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以杀养杀之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中午。  

“修行法,你已得扶摇功,无需再教你别的,我听你师兄师姐说,你擅使斧,而为师只会剑。”  

李太白轻轻捋着长须,神色复杂:  

“我教你剑决一门,你可凭之舞剑,亦可凭之操持大斧,剑上的招式奥妙使在斧上,也未必不可。”  

“弟子恭听。”  

“那你便且听着。”  

李太白轻叹道:  

“我有三招杀剑,于搏杀一道,天人之下皆可为第一剑招,却见你要学哪个。”  

“三式杀剑,一为血溅五步,二为刺王杀驾,三为雄中雄。”  

“血溅五步,讲究舍我其谁,以命搏命,五步之内、刹那之间,分出生死。”  

“刺王杀驾,意势之招,你若来日领悟了其中意势,莫要将这一式用在卑贱者身上,这对他们无用.....这本是杀权杀贵杀王之剑。”  

“雄中雄,与其说是剑招,不若说是蓄势的手段,每每杀生,可将戾气、杀气、煞气内敛于自身。”  

“以戾、煞养心,又可一剑一招,将杀生无算所积累之戾、煞泼洒而出,使此一剑斩去大敌。”  

周牧听的津津有味,憨笑道:  

“师父,我能都学么?”  

“都学?”  

师父没好气道:  

“你要能在一年之内将任意一式练至入门就算......”  

他想起了早上的七重大命,骤然沉默片刻,话锋一转:  

“任何事,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三式剑招,大成一道,再修另一道。”  

“好吧......”  

周牧有些失望,转而开始仔细思索起来,可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具体,  

三式他都想要啊......  

血溅五步,刹那之间分生死;  

刺王杀驾,意势之招,更是玄而又玄,譬如当初被那老妖袭击,  

若非自己吐出一口意势来,叫那老妖呆滞,恐怕此刻自己尸骨都寒凉了!  

至于雄中雄,明显的以杀养杀之式。  

周牧沉吟,最终有了决断:  

“师父,我想先学雄中雄。”  

李太白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许久才道:  

“雄中雄么?也行,这一式杀性最重,是招式,却也不止是招式,你要学,我便教你。”  

说着,他伸手,轻轻一抚。  

周牧略微恍惚,好似看到了一幅虚景,看到血色的天空与暗红的大地,  

极惨烈的气息伴随着戾气、煞气、血腥气,冲的周牧头昏眼花,  

抬眼看去,  

大地纵横撕裂,枯藤老树昏鸦,而蓦然回首,却能见一座通天之‘山’。  

是一具具尸身、骸骨所堆聚而起的通天之山。  

九百万亡魂在哭嚎。  

他毛骨悚然,猛然从幻景中挣扎脱离,大口大口的喘息,额头不住的淌下汗水,  

师父平静道:  

“这是修炼雄中雄的必须,我在你体内种下一道由纯粹杀机、煞气、戾气等汇聚而成的种子。”  

“你若杀生,这枚种子就会发芽,杀的越多,种子长的越快,当它参天时,便是剑招大成之日。”  

“而你也可随时将种子汇聚的杀机、煞气倾尽,聚于一剑之上。”  

周牧闭上眼,脑海中的惨烈景象挥之不去,  

许久过去,他疲惫道:  

“师父,我这便算修成剑招了么?”  

“未曾入门。”  

李太白平和道:  

“雄中雄与要练习、领悟的血溅五步、刺王杀驾不同。”  

“此虽为一式剑招,却又没有具体的招式,你要做的便是将杀生所得之戾气、煞气等,想方设法的压进那枚种子中。”  

“但我门规,出师之前,少行杀戮,所以短时间里你便莫要想着将这一式精进了。”  

周牧口是心非的应了两声。  

在求解了很多修行上的疑惑之后,  

他拜别了师父,默默退出屋堂,才一出门,便看见四位师兄师姐都坐在那处小亭中。  

周牧走上近前,好奇问道:  

“你们这是在......”  

“愁眉。”二师兄答道。  

“苦脸。”三师兄叹息。  

“思考人生。”小师姐无精打采。  

虞美人施施然起身,侧目道:  

“他们都不想离开这座城,因为各自有亲朋。”  

周牧一愣:  

“两个月后,不许带亲朋一起离开吗?”  

“不是不许,是不能。”虞美人平静道:“犬绝城进来很容易,没什么监管,但要想出去,就难了。”  

周牧神色一凝。  

大师姐伸了个懒腰,朝着屋堂走去,路过周牧身边时,她道:  

“两个月时间,小师弟你若有亲朋,都给安排妥当吧。”  

目送大师姐进了屋堂,周牧在原地站了许久,这才叹了口气,朝着小师姐等做了一礼,默默修行去了。  

………  

屋中。  

“两个月后,我也离开?”虞美人蹙眉发问。  

“嗯。”  

李太白转过身来,轻叹道:  

“我是活腻味了,本就不想活了,且寿数已无多,你却不一样,我不能让你也去冒险送死。”  

“不一定会死。”虞美人淡淡道。  

“不,是多半会死。”  

说着,李太白摇头道:  

“且以你的体魄、气血,恐怕依旧无法承受万人河的侵蚀,留下来,也只是无用功,而且......”  

想了想,他将内城老友那日的所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