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战端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什么?”齐远鸣瞬间就火了,一下子下定了决心:“燕国赌欺人太甚,前有辱骂吾使臣,后有封边锁境,意图断吾食盐。”  

缓了口气,他厉喝一声:“大司马听令,朕命你即刻发兵燕地占据溪州。”  

“末将遵令!”  

“尚书令,拟旨,发诏书痛斥燕国刻意破坏共抗西戎结盟行径,给赵、周、夏三国发国书,就燕国撮尔国不顾下百姓安定,刻意挑起战端,前有灭南诏,后有灭后殷,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现有封边锁境,刻意扰乱…”  

一封长长的痛斥燕国诏书,就这么的发了出去,诏告下。  

同时,大司马裴悯领着圣旨还有兵符,怀揣着巨大的兴奋之情奔赴了锦州。  

大燕建平皇帝三年四月初,从未安定过的玄武大陆,在魏国与燕国的战斗中,首先拉开了序幕,玄武大陆也从这一刻,再度喧嚣了起来…  

“报!”  

斥候托着长长的尾音,奔进了溪州大营。  

“启禀大帅,魏国分兵三路,进兵来犯,他们的前锋营还有三十里便可到达怀远城。”  

“什么?!”  

秦若吃了一惊:“对方有多少兵力?”  

“回大帅,对方号称百万,实则四十万,前锋兵力三万。”  

“再探!”  

“来人啊,传令下去,魏国来犯,全军备战!书写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往燕都。派出信使告诉岳州大帅钟定。”  

正所谓,人一过万,无边无际啊…  

当秦若全副甲胄的来到城墙上之后,立马就看到了城外铺盖地,黑压压的大军。  

那种沉重的肃杀之气,顿时扑面而来。  

城墙上站着的士兵们,看着城外旌旗招展的大军,后脊梁同时的一凉,两股颤颤的感觉。  

感觉着城头上的气氛,秦若脸上一片凝重之色。  

“大家不要怕,都是俩肩膀扛一个脑袋,敢上来一个,本帅就弄死一个,上来两个,本帅就弄死一双!  

吾皇神武,先灭南诏,再灭后殷,区区魏国不过尔尓,有什么好怕的,本帅已经发了奏折,不日,援兵便可抵达战场。  

儿郎们,跟本帅一起喊,区区魏国不足道哉!”  

安静,寂静,士兵们都跟看傻子一般扫了一眼秦若。  

秦若心下“咯噔”一响,暗道要坏。  

一场战争,尤其是弱国对阵强国,士气,当为首要。  

他的亲兵们见此,立马抽出了青铜剑:“大帅的话都听不见吗?给我喊起来!喊起来!”  

着,他们先出声了。  

“区区魏国不足道哉!”  

“区区魏国不足道哉!”  

喊了半,也只有这一撮的声音回荡在孤寂的城头上。  

秦若那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就是没丝毫办法。  

一来,自己刚刚接手溪州,巨苛的部下们,本来就不满。  

再加上自己一来就想抓住兵权,刻意孤立他们,不满的情绪早就积攒了不知多少…  

就在这时,城下的大军中走出了一骑:“哈哈,撮尔国,也敢放其豪言,赌不知死活。  

本将军劝你们打开城门迎接我大魏兵锋进城,否则,城破之日,便是屠城之时!”  

“放肆!”  

秦若抓住了机会,厉喝了回去:“汝乃何人,为何兴不义之兵,不怕下人口诛笔伐吗。”  

这话一出,他颇感熟悉与尴尬。  

因为,这些话,在覆灭后殷的时候,对方不知道喊了多少遍。自己的耳朵都要听出茧子了。  

此时倒好,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吾乃大魏前锋将军寿明,到了阎王殿,记得报上爷爷的名号!”  

“找死!”秦若厉喝一声。  

“本将军就是找死,你待如何,有本事出城一战!”  

“好,你既然找死,本帅就成全你!”  

秦若厉喝一声:“来人啊,通知师齐、窦常、钱渊、徐楠出兵迎敌!”  

“大帅不可啊,魏国兵锋正盛,还是固守的好!”原巨苛副将安舒,急忙劝解,但心中却一阵冷笑:军备好又能怎么样?敌得过魏国兵锋吗?这什么狗屁大帅,一点脑子都不长,呸!  

“放肆,再敢言魏军兵锋,本帅斩了你!”  

“你…”  

“嗯?”  

秦若带着杀气瞪了他一眼。  

安舒嘴唇哆嗦了一下,蹦出了几个字:“末将遵令!”  

“哼!”  

“哈哈。”  

城下的寿明见此顿时大笑了起来:“巨苛,看见了吗,连你的士兵都不愿意出兵,你这个大帅,做的很失败呀!”  

“混账,本帅乃秦若。”  

“哦,秦若呀,不好意思,那里出来的阿猫阿狗,本将军没听过。的们,你没听过吗?”  

“没迎…!”  

“哈哈!”  

魏军士兵们顿时发出了哄堂大笑。  

“找死!”  

秦若平复了一下心绪:“击鼓,出兵!”  

寿明也收起了玩笑不恭的态度,心下不屑一笑:燕国真是没人了,本将军区区一个激将法,就激的他们出城决战,就这样人,也配领军,若是燕国这样的人再多一些,那就更好了,合该本将军首功啊…哈哈!  

“的们,布下阵法,看看燕国的战力是不是不堪一击!”  

咚咚咚时间不长,怀远城内便响起了战鼓声,厚重的城门也打了开来。  

首先亮相的,是手持钩镶盾的士兵,重步兵,重骑兵,紧随其后的从城门洞内跟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