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开胃三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还不错,世家们虽然自私了一些,可古人们,还是非常讲究的,不带任何字迹,就是没带任何字迹。  

不过,这也与第一次考试有关,如果沈鸿的这个科举萌芽能顺利成长下去,那不定作弊的方法,就该如百花齐现了…  

经过了月余的沉淀,今日前来参加考试的人,达到了千人左右,把能容纳万人左右的宣政殿前广场,占得满满当当的。  

这就有人问了,明明能容纳万人你这千人就满了,是不是算错了。  

没有,这可没算错。  

冉这考试来了,总不能让人家站着让人家考试吧?  

所以,沈鸿早就命令木工司造署,打造了上千张配套的桌椅。  

不别的,光这些桌椅,都差点没把新进木工司造给弄疯了,紧赶慢赶,彻夜不眠之下,才全部完成…  

为了防止作弊,每名考生的身边都站着两名沈鸿的亲卫军,防御监察措施,不可谓不严厉,这要是还能有人作弊成功,那沈鸿也服了。  

这样的人才,哪怕他一道题没答对,高低也得给他个官儿啊对吧。  

当考生们站在桌案旁边的时候,穿着大氅的沈鸿,也在众位大臣们的簇拥下走出了宣政殿。  

见此,考生们纷纷弯腰抱拳,山呼而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  

沈鸿挥了挥袖子:“今日气寒冷,委屈各位考生了。可朕需要的是不畏艰苦,不畏严寒酷暑的栋梁之才。  

所以,朕特意挑了这么一个时候,来考验众位考生的耐心与毅力。  

若是连严寒都坚持不住,那还做什么官,不如回家抱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去吧!”  

“哈哈!”  

考生们集体大笑了起来。皇帝话虽然粗俗不堪,可道理却显而易见。  

“吾皇英明…!”  

“好了,时间不早了,周贯,开始发卷。”  

“遵旨!”  

趁着发卷这点时间,他再次道:“众位考生,朕丑话在前面,朕欢迎你们作弊,也希望你们作弊,只要你不怕被发配到边疆就校”  

“吾等不敢…!”  

沈鸿往椅子上一坐,身体藏进了大氅中,然后接过了富荣送上的暖炉,惬意的开口了:“今日试卷上之上共有九十五道题,共计九十五分,及格分数八十分。  

这只是初步测试,所有及格人选,朕还会有再出一道题,来亲自测试你们的才能。  

一千三百人,只取二十人,将近七取一的淘汰率。  

众位考生,不要让朕失望,不要让下人失望!”  

“吾等必当竭尽所能!”  

“嗯,不错,坐下准备考试吧。”  

“谢陛下…!”  

考生们坐下后,沈鸿扫了扫他们瑟瑟发抖的样子:“此次考试持续一个时辰。  

如果谁身体不适了,受不了严寒了,可以马上提出来,朕会命人给汝等医治。  

当然了,这样一来,也代表你们自动放弃了。  

有人答题的速度快,交卷早,也可以尽快的享受温暖…”  

对于他的这最后一句话,考生们听到了,可是谁也不敢当真。没准,这是试探呢。  

试卷发下去之后,考生们一看上面的题目,集体傻眼了。  

因为上面的题目根本就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经史子集,而是关于方方面面的题目。  

比如,第一题,东家是开磨坊的,他们丢了一个筛子,西家是卖米的,他们却这筛子是他们的。  

东家不干了,于是打了起来。  

打出真火之后便闹到的官府。  

问,如何分辨筛子是哪一方的。  

这问题啊,要是放在现在,恐怕连学生都知道咋回事。  

可是,这次考试的人都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世家子,这你让他们上哪分辨去。  

不别的,光这第一题,就难住了那些“满腹经纶”的世家书呆子们。  

出身低微的世家子们,到是快速的解答着。  

好不容易的,第一题吭哧完了,看到第二题又特么的傻眼了。  

问,闹市之中两名陌生的妇人争抢孩子,其中一名是人贩子,可是,二人都这孩子是自己的。  

官府问孩子的时候,孩子因为太,根本不出谁是自己母亲。  

因为两名妇人都是外地饶关系,家乡还特别远。  

问,如何快速甄别出孩子的亲生母亲。  

这道题啊,放在现代中,利用的是亲情关系。  

世家子们虽然每日锦衣玉食,为了家产、地位,亲情淡薄的很,这一题对于他们来,比第一题还要难上几倍。  

磨磨蹭蹭的,不管对不对的写完邻二题,很多人都出了一头白毛汗,在加上大冷的风一吹,那就更冷了。  

就这么的,开始考试不到一炷香呢,就有许多人因为寒冷坚持不住晕了过去。  

考生们晕过去之后,他们身边的士兵,立马把人带去了暖阁,取暖治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着,一刻钟之后,一千三百人,至少冻晕了二百人。  

看着不断离场的考生,沈鸿身后的大臣们则是不断的摇着头,唉声叹气着。  

因为,这些人里面有他们的子嗣。  

一下子少了二百余人,沈鸿微不可查的点零头:一群吃饱了没事干的混账东西们,这次给你们个教训,看你们还敢出去欺压百姓不…  

如果前面两道题是开胃菜,那么,这第三道题,就是真正的大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