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军回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原本对汉军势在必得,如今却久攻不下,陈馀愈发着急,却又很无奈。从开战开始,李左车就不断劝陈馀退兵,但陈馀就是不甘心。  

激战从上午巳时开始,一直到下午申时,双方都有很大的伤亡,赵军的伤亡更高。  

“大将军,再打下去,也灭不掉这些汉军,快下令撤退吧!”  

李左车又再苦苦劝谏。  

此时,陈馀内心十分矛盾,望着远处那意气风发的韩信,他恨得牙痒痒的,但偏偏又无可奈何,再不甘心又能怎样?  

“噹噹噹…”鸣金声响起,这是撤退的命令,是陈馀无奈之下发出的命令。  

赵军停止进攻,全线撤退。  

漫水河岸上,汉军将卒们欢呼着胜利。  

唯有韩信,目光仍然注视着敌军,他在观察敌军撤退情况,来判断赵军尚存的士气、战力。  

重要人物聚集韩信身边,包括张耳、曹参、樊哙等人。  

张耳道:“大将军,让我带兵前去追赶,我要宰了陈馀。”  

在秦末战争时,那时候他跟陈馀是兄弟,后来项羽将他封为常山王,而陈馀却没有被封王。因为陈馀对分封不满而发兵将张耳赶走,再拥戴赵歇为赵王。张耳和陈馀已经成为了死敌。  

韩信道:“赵军虽被迫撤兵,但撤退有序,未出现混乱,现在还不是时候。再等两刻钟,待赵军得知大营已被我军夺取,必定会崩溃。”  

如果赵军撤兵后立即准备,汉军势必会跟赵军后军发生交战,韩信要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先等一会,再尾随在汉军后面保持一定距离。  

韩信那古铜色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此次胜利,他必将会名震天下。  

曹参道:“大将军用兵如神,到那时,我军可兵不血刃击溃赵军。”  

有好几个武将都夸赞着韩信,从一年多年前在汉中登坛拜将开始,一直至现在,众将们见识到韩信在操练士卒、指挥作战方面的过人能力,早已深深折服。  

汉军迅速清点人数,这一战损失数千人,只要能拿下赵国,这些损失很有价值。  

约莫两刻钟后,张耳道:“大将军,可以出击了吧!”  

韩信朗声道:“打败赵军就在今日。张耳、曹参。”  

“在”  

两人齐齐回应。  

“你们两个带兵八千作为前军,追击陈馀!”  

“诺”  

两人齐齐接令。  

胜利即将到手,韩信的内心被喜悦充溢着。  

曹参、张耳正要点兵出发。  

此时,樊哙指着西北方向大声道:“快看,那是我们的人!”  

众将向西北方向望去,一队轻骑兵从山上下来,为首的正是灌婴、丁复。  

刹那间,韩信的心情跌落谷底,他派出的骑兵返回,那肯定是没有成功夺取赵军大营,计划没有成功,胜利已经成为泡影。  

“大将军,末将按照你的命令,在赵军倾巢而出后奇袭大营,正要行动时,突然有一支赵军骑兵出现…”  

灌婴原原本本地讲述着早上的经过。  

众将听后,心情随之郁闷起来。  

在以往,韩信每次用兵从未失算过,这是首次没有成功。  

他是算准了陈馀会倾巢而出,可为什么会有赵军骑兵突然出现呢?那支骑兵从南面出现,应该是从襄国那边赶来的。韩信认为两种可能性,要么是赵国内部有人认定了陈馀不是自己对手,赶来阻止陈馀出战;要么是碰巧赶来的。  

韩信不愧是优秀的统帅,很快就调整心情,根据临场情况作出最恰当的应变措施。  

“传我命令,火速赶造木筏,全军今晚渡河。”  

在井陉口两侧的山上有许多树木,随时可以砍伐。  

背水一战只能起到短时间的激励作用,如果没有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士气会快速下降。  

赵军大本营没有丢失,如果明天再来,那时对汉军不利,韩信只能先退兵再做打算。  

——————  

赵军大营,天已入黑。  

伙房里,伙夫们在忙碌着,部分士兵亦过去帮忙,在做着好肉好菜。  

那几百匹被射死的汉军战马,正好发挥了作用。  

赵歇行走在军营中,看着士卒们忙碌的身影,看着这两千多年前军营的一切,从中午到现在,他一直在郁闷中渡过,无时无刻不在盼着大军早点归来,陈馀越早撤兵,赵军就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大军回来了!大军回来了!”  

赵歇快步走到辕门,只见一批骑兵正向这边跑来,这是赵军的骑兵队伍,陈馀、李左车就在其中。  

来到辕门外,士兵们皆下马。  

“大王…”  

在赵歇面前,陈馀一副无奈相,叹道:“中了韩信奸计,真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陈馀年近五十,身材矮壮,他只是无奈而已,但并未有愧疚之色。  

李左车对赵歇神情恭敬,“大王,若不是你亲自赶来守住大营,臣和大将军带回来的士兵看见大营被夺,后果非常严重。”  

赵歇打量着这个人才,三十出头的李左车,身材高瘦,留着山羊胡子,双目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熟悉楚汉时期历史的赵歇知道,李左车是难得的人才。  

赵歇一定不会埋没他,要让他人尽其才,最大可能地辅佐自己。  

后面的士卒陆续回到大营,军中士气低迷。  

从辕门进入营寨,便能看到汉军的尸体和旗帜,赵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