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真身归,妖来了(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祈晴。”  

泥塑神像最后一次开口。  

七十二仙术,祈晴。  

大雨骤止于此时,层云散尽,狂风平息。  

晴日高悬,乾坤朗朗。  

庙祝娘娘适时的将木杖在祭坛上一跺,声音悠扬:  

“大祭,毕。”  

“尊神昭昭在上!”  

泥塑的神像复归庙中屹立,双眸闭合,似变回了死物,  

庙祝娘娘向担任司祭的王铁头,还有担任小司祭的糙汉子叙述了片刻后,便也持着木杖,悠悠的返回了庙中。  

庙门闭合,庙外锣鼓声不止,欢呼声和祈祷声此起彼伏,许多孩童扑入了累累果实中打翻着滚,  

大人们则捧起粒粒稻谷,笑开了花。  

老妪和赵泉亭怔怔的看着这一切,久久无言,心神震怖。  

“福德杀神.”赵泉亭看向紧闭庙门,看向庙门上的匾额,喃喃念道。  

此时,庙中。  

“怎么样了怎么样了!”庙祝娘娘将木杖别在腰上,一手苹果一手桃,边吃贡品边发发问。  

“已全。”  

神像微声,脸上浮现笑容,甲寅伐木斧置于一旁,睁眼。  

周牧的视角中,可以看见浓郁的香火愿力缭绕在‘自己’身旁,翻滚不休,呈现烈火烹油之势。  

总算。  

他深吸了一口气,大量香火愿力涌入泥塑神像中,仅仅片刻,泥塑神像眼中光彩散尽,寄宿其中的真灵缓缓抽出,  

身前亦有血丝凭空而现。  

血丝越聚越多,尽交错成一个人的形状,能看见玉骨生成,而后是脏腑,是泛着霞光的血肉,是细腻若脂玉的肌肤。  

一个神俊的青年落地。  

“我又做回人了!”  

耗时三载聚归魂灵,又四年,体魄也终于复归!  

感受着体内熟悉而又陌生的磅礴力量,周牧惊叹,三百六十五枚内窍也一并出现于自己体内,  

其中三百枚,都充盈着天地元气!  

“这内窍当真离奇,并非依血肉而存,我寄宿在泥塑神像中时也有内窍.”  

“难怪肉眼看不见这些内窍。”  

“接下来,就是造化出香火神躯了!”  

周牧喃喃,却见到端庄的庙祝娘娘捂住双眼,低声吼道:  

“你能不能穿上衣服!”  

他这才反应过来,尴尬一笑,微动念头,三山冠、福德神袍、五谷草绳、玄黑皂履依次出现。  

想了想,周牧运转元气法力,催动地煞仙术,低声道:  

“魇祷。”  

“布雾。”  

两门仙术发动,他面孔先是一阵变化,成了二师兄的模样,又笼罩起一层如轻纱般的雾。  

雾中蕴纳天地元气,风吹不散,眼观不透,朦朦胧胧。  

身躯既归,以后总是要出去的,自己可不能以真面目示人周牧,已经死了。  

必须死。  

如无必要,如非故人当前,他是绝不会化出真容的。  

“行了,可以睁眼了。”  

杨念念小心的透过指缝瞧了瞧,这才放下双手,小脸红扑扑,没了庙祝娘娘的端庄威严。  

她龇了龇小虎牙,一副凶巴巴模样。  

“这些年,多谢你了。”周牧拍了拍这丫头的脑袋,后者不满的用头撞开抚来的手掌:  

“我都二十五了!”  

她双手叉腰,旋而道:  

“这有什么好谢的,你是我哥嘛。”  

“呃。”  

周牧略微心虚,转而恢复常态,回头看向魂灵寄宿四年的泥塑神像。  

“还有最后一件事情。”  

他神色微肃,脸上浮现出期待之色,喃喃道:  

“香火神躯啊”  

这将是八品地祇福德杀神的香火神躯!  

正儿八经的八品地祇,乃天境三关的地仙!  

如此,用来庇护生灵,坐镇辖地的香火神躯,再弱也弱不到哪里去,甚至很可能比本体要强。  

“起。”  

周牧念动,剩余的海量香火愿力尽数涌入泥塑神像中去,  

他按照玄金铜令反馈来的步骤,忍着痛楚,切割下一缕真灵,运转玄法,催动铜令。  

一缕真灵缓慢的与泥塑神像相合。  

香火愿力蒸腾,亦在合于其中。  

甚至,隐隐约约间,似有一缕天地意志浮现,照耀泥塑神像。  

“帮我看着,莫要让任何人进来打扰.”  

给杨念念吩咐了一声,周牧便是彻底收拢念头,全副精神意志浇注在泥塑神像上,对外界一切事一切物,尽不听不闻。  

杨念念撇了撇嘴,抓起木杖,端正了仪态,缓步走出庙宇。  

庙外。  

欢庆还在继续,不只是孩童,许多大人也都滚进了堆满田地的谷物中去,撒着欢。  

谁也没见过这么这么多粮食!  

且都还是泛着珠玉光华的粮食!  

一片欢腾间。  

“俺就说过吧?一刻钟七熟!”糙汉子扛着自家小兔崽子走上前,开始疯狂上嘴脸:  

“你们方才还不信一月一熟,还不信俺们的土地爷!”  

失神的老妪和赵泉亭回过神来,皆欲言又止。  

“大忠!”  

王铁头赶来,瞪了他一眼:  

“怎么和客人说话的?”  

糙汉子缩了缩脖子:  

“嘿,王仙长!我这就是和客人们寒暄寒暄.”  

“去去去,还不收谷子?”  

王铁头笑骂着将糙汉子赶走,丝毫没有万寿者的高高在上,仿佛和一介凡人的李大忠平等而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