙末日之刻的巨蛇睁开双目,看向这座承载诸神大道法则的神秘殿堂。

可惜的是,曾经在姬乐飞奔逃命的时光之力在这座神殿面前毫无用处。

这座神殿看似伫立于时光长河,伫立于命运浩劫中,但却又超脱一切,处于时光难以侵蚀的至高领域。

“时光长河说到底,只是海皇自身的造物罢了。”地母幽幽一叹,率先走向万神殿。

天王嘿嘿一笑,以超越地母的速度冲入浩劫漩涡中伫立的神殿。

天妃、太阳神以及精灵之主紧随其后,神霄之主和太虚神主相互对视后,跟幽蒙女神一起走入神殿。

姬乐本想跟进去,但刚来到门口,就被一股巨力阻拦。

幽蒙女神咯咯直笑:“夏国,你虽然是最强大的国灵之一,但你并不是神明。这座神殿,没有你的位置。”

姬乐默然不语,他暗中调动体内的文明神性和地母神性,炎黄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