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 世界首次发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头灯只能照射到刘伟眼前的一小片,直播间观众也只能看到一小块地方,但是刘伟的双眼看清楚了整体的模样。  

直播视角里,观众猜测他们看到是化石,有可能和之前外面进来看到的一样,是某种远古生物的化石。  

刘伟的神色还处于惊讶状态中。  

他没有见过如此密集的化石堆,而且周围的化石碎片拼起来,好像能够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生物。  

更让难以置信的是,在他脚前显露出来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零散锥子型化石,使他脑海里的深处记忆浮现出来一张张类似的科考材料的照片。  

他缓缓蹲了下去。  

伸手刨了刨脚边松软的土壤,土壤没有被沉积水浸湿,反而还有些干燥。  

刘伟掏出别在腰间的匕首,小心翼翼的,像考古一样轻轻地掀开他锁定那颗锥子型化石边缘的土壤。  

“发现宝藏了吗?”  

“阿伟,你发现文物了吗?”  

“看样子是出大货了!”  

“没看出来,这里面还是一个宝地!”  

洞穴里的凉风嗖嗖往外刮。  

刘伟一言不发。  

肖恩还在继续它的祷告。  

气氛有些阴森。  

刘伟掀开泥土层之后,伸手握着锥子型的化石试了试,好像能够拔出来。  

他掌握好力量,一点一点将化石拔了出来。  

扬起头,举起手,头灯照射到手里握着的化石上。  

刘伟陷入了思考。  

“这是什么?”  

“感觉好像牙齿啊”  

“这么大的牙齿!卧槽,这个生物不知道有多大啊”  

“难道是传说中的剑齿虎!”  

刘伟拿着化石,蹲在地上小心移动脚步,将覆盖在其余化石表面的土层一点点的抹开。  

他的大脑里面,立马构造出了一个庞大的生物。  

生活中百万年前的远古生物。  

刘伟没有继续用匕首去挖掘另外的化石,有些已经深深的镶嵌在了泥土和石缝中,他的工具太不专业了,害怕破坏化石的完整性。  

刘伟拿着手里的锥子型化石面对直播间,“兄弟们,根据我已经掌握的信息分析,眼前化石的主人身份,应该是一种远古猿类。  

极有可能是百万年前生活在中国、印度、东南亚地区的巨猿!”  

直播间的气氛顿时沸腾了起来。  

“巨猿”  

“难道是金刚”  

“卧槽,殴打恐龙那个金刚”  

“阿伟,你能判断它的身型吗?”  

“卧槽,怪不得红毛猩猩一直在祷告,它应该是把巨猿的化石当作自己的祖先了吧!”  

镜头聚焦刘伟手中的锥子型化石,刘伟科普道“我手上这个化石极有可能是巨猿的牙齿,根据科学家对古脊椎动物的研究,以及发掘到的相关化石资料显示。  

巨猿的犬牙非常发达,是类人猿的五倍,可以轻易咬断一根碗口大的竹子。  

我暂时只能拔出这一颗犬牙,但是我仔细观察了这一片土石堆,还有十多颗臼齿,在发掘这方面,我的专业知识浅薄,而且身上没有像样的工具。  

所以我必须把这个发现告诉给马来西亚的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这些化石对巨猿物种的研究甚至人类文明演变有着巨大的科研价值!”  

观众从刘伟的语气中能够听出眼前的化石有多珍贵。  

同时,他们对巨猿这种生物产生了各种想象,天马行空。  

直播间的弹幕如同一部科幻作品。  

刘伟往后退到了一边,等待肖恩祷告完成。  

肖恩睁开眼之后,对刘伟笑了笑。  

刘伟非常认真地对它讲道“肖恩,我知道这个地方是你的秘密基地,我也知道你是在对着那堆化石祷告,但是我想告诉你,它并不是你的祖先,它是亚洲猩猩的近亲,和你是完不一样的物种。  

肖恩,原谅我,我必须把看到的东西告诉给你的国家,只有科学家们才能解开它身上的秘密,更好的保护它!”  

刘伟感到很抱歉。  

肖恩愿意和他分享自己的宝地,但是他却不得不将肖恩误解的化石上交给马来西亚政府。  

因为在世界,保存的这么完整的巨猿化石太稀有了。  

至加拿大科学家发现化石,年荷兰人孔尼化定名“巨猿”之后,将近一个多世纪里,世界的古脊椎研究所没有停止过对巨猿这类物种的科学研究,但是由于发掘化石的数量有限,研究层面还停留在浅层次上。  

而今天刘伟发现的化石完整性是一个世纪以来球首次发现最完整的巨猿尸体化石。  

现在正在看直播的人很多,互联网上观看刘伟视频的外国人也很多,既然已经发现了,如果不交给政府保管,或许会被不法分子当作宝物盗走。  

不仅破坏了化石,还会破坏了它的完整性,科研工作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局限性。  

刘伟此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肖恩好似听懂了刘伟的话。  

它有点不开心。  

它迈动脚步往外走了。  

刘伟跟了上去。  

肖恩坐在了洞口。  

刘伟伸手搭在它的肩膀上,看着头顶的月光,安慰道,“肖恩,我知道我这样做你不高兴,我也有点亏欠你。  

但是你想想,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是怎么爱护你的?  

这片雨林还有更多的动物,也就是你的邻居或者是你的食物都需要他们去保护。  

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而对你们采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