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 霸主地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KC(眼镜王蛇)的粉丝很多。  

即便是对毒蛇不太了解的观众,听到这个名字,脑子里产生的第一印象就是很厉害的样子。  

而毒蛇谜们,通常会把其它的毒蛇拿来和眼镜王蛇比较,甚至很多专业人士做过实验。  

在多次实验中,眼镜王蛇的战绩优异,几乎全胜。  

那么内陆第一毒蛇和眼镜王蛇碰上,谁会笑到最后呢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人做过实战演练。  

太危险了。  

刘伟的知识架构模拟实验,之前在泰国科普印度支那虎和印度支那豹的时候,采用过一次,反响良好。  

观众通过他的讲解,脑子里去模拟两者之间的战斗情况。  

“我最喜欢这种科普!”  

“脑子已清空,随时准备模拟实战!”  

观众迫不及待。  

刘伟回头看了一眼已经安静下来的内陆太攀蛇,笑了笑,“一会儿要是没给你留面子,你可不能埋怨我啊!我向来讲究实事求是。”  

回头面对镜头:“兄弟们,从地域分布上来看,眼镜王蛇和内陆太攀蛇的分布地域不存在相似性和重叠性,如果要让两者较量,只能采取人为作用,不过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人做过这样的实验。  

倒是有人拿内陆太攀蛇的近亲,海岸太攀蛇和眼镜王蛇PK过,结果海岸太攀蛇被无情的吃掉。”  

“首先我们来对比一下两者的身体特征,这里主要指体型大小,内陆太攀蛇的平均长度在1.5米到2米之间,赶不上它的近亲海岸太攀蛇。  

成年眼镜王蛇的长度在两米到三米五之间,甚至可以达到四至五米。  

从体型来看,眼镜王蛇拥有更壮硕的身体,略胜一筹。  

有的观众或许会提出疑问,体型更大是否会影响蛇的反应能力攻击速度?  

我想说的是,这一点在蛇类的身上表现的并不明显,它们的反应能力和攻击速度往往是由自身性格和生存环境决定的!  

这样讲,大家没有异议吧?”  

观众刷了一波“1”  

表示赞同刘伟的观点。  

“OK,接下来我们看两位大佬的生活习性。眼镜王蛇属于名副其实的进攻型选手,主动攻击意识极强,一旦确定目标之后,就必须将对手置之死地!  

反观内陆太攀蛇,防守型选手,就像它此刻表现出来的状态一样,你不去惹它,它对你没有任何想法,只想做个安静的孩子。  

但是,当它发动进攻的时候,攻击速度站了很大优势,比眼镜王蛇的攻击速度要快上许多。  

想到这里,或许有观众会觉得眼镜王蛇在这一轮比试中落后于内陆太攀蛇。  

请你们不要急着下结论,还记得我讲过眼镜王蛇是智商最高的毒蛇吗?  

它的高智商完美体现在和对手的战斗过程中,我们来回想一下眼镜王蛇的捕食场景。  

在决定捕猎其他的蛇类之前,它能够分辨对方是否有毒。  

在捕食毒蛇时,它不会轻举妄动,而是不断挑衅,用激将法激怒对手,当对方终被激怒向它发起进攻时,眼镜王蛇会机警地躲闪,以此来消耗对手的体力。  

等到对手身心疲惫、无心恋战时,它看准机会,一口咬住猎物头颈并释放毒液将其杀死。  

在体力消耗上,内陆太攀蛇远远不及眼镜王蛇,这和它的体型大小、平时的生活方式有关。  

内陆太攀蛇虽然攻击时凶猛,但平时温顺缺乏体力锻炼。  

所以这一轮比较,依旧是眼镜王蛇占优!  

赢在体力和智商上!”  

“果然没让我失望,太牛逼,眼镜王蛇!”  

“智商压制,你敢信!”  

“不用比较了,我单方面宣布,眼镜王蛇完胜内陆太攀蛇!”  

刘伟看着观众的弹幕微微一笑,“接下来比较的数据就是重头戏了。  

我反复强调过,毒蛇最强的武器是它们的毒液。  

所以我们来对比一下两者的毒液。  

我们刚刚讲了,仅仅从神经毒素的级别来看,眼镜王蛇没有可比性,直接宣布落败。  

但是在排毒量上,眼镜王蛇表现的非常优秀,一次性排毒量几乎是内陆太攀蛇的两倍,甚至最高可以分泌出7的毒液量。  

它以量大来弥补毒性,而且眼镜王蛇的小分子神经毒素产生的效果更快,也就是说,如果它和内陆太攀蛇同时咬向对手,内陆太攀蛇会会更快产生中毒反应。  

我记得我讲过,眼镜王蛇几乎对所有毒蛇免疫,其他毒蛇的毒液不会对它的身体产生伤害。  

鉴于内陆太攀蛇恐怖的毒性,在这里,我不敢冒然下结论,眼镜王蛇能够免疫内陆太攀蛇的毒性假如说今后有实验证明,它可以,那么今天我们的对比没有任何意义,内陆太攀蛇对眼镜王蛇来说,和一条普通的无毒蛇没什么区别。  

所以我们此时的比较是建立在双方的毒液对彼此都有效的前提上的。  

我们再来看看两者毒液毒性的实战效果。  

首先把人类作为观察对象,被眼镜王蛇咬伤,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亡时间大致在三十分钟左右。  

被内陆太攀蛇咬伤,不采取任何急救措施,死亡时间在15到30分钟之间,两者不分伯仲。  

如果硬要比出胜负,就要看看眼镜王蛇当时的排毒量了,排毒量越大,自然伤害越大,而内陆太攀蛇不用考虑这种问题,随便一咬,1就能致人死亡。  

再拿大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