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家国天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高爱卿,你想朕去哪里呢?”  

“微臣惶恐!”高升立马吓得跪在了地上。  

“起来吧,朕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谢陛下!”  

沈鸿忙活了半天了,再加上手上的水泡,也没心思在继续查看了。  

于是,他说道:“回去吧,朕该知道的都知道的差不多了。”  

“诺…!”  

等沈鸿回去之后,立马就召集了群臣:“众位爱卿,今天朕出去体察了一下民情,说实在的,朕很失望,但这怨不得你们,是朕无能啊!”  

“臣等万死…!”  

扫了扫下方的大臣,沈鸿脸色一冷,开口道:“郡县、州府的官员可到了?”  

“启禀陛下,路途遥远,两者皆在路途之中。”  

“嗯。”沈鸿点了点头:“廷尉,你带领本部人马,朕在给你五百戴甲,马上赶往州府衙门,彻查贪赃枉法之辈。  

所查之贪赃枉法之人,先行押回燕都,任何人不得探视,朕回去后,自然会酌情处置。  

所空出之官职,由代丞相拟定表格,届时快马加鞭送与朕知。”  

“臣,遵旨!”  

点了点头后,沈鸿看着下方肥肉不断抖动的高升,不由得对他高看了一眼。  

不管怎么说吧,只要肯为百姓们做事的官,暂且还算是好官吧。  

“高爱卿,朕问你,府库里面还有多少东西。”  

“启禀…”  

“别急,朕,想听是实话,这是给你的机会,朕,希望你好好珍惜。”  

“微臣…微臣遵旨。”  

权衡了一番的高升,立马跪在了地上:“陛下,微臣万死,现在府库基本上是空的。”  

“为何?”  

“陛下有所不知,下官官小职微,上面压着郡府、州府。臣,如果不孝敬的话,恐怕这个官,第二天就会被罢免。”  

“那你来说说,郡府、州府收到府库的东西后,会如何处置?”  

“启禀陛下…”反正也说了,高升索性就豁出去了,是死,是活,就看这一把了。  

“两地收到东西后,会以各种名义发卖出去,自己得利。甚至,臣也会从中得到一些好处。”  

“那你就拿的心安理得,不久之前,在农田劳作的辛苦全忘记了吗!”  

“臣万死!”高升以头抢地:“若臣不拿的话,就不算是自己人,同样会被踢出官场。”  

“好,好,真好,吾大燕官场,已经沦落到这种地步了吗?”  

“臣,万死…!”  

下方的大臣们,顿时跪在了地上。  

“哼。”沈鸿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等他走后,起来的大臣们,个个噤若寒蝉。  

别看这位陛下年轻,可手段之很辣,想起来就后勃颈子发凉。  

这时,周道走了过来,也不嫌弃高升身上的泥土和汗水,拍了拍他的肩膀:“高县令,你做的很好,你的命,算是保住了,至于你的官位,那就要看陛下的意思了。”  

“多谢周大人提醒。”高升连忙揖首。  

“呵呵!!”  

周道笑了笑,什么都没说,就离开了。  

他这么一走,就好似信号似得,其他人也鱼贯的向着门口走去。  

不过,有人看弯腰未起的高升眼神是怜悯,有人看他的眼神是幸灾乐祸…  

后衙之中,紫湘手拿细针,一脸心疼的帮着沈鸿挑破水泡。  

“陛下,您怎么这么不小心,体察民情,就体察的自己手上起泡吗?”  

“呵呵。”沈鸿只是笑着,并不说话,可是,内心之中,却对紫湘更加怜爱了不少。  

摸了摸她耳际的秀发:“紫湘,这趟出来苦了你了。”  

“臣妾不苦,只要能跟陛下在一起,臣妾什么苦都能挨。”  

“紫湘…”  

“嗯?”紫湘抬头看了看沈鸿蕴含别样意味的眼神,一张小脸立马就红了。  

“没事。”沈鸿把自己刚才的龌蹉想法努力压了下去,问道:“你觉得吾大燕如何?”  

“这个吗…”  

紫湘想了想:“臣妾觉得还行,不过,听说陛下已经着手整改帝国南部疆域了,相信在陛下的大刀阔斧之下,燕国会更好的。”  

“哈哈,你还真是个伶俐鬼。”  

“多谢陛下夸赞。”紫湘话锋一转:“对了陛下,您劳累了半天了,臣妾已经命人烧了热水,陛下是现在就去洗浴吗?”  

“洗浴可以,不过,你得…”  

“陛下,你真讨厌…”  

“嘿嘿…”  

时间一转就过去了三天,这三天来,沈鸿什么都没干,也不是什么都没干,而是闷在房间里,在绢布上画着奇奇怪怪的图案。  

至少在紫湘眼里是这样。  

如果有现代人在此的话,一定会皱眉不已。  

因为,沈鸿画的“曲辕犁”,根本就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称之为涂鸦都不为过。  

虽然他的画工不行吧,但是,他已经很努力,很努力了。  

是的,曲辕犁作为华夏古代农耕的神器,沈鸿怎么可能不搬出来。  

就算他不为百姓们的生活,也得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所着想。  

某个伟人,不是说过一句话吗:得民心者得天下。  

如果底层的百姓们生活好了,那自己这个皇帝,也不用整天的担心今天这个谁心怀不轨了,那个谁,明天,揭竿起义了。  

说出大天来,就是一句话,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国家他就不可能安定,其他的都特么的是扯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