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连环凶杀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盘市海丰路。  

嘉和苑小区3号楼202室。  

陈言任宏丰感到的时候,已经有侦缉员在现场。  

“陈组长、任队,”王健脸色铁青:“我开车正好路过附近,接到队里电话直接就赶过来了。”  

“梁组长从队里出发,距离这有些远,还在路上。”  

“附近侦缉分队的同事已经在开始勘察现场。”  

此刻的任宏丰脸色黑的可怕。  

陈言在谭晓雯死亡案发现场的重大发现,本来让任宏丰看到了案件侦破的希望。  

但是,任宏丰怎么也没想到,那边的案子刚有眉目,这边居然又出了凶杀案!  

陈言的脸色也不好看,怪不得系统破天荒的给了二十天时间,这是陈言激活系统后,遇到的最长侦破时间的案子。  

这件案子,让陈言想起了血色十字案。  

一起连环杀人案。  

只不过,比起血色十字案,这起案子的难度似乎更大。  

一方面是现场的痕迹很少,另一方面是凶手的谨慎程度更高。  

血色十字案,凶手是为了给女儿复仇,所做的一切,初衷不是为了逃脱罪责,而是为了拖延时间。  

即便没有陈言,一些经验老道的侦缉员,通过追踪肌松药、损毁视频总线等线索,也能锁定杨成汉和徐彬。  

陈言,只是加快了这个进程。  

脸色凝重的陈言走进现场,瞳孔猛地一缩!  

死者仰面躺在床上。  

喷洒的血迹到处都是。  

面部的皮肤组织同样消失,淡淡的酒精味道,被血腥味掩盖,很难察觉。  

陈言已经开启嗅觉基因锁和视觉基因锁。  

浓重血腥味的掩盖下,除了酒精的味道,还有一些淡淡的尸臭钻进陈言鼻孔。  

看向死者漆黑的面部:“还是浓硫酸?”  

“陈组长,”王健点点头:“还是浓硫酸,作案手法和谭晓雯的案子一模一样。”  

“死者面部组织消失,之后被泼洒浓硫酸,死因初步断定是失血而亡。”  

“死者的身份能确定吗?”陈言仔细检查死者周围,一个个画面,如定格一般,闪现在陈言脑海。  

这里的床面,不像谭晓雯的床那样干净。  

褶皱的被面,上面有不少毛发和皮屑。  

负责现场勘察的侦缉员正在收集证物。  

“死者的身份已经确定,”王健点点头:“高美美,女,26岁,一家美容院的前台接待。”  

“死者的包里有身份证、手机和一些现金。”  

“凶手根本没有想要掩饰死者身份。”  

“死亡时间是什么时候?”  

“根据尸斑的形成和尸体僵硬程度来看,应该是昨天晚上12点左右。”  

午夜?  

午夜到现在的话,时间不足24小时。  

这么短的时间内,按理说不应该有尸臭啊…  

皱着眉头,离开床边,陈言下意识的走向卫生间:“谁报的案?”  

“是一名家政阿姨,”王健跟在陈言身后:“根据家政阿姨问询笔录,死者高美美雇佣她每隔三天来打扫房间。”  

“今天正好是她过来打扫的日子,”王健将笔录递给陈言:“而且,这里并不是死者的住所,家政阿姨每次打扫的时候,都会发现不少计生用品。”  

“我们在死者的手机中也发现了不少群组,对方是做兼职的。”  

“做兼职?”陈言微微皱眉:“这里是死者专门做兼职的…窝点?”  

“初步来看是这样,”王健点点头:“我们已经联系了高美美工作的单位,她平时都是和一个同事租房子住在市中心。”  

洗手间。  

陈言的注意力再一次集中在地漏。  

“陈组长,”任宏丰有些奇怪,顺着陈言的目光,看向地漏:“对方不会这么嚣张吧?”  

呵呵。  

嚣张?  

陈言笑了笑。  

地漏上的金属片,和谭晓雯家的一样,有些亮,显然被动过。  

“对方不是嚣张,”陈言侧过身,跟在任宏丰身边的王轩拿着长镊子上前:“还有可能,他只是觉得藏在这里不容易被发现。”  

王轩小心翼翼的把金属片放进证物袋,镊子探进地漏,随即脸上一喜:“陈组长,任队,找到了!”  

一柄狭长的手术刀,被镊子夹起,放进证物袋。  

和谭晓雯家中发现的一样,寒光闪烁,刀片和刀柄连接处的缝隙内有血迹。  

“这是凶器?”  

陈言等人回头,正看见梁刚进来。  

“梁组长,”任宏丰拿过王轩手中的证物袋:“正是凶器!”  

“陈组长在上一个受害者家中卫生间的地漏中发现了凶器,没想到,这次作案,凶手又把凶器藏在了地漏里。”  

梁刚接过证物袋,看了看里边的手术刀:“小陈,你可真是名不虚传啊,这么快就发现了凶器!”  

凶器,在凶杀案中的重要性,梁刚作为老侦缉,比任何人都清楚它的重要性。  

在他以前经办过的案子中,就有少数几个案件,因为凶器找不到,而最终无法定案。  

杀人案,不是说凶手找到了,他承认了,案子就结了。  

最关键的是证据链的完整性。  

作案动机、作案过程、使用的凶器,甚至包括凶手逃跑乘坐的交通工具,藏身的场所等等。  

都是案件证据链条的重要环节。  

“梁处,”陈言摇了摇头:“您客气了,任队他们其实也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