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魏国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翎翎,朕没事的,来人啊,护送翎妃回营。”  

“遵旨!”  

“陛下,臣妾在大营中等您,您一定要平安归来啊!”  

“放心!”  

蔡翎走后,沈鸿压抑在心中的郁气终于抒发了出来,但还没抒发干净,正好,齐远鸣冲出来,那此时不教训他一番,还待何时。  

“鹰朝,布阵,朕今要杀个痛快!”  

“末将遵旨!”  

沈鸿这边刚刚摆好阵势,齐远鸣带着人就冲出了城门。  

当他看到燕军重骑兵的时候,自动就无视了仓皇逃窜了齐砺等人。  

双方沉默了不到十息,齐远鸣举起了手中的武器:“杀!”  

“杀!”  

双方几乎是同时发出了声音。  

当沈鸿夹杂在重骑兵里向着魏军骑兵冲去的时候,心头一片快意。  

双方撞在了一起。  

结果就是,齐远鸣的亲卫军,在燕重骑之下,变得比纸片还不如。  

刚刚一个冲锋,齐远鸣就吓呆了。  

魏军的失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陛下,燕军有备而来,快撤,心城门啊!”  

齐远鸣愤怒的扫了扫燕重骑,不甘心的挥了挥手:“撤,撤,命令守将紧守城门!”  

轰隆隆,就这么的,他出来的快,回去的更快。  

当城门关上的时候,后方还有许多人没进来呢,可是,没人去怜悯他们…  

一清点损失,齐远鸣失神落魄的回去了。  

出去一千人,回来三百人,这才一个照面啊,一个照面就损失了七成兵力,这还怎么打?怎么打呀?  

回到寝宫的时候,齐远鸣傻了,呆了,愣了。  

眼前浮现的,都是燕重骑大破自己军队的画面…  

翌日早晨,齐远鸣屏退了前来梳洗的宫人,而是独自流连在宫闱之内。  

走着,走着,他来到了宫内最高的建筑——登楼。  

站在楼上,看着眼前成片的亭台楼阁,看着走在其中忙碌的宫人,他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心中很平静,也很宁静…  

许久之后,他嘴里轻喃:多好的江山啊,多好宫闱啊,可惜,这些都是浮云,吾大魏百年的基业,竟然会毁在朕得手里,燕国竖子,朕,真是看你了。  

可是你也休想得到吾大魏积攒的家业!  

着,他走到了一盏蜡烛之前,微微笑笑了后拿了起来,接着有些神经质的喃喃低语。  

“蜡烛啊,蜡烛,你就像吾大魏国祚一般,开始点燃烛火的时候,你看起来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辉煌。  

一群群飞蛾,明知道前方是充满了危险的火光,有可能会令自己一去不回。  

可他们还是飞来了,一波接着一波,想赶都赶不走。  

可是,你看看你现在,你都快要燃尽了,火光了,也没能力在吸引飞蛾了,不如,朕帮你再次辉煌一次吧,呵呵!!”  

着,他把蜡烛上的火焰对准了帷幔。  

帷幔接触到火之后,很快的就变成了大火,时间不长,登楼的最上一层起了浓烟…  

“啊,走水了,走水了。”  

“登楼走水了,登楼走水了。”  

外界。  

西戎、柔然看到火光的时候,当即痛骂一声:“该死的魏国儿,这下没法跟燕国换军备了,真是该死,别让本王抓到你,否则要你好看!”  

燕国看到火光的时候愣了愣:“什么意思,起了内讧?完了,看来计划又要变了。”  

周国看到火光的时候,喃喃一句:“信号不是这个时间啊?”  

一一夜之后,登楼化为了灰烬,而其中的齐远鸣,也变得尸骨无存。  

一帮子大臣们群龙无首,哪怕是想找到皇室之人都不可得。  

没办法了,经过商议之后,众人想要把丞相米回推上帝位。  

米回听见这话差点没吓死,顿时暗骂不已。  

谁敢这个时候登位,谁就是靶子。  

在接下来与四国对阵之中,无论处理的好不好,都是替罪羊。  

连连拒绝之下,这差事总算是揭了过去。  

后来投降派的人就站了出来。  

一波投燕的,一波投周的。  

好家伙儿,这个提议一出,人脑子差点没打出狗脑子来。  

没有皇帝的压制,三公都缩了,剩一帮就会起哄的九卿,到最后啊,整个朝堂都打成了一锅粥。  

得了,这还玩什么啊,于是,大家都心灰意懒的返回了家郑反正魏都也保不住了,自己想辙去吧。  

当他们回去之后,皇宫开始乱了起来。  

宫女太监们,在皇宫之中乱窜,看见好东西就搬,看到值钱的就抢,看守宫闱的士兵们不但不阻止,而且还加入了抢夺的行列,后来…就引发了大火。  

得,完了,皇宫的大火三三夜没息,一看这样,士兵们那还有什么心思守城啊。  

可令他们奇怪的是,四国好像商量好了似的,都没攻城。  

几之后,魏国朝臣分成了两拨,然后打开了城门。  

一波向着燕国走去,一波向着周国走去,至于中立的人,还在城内老老实实的呆着。  

投降周国的人,当即得到了礼遇,不官复原职吧,但是也得以保全了身家。  

至于偷袭燕国的,那就好了,一律战俘营呆着去。  

对他们的话是,等查清楚了你们没有作奸犯科,没有欺压百姓的人都可以释放,至于那些作奸犯科的,那就不好意思了。  

当投周的人知道投燕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