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证道之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一切时空,永恒自在,万劫不灭大罗仙!  

“吾冥河,终于证道大罗道果!”时空长河上,冥河感受着自身的大道元灵,哈哈笑道。  

笑声如雷,猛然间炸响,轰动着无量时空长河,掀起了亿万万丈巨浪。  

随即,冥河的元灵一步踏出,便脱离了时空长河,回归了冥河的肉身之中。  

冥河证道大罗道果的异动,惊动了洪荒诸多大神通者,而对于这些,已经自时空长河回归的冥河却毫不知情,但是以冥河的性格,就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如今龙汉量劫将至,冥河证就大罗金仙,在这混元圣人未出世的时代,不说横行无忌,最起码,已经有了足够自保的实力。  

自洪荒彻底进入了大罗时代以来,冥河心中就有一种紧迫感。  

毕竟,在这大罗辈出的洪荒时代,想要洪荒世界中站得先机,也只有成就大罗金仙,才能够做到,才能立于不败!  

而此时,冥河证就大罗道果,天地顿时生出感应。  

只见,一道道紫气沸腾不息,横贯天地三万里,怀中元屠阿鼻两剑震颤不止,剑鸣声响彻云霄,座下十二品业火红莲,无量业火升腾而起,燃烧着亿万里时空。  

这是冥河成就大罗金仙之象,天地万物都为之祝贺,堪称神异非凡!  

看着周围异象纷呈,冥河手持元屠阿鼻两剑,端坐在十二品业火红莲上,轻笑道:“如今大罗已成,是时候祭炼证道之宝了!”  

所谓证道之宝,乃是以自身精气神浇灌,以自身大道显化而成的大道法器,能够随着自身的成长而变强。  

比如祖龙的祖龙珠、扬眉道人的杨柳枝、鸿钧道人的竹杖,以及后世传闻中老子的扁担、元始的玉如意,通天的青萍剑、接引的接引神幢、准提的七宝秒树,等等,这些都是证道之宝,承载这自身的大道,与自身的大道相合。  

而且,每个人只能有一件证道之宝,这对每个人而言,都一件慎重又慎重的大事,关乎着自身未来的道途。  

其重要性,世间任何宝物也不能与之相比。如今,冥河证就大罗金仙,也该是时候炼制证道之宝,以合自身的终结大道!  

------------  

青色水潭旁!  

冥河盘坐在十二品业火红莲上,周身散发着万丈终结魔光,顶门显化出半亩大小的庆云清光,黑、白、紫三朵斗大的十二品莲花呈现天地人三才之势立于云中,散发着无穷的大道光辉。  

血色弥漫的庆云清光中,一天浩瀚的血色长河在其中显化,一尊大道元灵,手持乾坤宝鼎,自那血色长河中冉冉升起。  

大道元灵一指乾坤宝鼎,顿时一道人影从宝鼎中飞出,人影落地,显露出身形,正是冥河的徒弟魔罗。  

“老师,这是什么地方?”  

原本,魔罗正在宝鼎世界中打坐修炼,如今突然被冥河召唤出来,神色有迷茫,对着冥河问道。  

“这里是归墟禁地!”冥河看到魔罗的疑惑,微笑道:“为师刚刚证就大罗金仙,如今要祭炼证道之宝,你就在旁边仔细看着,这对你未来有很大的好处。”  

魔罗闻言神色大喜,伏身叩首,贺道:“弟子恭贺老师,证就大罗金仙,自此,天地灭,老师元灵不灭;日月朽,老师真身不灭!”  

“好,好,好,”冥河轻笑一声,周身魔光演化种种魔道异象,见得魔罗周身魔意流转,一声道行法力赫然达到了太乙金仙初期,赞叹道:“魔罗,你也是大有收获啊!如此也不枉为师的一番心血!”  

“多谢老师的栽培!”魔罗感受着冥河的赞许,拜了拜,沉声道:“魔罗有如今的道行法力,全靠老师的辛苦栽培,此生此世万万不敢忘!”  

冥河满意的点了点头,微笑道:“你能够有如今的道行法力,也是依靠自身坚定的向道之心,这一点确实没有辜负为师的栽培!”  

冥河顿了顿,接着道:“你且退到一旁,细细观看为师祭炼证道之宝,这对你以后的道途有莫大好处。”  

“是,老师!”闻言,魔罗躬身一拜,接着便退到一旁,准备观看冥河祭炼证道之宝。  

看着魔罗退到一旁后,接着,冥河的元灵便一指乾坤宝鼎,宝鼎迎风变大,化为周匝万丈的巨鼎立于虚空中,启动乾坤神火,无尽的先天灵气燃烧着,同时宝鼎神光流转闪耀,聚集着更加庞大的先天灵气。  

“去!”  

冥河的元灵轻喝了一声,只见怀中的元屠阿鼻两剑,化为一道流光飞入宝鼎中。  

原来,冥河却是想要以元屠阿鼻这两件极品先天灵宝的本源,祭炼自身的证道之宝。  

如此手段,让一旁观看的魔罗目瞪口呆,完全想不到自家老师会有如此大手笔、大魄力,竟然舍弃两件极品先天灵宝来祭炼自身的证道之宝。  

而冥河的元灵端坐虚空,演化终结大道,大道异象显化虚空,与乾坤宝鼎相互交融,一枚枚终结神纹伴随着冥冥之中的终结圣歌冲入鼎中,浩瀚、威严、归墟、终结的气机充斥在整个天地。  

同时,这天地中亿万万生灵骸骨一个个爆炸开来,化为一道道生命本源洪流,流入了乾坤宝鼎中,成为了乾坤神火的养料。  

轰!轰!轰!  

轰鸣声阵阵,元屠阿鼻两剑在乾坤神火的燃烧下不断融化,化为最精纯的灵宝本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