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小小王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朱允熥径直走到马车旁边,在瞿陶和张辅的搀扶之下登上步舆。  

步舆的围板和顶盖却是可以拆卸的,冬天天气寒冷时,可以加上围板和顶盖,防风御寒。  

所以冬季的步撵模样和轿子差不多。  

而到了春夏,则可以把它们统统拆除,坐在步舆上,一边观看沿途的景色,一边享受太监侍女们摇扇扇凉。  

就要入内的那一刻,朱允熥突然转过头来,看着孤零零站在原地的三位亲王,  

好像关心的说道:“三位王叔的仪仗在东宫外面吗?”  

朱棡满脸酱紫色,半天憋出一句话:“我们入宫没带仪仗…”  

朱允熥居高临下惊讶的说道:“王叔来的时候没有带着仪仗吗?那可怎么办!”  

看了瞿陶一眼吩咐说道:“瞿陶,你去安排马车,送三位王叔前往武英殿,不得迟缓!”  

“是!属下遵命!”  

朱允熥说道:“三位王叔稍等,侄儿先走一步。”说着就钻进了步舆之中。  

“三位亲王请上马车吧,这是殿下的御用车驾。”  

看着瞿陶带人赶过来的车驾,三人刹那之间就感觉到了浓浓的恶趣味!  

眼前的这个马车虽然不算太过奢华,可是也算宽敞,三人坐在里面不会觉得拥挤。  

可他们是亲王啊!  

是各有各的封地,掌握实权的藩王!  

如果一人独坐,那也倒罢了。  

可瞿陶的意思明显就是要让三人乘坐这一辆马车!  

再和朱允熥全副的仪仗相比,就显得无比寒酸,而且恶意满满了…  

晋王朱棡忍不住说道:“东宫就这一辆马车?”  

瞿陶回答说道:“启禀晋王,其他的马车有的是郡主乘坐的,有的只是单马车驾,难以显示三位亲王的尊贵,而这辆马车是太孙御用,也能够配上亲王殿下的身份。”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三人只好登上马车,一起坐在“御驾”里面,感受那份淡薄的尊贵。  

瞿陶也吩咐赶车的侍卫出发前往武英殿。  

朱棡撩开马车帘子看了看外面,回过头来说道:“二哥,老四,你们说太孙这是不是要给咱们下马威呀?”  

朱棣嘴角抽动等一下,“这个…应该不会吧。”  

“不会?!”  

朱棡惊叫着说道:“我看他是肯定会!他乘坐全副的仪仗过去,却让咱们三个拥挤在这辆马车,这明显是要敲打咱们呀!”  

秦王朱樉瞪了他一眼说道:“那你还能和皇太孙挤一辆步辇?有马车坐就不错了,要是让咱们三个走过去,那更没有脸面,知足吧!”  

“二哥,你这是被他给收买了吧?怎么处处为啥说话呀,咱们才是亲兄弟好不好!”  

朱樉没好气的说道:“这要是以前,你想怎么收拾他都没事,可现在人家是皇太孙了,人家是君我们是臣,这君臣之礼还要不要?”  

朱棡炸呼呼的说道:“那再怎么样他也是咱侄子,总还要论亲情的吧,在东宫你们可都看到了,这小子可是针锋相对得理不饶人啊,想要在他身上讨半点儿便宜都不行!”  

朱棣摇摇头说道:“三哥,亲情大不过君臣之义呀。”  

朱樉也回怼说道:“他为什么就和你针锋相对啊,还不是你言语无状,说话缺少尊敬,以后注意着点儿,别动不动就拿叔叔的身份压制,到时候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朱棡挠挠头说道:“我算是看出来了,这小子不好惹呀,这还没怎么样呢,就让我脸上无光…  

父皇都还不知道呢,他就敢擅自做主举行这么大的家宴,还要准备贺寿,他就不怕老爷子当真责罚他?”  

朱棣心中无比酸涩的说道:“三哥,现在允熥已经是皇太孙了,就是这皇宫里面的半个主人,他要做什么事情那还不由着他?父皇也不会说什么的。”  

确实,人的身份不一样,所做的事情起到的影响也就不一样。  

同样是有皇孙,他敢擅自做主吗?  

哪怕就是受宠的皇子,也不敢这么放肆啊!  

因为你这么做,显然是没把朱元璋放到眼里!  

可是皇太孙那就不一样!  

“不说这个了,烦死人!”  

朱棡碰了碰自己的二哥说道:“太孙说要给父皇祝寿,你准备奉上多少礼金啊?”  

朱樉反问说道:“那你呢,太原富甲一方,肥得流油,肯定不少吧?”  

“太原怎么能和二哥的长安相比呢,那可是多少代的古都了,关中沃野平原,百姓富足,我可是比不了。”  

朱樉又说道:“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而且关中早就破败,没有繁盛景象了,要说富足那还是四弟的北平府,那可是元朝的大都啊,那么多的宫殿…”  

朱棣连忙谦虚说道:“二哥你是有所不知,蒙古人离开北平的时候把那里洗劫一空,烧毁了不少建筑房屋,人口也被他们掳走了很多,  

而且这些年来都是和蒙古人交战的前沿,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发展,所以在咱们兄弟当中我可是最穷的。”  

“老四你太谦虚了,要说我的钱都被享乐挥霍一空,你可是一向崇尚节俭,说说,这些年存了多少万贯…”  

兄弟三人立即开始了老同学聚会的模式,不过和后世的炫富不同,三人都很谦卑的比赛装穷。  

毕竟现在不是斗富的时候,而是要往外拿钱啊!  

如果真的在同学会上有人要借钱,估计某些让人非常讨厌的人,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