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再闻天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的,游动。  

青年上半身依旧,但下半身已然化作了赤红色的蛇躯,厨房里的杂工们纷纷惶恐至极的匍匐在地上。  

“都退去,你留下。”  

烛龙指着白翠花,其余杂工逃也似的离去——都听说了这位大人的暴戾。  

“大人.”  

白翠花心思百转千回,传说中的烛龙——且还只是初步降世,仅仅是千寿大妖!  

自己如果钳制住他,作为妖质,是否可以脱身?  

有机会,但机会渺茫。  

“老板娘。”  

周牧蜿蜒上前,赤红色的蛇躯游晃过地面。  

他凝视着白姐,脑后浮现出虚幻大日,日光将厨室笼罩,隔绝一切窥探的目光。  

旋而,  

周牧开门见山:  

“那个戴着斗笠的人族天人,是冲你去的,吾想知道,他是第几次寻你?寻你,又所为何事?”  

白翠花猛然一愣,下意识道:  

“大人,我不明白您的”  

“白翠花。”  

周牧淡淡道:  

“吾知你过往,也知你为天人,不必隐瞒,告诉吾,关于那斗笠天人的全部。”  

白翠花瞳孔骤缩。  

这烛龙.  

沉默许久,她全盘托出。  

“前前后后,寻了你四次,强调‘自愿’?”  

周牧若有所思:  

“还有吗?”  

白翠花谨慎的凝视着这头烛龙,她并未见过楚籍,也认不出这张脸庞:  

“依那人所言,必须要我的缘由,是因为我曾经遭到一位佛门金刚普渡,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又自被度化状态下脱离。”  

说着,她身上浮现出灿灿佛光,苦笑道:  

“自那以后,我便被迫修行佛法,其他的修行法根本走不通了,以至于”  

白翠花摇了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  

周牧眯眼,问道:  

“某种程度上,你岂不是相当于一位佛家的天人了?”  

“没错。”白翠花点头。  

“吾已知晓,你且留候在此。”  

周牧转身离去,回到主室,将事情详细转达给小老头。  

“佛家天人.”  

小老头若有所思:  

“原来如此,这般来看,多半和大祭有关。”  

“周前辈,这是为何?”  

“佛道修行者少之又少,几乎都在西方两座佛山,且很少出来。”  

小老头解释道:  

“而既然特意要求佛家天人,我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大祭,且是要接引来与佛门相关事物的大祭。”  

周牧陷入沉思,佛门?  

他不自觉的想起玉虚宫中的那位庄严佛祖。  

沉吟许久,周牧道:  

“既然是召佛家事物,我们倒也没必要冒着风险干涉了吧?”  

“自然。”小老头微微颔首:“如果没有你,我或许会留下来探探究竟,但你既在.算了。”  

顿了顿,他补充道:  

“再过一些时日,准备离开,建立‘钟山’?”  

“嗯。”周牧颔首:“离开前,倒是要寻个机会,处理掉那老蛟才是”  

说着,周牧呼喊来一头大妖,询问穆裕何在。  

“大人,穆裕承受不住审问,已经.灰飞烟灭了。”那大妖如是回答。  

“死了?”  

周牧早有预料,做震怒之状:  

“我让尔等审问,没让你们杀了他!他为吾之宠!汝等好大的胆子!”  

他发狂,虚幻大日放光,这头千寿大妖话都来不及说,便被炙烤成灰烬,  

周牧并未停止,冲出宫楼,暴虐的斩杀着路遇的妖,不过一炷香功夫,脚下已堆满了妖尸!  

“大人,大人!”  

老蛟龙实在看不下去了——留在山巅的妖,都是他的心腹。  

他来劝慰,来赔罪,语气很恭顺:  

“大人息怒,小蛟这便搜寻全城,为您找到比那穆裕更美艳的少年?”  

“放肆!”  

周牧暴呵,拳头发光,暗转阴阳二气,催动眼日、眼月,口中衔着的九幽烛也暴涨,周天窍穴勾连成一个中年道人模样。  

拳印击在老蛟胸膛,这几乎是周牧当下的倾力一击。  

老蛟却一动不动,恐怖力道如泥牛入海,未起半点波澜。  

就像是一个幼童鼓足了力气,打在一个披甲壮汉的厚厚甲胄上那般。  

“大人息怒。”老蛟低眉顺眼。  

周牧神色一凌,却并未答话,继续轰击老蛟,更泼洒元气,碾杀远处的真妖、半妖,  

收获大量功数的同时,将一个暴戾者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大人息怒。”老蛟一动不动,低眉顺眼依旧。  

“你这层皮,倒是够硬。”  

周牧揉了揉发红的拳头,冷冷开口:  

“那个斗笠天人,找到了么?”  

“找到了。”  

老蛟含笑:  

“小蛟亲自出手,将之打的灰飞烟灭。”  

“灰飞烟灭.”  

周牧一乐,前后两个都是灰飞烟灭。  

他心头有了数,知道老蛟是在遮掩,他本也就是故意将穆裕交给对方——遮掩的越狠,藏着的隐秘越大。  

不过。  

与自己无关。  

只要带走白姐就行,至于老蛟在谋划什么,想要召来什么?  

管他的。  

“罢了。”  

周牧一副疲乏模样,摆了摆手,淡漠道:  

“不日,吾将离开此地。”  

老蛟猛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笑着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