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出售和平(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同样是副主任,谁不想去掉副字啊。  

就算是“代培干部”白常山也想吧?  

不过嘛,想法是好的。  

有的时候你看机关里的保密制度跟筛子眼似的,那是领导没在意这些所谓的消息。  

但有些事领导们心照不宣,不讲出来,谁都说不准,也看不好。  

就拿景玉农同李学武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来说吧,现在谁能说得清两人因为什么闹僵了?  

机关里的人事变化很大,这两年入职的年轻人替换掉了大部分混日子的老油子。  

办公效率在稽查科的监督下早就盖过以前了,厂领导们最有发言权。  

同样的,没听说过,或者听说了传闻却没见过的,如何能说的清楚。  

就联合工业和三产工业的利益之争?人事之争?  

还有说李主任跟景副主任当年还争执过呢,消息满天飞,乱的很。  

但有一点大家都是确定的,有目共睹的,那就是景副主任的脾气和李组长的忍耐力。  

景副主任平日里对他们就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态度,虽然没有发火骂人的,但也很严肃。  

遇到脾气不好,手段狠厉的李组长,她却是一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架势。  

敢捏着老虎的鼻子给一巴掌,还来了一招摔杯为号,可见有多厉害。  

这也让景玉农在红星厂的权威快速地树立了起来,更显的高大和强势。  

连保卫处之虎都不敢还手,谁还敢跟她顶着来。  

再看保卫组的李组长。  

都言说疤瘌一跳,性命不保,谁要惹的李组长生气了,那绝对要送去西山打靶的。  

可同景副主任的几次冲突之下,李组长竟然都忍耐了下来。  

这让机关里的干部和干事们纷纷对他的刻板印象有了特别大的改观。  

李学武也不是一个阴狠毒辣肆意妄为的人,也是有底线,有工作准则的人。  

悄然间,谁都没注意到,在这场冲突之下,景玉农面对班子成员扩充调整,形势和格局的变化,快速地确定了自己的地位和权威。  

而已经确定要从保卫组跳出来,需要扭转强势工作作风的李学武也脱胎换骨,转型成功。  

“有的时候眼睛看见的不一定是真的,耳朵听说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李怀德苦口婆心地劝道:“谁说你玉农同志是小心眼,会同李学武较这个真嘛——”  

“我就不信,工作上的一点点分歧,还能让你和他动手吗?”  

他敲了敲桌子,道:“机关里的事啊,听风就是雨,传着传着就跟真事似的了。”  

“我反正是一点都不信的——”  

“谢谢您的理解,李主任。”  

景玉农淡淡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态度却依旧是刚进来时候的样子。  

这让李怀德颇有种受气包的感觉,我图意个啥啊,还不是为了红星厂嘛!  

昨天下午的事他听说了,三楼就这么大,茶杯碎裂的声音那么响,他又不是聋子。  

秘书栗海洋亲眼所见,李雪收走了一堆的碎瓷片,听说还是景副主任最喜欢的茶杯。  

他说眼见为不为实,耳听也不为真,可也没有比这个更真实的了。  

好好的,他让李学武过去缓和关系,没想到起了反作用,两人这是怎么谈的呢。  

在他的眼里,景玉农就是一头母老虎,李学武还是保卫处之虎呢。  

人家不是说了嘛,一山难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怎么到这就行不通了呢。  

没办法,李怀德坐不住了,只能亲自下场调和劝说做工作。  

“机关里的风气是要杀一杀的,”他讲道:“在这方面,学武同志是做出了努力的,你我都看得见,对吧?”  

“我呢,还是希望班子好,红星厂更好,大家团结在一起,才有战斗力嘛。”  

李怀德想了想,试着开口说道:“关于任命李学武担任管委办主任一事啊…”  

“李主任,”就在老李将要开口的时候,景玉农说话了,“您有没有想过他的年龄?”  

“我并不是针对他讲这些话,就算把他的情况报上去了,上面会怎么想咱们班子集体?”  

她皱着眉头问道:“红星厂没人了吗?把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提到这么高的位置。”  

“今年提他担任保卫组组长的时候我就想说话来着,可是后来想想算了。”  

景玉农戏做的很足,当着李怀德的面,用比管委会上更强烈和直接的语气和话语讲了关于李学武所有的不足和缺点。  

甚至是从资历到能力,再到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思想状态,通通说了一个遍。  

老李听的很认真,足足得有二十分钟。  

表面上是很认真,但心里已经开始叫苦,还说没有针对李学武,这是啥啊?  

景玉农说了所有李学武的不足,但唯独没有说班子里急需补最后一块短板。  

更没有说出李学武的能力有哪些地方不足,或者确定那些工作都跟李学武有关。  

说了,等于放炮,就是针对李学武讲的。  

老李越听越淡定,劝说对方的信心也越十足,这就是一个不讲理的娘们嘛。  

孔老二都说,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所以他一直等景玉农喷完了,这才语重心长地讲起了班子的困境,说到了上面的压力。  

尤其是讲到了班子内部的组织生态和环境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他的管理也在面临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