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合作基础(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上章被404了,放这里。)  

住友集团涉及的行业领域很多,二战之前,曰本的飞机、潜艇住友都有支持投资,战后,受到监管,住友朝大宗商品、工业制造,电气、化学、金融房地产方面发展,在多种领域都有着庞大的影响力。  

其中最为出名的则是住友银行,住友化学以及有色金属公司。  

几百年前,住友就是亚洲最大铜业集团,住友铜业王国,控制着几乎亚洲的铜市。  

二战开始,曰本整合资源,住友更是突飞猛进,又开辟了轮胎橡胶市场,在全世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后来又进军汽车品牌制造行业。  

六十年代日系车厂纷纷开始外销拓展市场,马自达实际控股公司东洋工业也是和各国销售公司以签约的方式输出汽车,不过该公司研判同为右驾的澳洲市场比较有潜力,于墨尔本成立独资公司,两年后即输出六百多辆马自达R100。  

七十年代前叶全球发生石油危机,因马自达推出的车款大多搭载油耗表现较差,销售成绩一蹶不振,东洋被拖入了财务危机。  

幸亏住友银行全力支援才得以脱困,也因此,其实马自达的大股东,就是住友集团。  

而曰本最能打的三家汽车公司,丰田、本田、日产,住友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保险公司,都是大股东之一。  

可以说。  

如果摩根和洛克菲勒是美国的半个主人,那住友,以及住友最紧密的三井,就代表着半个曰本。  

而美国作为第一大经济体系,金融和大宗商品为其经济地位奠定了根基,同样,住友、三井在金融和工业方面,也分别是曰本经济最大支柱之一。  

跟住友深入合作的话,就可以吸收一些曰本企业经营的独到之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可别小瞧了曰本人的经营手段。  

曰本能够将曰本制造输送到全世界各个角落,能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除了是大势所至,技术和运作上,都无可非议为世界顶级尖端水平。  

九鼎和第一工业株式会跟住友相比,几乎就是婴儿跟巨人的区别。  

喝着茶,沈建南和秋水中富又聊了会,起身告辞。  

秋水中富躬身将他送走,脸色并不算很好看,被人打劫了几十亿美元,却还要舔着脸谈合作,自从战后到现在,住友就没有如此低声下气过。  

这时,社长山田单丸二一脸愤怒之色走了过来:“大人,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和此人合作,他实在是太嚣张了。我们完全可以和华夏沿海资本合作,相信只要我们投入足够的资金,他们也一定会非常高兴。”  

秋水中富非常理解山田单丸二的愤怒,他心里,也同样很恼火。  

沈建南气势凌人,绞杀了住友有色金属几十亿美元资金,却还要自己低声下气攀谈,实在是太可恶了。  

但住友,却又没得选。  

华夏崛起,此乃大势所趋。  

住友如果不跟第一国际资本合作,百事和可口可乐恐怕就是榜样,别说是打开华夏市场了,能不能进去门都两说。  

别人不知道九鼎集团算计百事和可口可乐公司,秋水中富可是清楚得很,两家巨无霸饮料集团在其他国家都是横扫一切,现在却被生生压制在山东出不去。  

每次要收购其他公司,谈合作,九鼎集团就会跳出来搞事情。  

住友虽然有钱,可跟这种跨国金融巨头的融资速度比,根本就搞不赢,那混蛋烧的都是别人的钱,住友要是不合作,烧的可都是自己的钱。  

深深感觉憋屈。  

秋水中富说道:“你调查下香港现在的市场就明白了。”  

香港?  

山田单丸二一头雾水,不知道此时秋水中富提到香港市场是什么意思。  

打了声招呼,山田单丸二躬身告退回到公司,叫来了调查科科长福山野:‘福山君,查一下第一国际资本在香港有什么动作。’  

九十年代的香港,谈到经济,就绕不开两李一郭一郑。  

四家互为对手,又互为犄角,有其他资本到港,就会遭到联合绞杀,不管再强大的资本不跟四家分一杯羹,来此都无法立足。  

也因此,四大家族的人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但此时。  

李半城之子李责巨却深感头痛。  

半年前,云记彭三找到李责巨提出收购长河旗下的百佳超市和去尘世公司。  

这两家公司,是李责巨之父李半城对他的考验,怎么可能出手。  

加上心里对于彭三这种想要洗白的社团瞧不起,李责巨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了彭三的要求。  

谁知道。  

这件事却惹来了马蜂窝,  

云记在百佳和去尘世几家门店附近,开了一个名叫云山的百货公司和超市,然后大打价格战。  

只要百佳和去尘世有的货云山就也有,而且价格,比百佳和去尘世要低上三分之一。  

半年下来。  

挨着云山附近的几家超市和门店,客源流失就极其严重,一些商铺也开始要求降低租金,甚至有的合约到期,就不准备租下去了。  

开始。  

李责巨也没当回事。  

在香港这地方,跟长河打价格战,不是找死是什么。  

长河背后有汇丰银行支持,资金等于取之不竭,耗之不尽,云记一个社团罢了,根本不足为惧。  

但很快,李责巨就发现事情比自己想的要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