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抵达峨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颜冲跟俞莲舟学了一遍,然后花了一枚星币,将《虎爪绝户手》的技能先激活了。  

然后他每日里一边赶路,也一边体会动作。  

他越学,越觉得这武功适合他。  

这套《虎爪绝户手》招招不离下三路,而且连环套连环,几下子就能把对方抓急眼。  

而且对对方心理上的打击甚至要远大于生理上的。  

就连颜冲都不由得感叹:“太损了!”  

不过颜冲仔细想了一下,话说比损的话,谁能有我损呢?  

我都男扮女装了,谁能有我损呢?  

所以颜冲很快就解下了自己的心理包袱,练得可认真了!  

《虎爪绝户手》是一套外门功夫,并不需要武当内功来驱动,而且就算需要用武当内功驱动的话,颜冲身上有《小无相功》,也完全可以应付的过来。  

颜冲每天练习《小无相功》配《虎爪绝户手》,竟然生生地把这俩技能都练到了lv2。  

眼看着没几天的功夫,颜冲的动作就已经非常熟练了,就连俞莲舟也有些后怕:自己以后是不是会教出来一个女魔头?  

开始时,颜冲是自己练习动作,后来便是与俞莲舟的拆招配合,再到了最后,他就需要在实战里进行提升了。  

俞莲舟见他学得认真,不忍打消他的积极性,所以哪怕绕路,也帮他抓了一些蒙古兵回来,跟他对练。  

把那蒙古兵的武器全部卸掉,与颜冲单枪匹马进行对决。  

那些元兵虽然不会武功,但是草原男儿大多数都会摔跤。  

而且俞莲舟留下的也多是膀大腰圆之辈,开始的时候,颜冲还真有点打不过。  

不是颜冲本身打不过,完全是动作还不够熟练,抓不到要害,经常被那些大汉用巧劲儿摔倒在地。  

但是颜冲还真就有这么一股韧劲,越是失败,就越是拼搏。  

那些大汉把他摔倒了,其实也没啥事儿,有俞莲舟在旁边看着,他自然受不了太大的伤。  

但是那些蒙古大汉一旦失败了,那损失可是非常的惨重…  

基本上,跟颜冲对练完了,失败了的,就没有能用自己的双腿站起来走路的。  

比较惨的那些则夹着腿,在那哭…  

“求求你俩,给我一个痛快吧!”那些元兵都想自杀了。  

不过颜冲却不肯放过他们。  

好不容易抓到的对手,怎么能那么轻易地放走呢?  

反正已经经历了第一次,就已经失去了某些东西,那么我又怎么能夺走一个并不存在的东西呢?  

你说说你们还怕啥?  

随着颜冲水平的逐渐进步,他不但《虎爪绝户手》练起来了,他就连蒙古式摔跤都学会了。  

颜冲不肯放那些蒙古兵走,在俞莲舟的眼里还有另外一层滋味,除了可以节省俞莲舟的精力消耗,同时可能也是为了减少杀孽。  

对待敌人尚且如此,对待自己人又怎么会狠心呢?  

到了后来,颜冲的武功越来越熟练,就连俞莲舟都夸赞他:“你的近身功夫,已经小成了,不遇到名家,基本上吃不了亏了。”  

他们这一路又从湖南练到了四川,终于来到了峨眉山下。  

“你记住,我不曾教过你任何武功,你也不是我武当派的传人。”上山之前,俞莲舟警告道,“《虎爪绝户手》只是你在遇到危机时的保命招数,在峨眉派里绝对不要展现出来。”  

“遵命,师父!”颜冲说道。  

“我不是你师父。”俞莲舟再次强调。  

不过颜冲的这一句师父把俞莲舟说的也是心里一梗,再次觉得自己好像与一个天才失之交臂。  

他想了想,觉得还是算了。  

自己只是武当的二弟子,他与大哥宋远桥之间的关系非常好,觉得宋青书是一个可堪大任的孩子。  

自己收的徒弟,就算是再杰出,又能怎样?  

难道还能去和大哥的嫡子争夺掌门之位吗?  

俞莲舟苦笑了一声,道:“你在峨眉好好学吧,我相信你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种事情,自然不用俞莲舟说,颜冲在哪里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只不过没能学到武当的顶级功夫,也没能见到张三丰,依然是他的一个遗憾。  

接下来他们二人上山拜见了灭绝师太。  

因为是求人,所以俞莲舟竟然对灭绝师太行晚辈礼,口称师叔。  

这灭绝师太年纪将近五十岁,其实比俞莲舟的年纪还要小几岁。  

她是峨眉派创派祖师郭襄的三代传人,若以郭襄与张三丰平辈儿来算,其实灭绝师太倒要叫俞莲舟一声师叔。  

她见俞莲舟如此客气,脸上先挂了三分笑意。  

灭绝师太此生不输于人,架子总还是要端着的。问过了张三丰和宋远桥的近况,她便切到了正题:“俞二侠此次前来有何贵干?”  

俞莲舟拿出了宋远桥的帖子,呈了上去。  

灭绝师太看完之后,又看了看颜冲,点了点头:“倒是个貌美的姑娘。”  

颜冲脸色一红,故作扭捏状。  

“既然如此,我峨眉派就先收下了。只不过我们峨眉派一向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是武当派送来的,就更加重视她。”灭绝师太道,“她仍要从最底层的弟子学起,每日劳作、功课、一概不能耽误。”  

俞莲舟点头道:“正该如此!”  

于是灭绝师太便将颜冲收了下来,她仔细端详了颜冲一会儿,眼中掠过一丝异色,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