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接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清水县。  

张伯武赶着驴车,载着全部家当,吱卡卡从自家庭院中驶出,一看路边,邻居父子竟仍扛着粪桶,在自家菜园子里施肥。  

张伯武惊疑道:“金狗就要来了,你们还不快走?”  

年轻邻居神情一暗,强撑着道:“这金狗兴许只是在乡野之间劫掠一番罢了,县城城高墙厚,那些金狗一时半刻也难以攻下。”  

年迈邻居强笑道:“没错,那些逃难的王公贵族,载着成车的珠宝金银,我听闻那金狗虽然凶狠残暴与禽兽无异,却是极为狡诈,他们定然要追南渡的老爷们的。”  

看着一众人强撑着的笑脸,张伯武长叹了一口气:“尔等何必自欺欺人呢?”  

两人笑容逐渐敛去。  

“人离乡贱呐。”  

老人幽幽叹了一口气:“而且,就老汉我这腿脚,又能跑到哪里去,无非就是落个客死他乡的下场,仲卿是个孝子,不愿丢下我,可我...”  

“唉。”  

刘伯武长叹了一口气,看着身后载着自家妻子的马车,也觉前景一片晦暗。  

人离乡贱,这么多人都在往南跑,真正能跑到的,又有多少人?  

后有追兵,路有盗匪,逃难路上,又是缺衣少食之境。  

“伯武,你是个读书人,新官家已经跑到扬州重立了朝廷,你也早些赶过去吧,有官家在,这大宋总不可能就此亡了吧?”  

刘伯武一阵无言,许久才深深一揖道:“珍重。”  

说罢,扬起鞭子,便赶着驴车远去了。  

望着刘伯武的背影,父子二人没再说些什么,仍旧继续给菜园子施肥,除虫。  

甭管是金狗辽狗,什么狗来了,人活着总是要吃饭的。  

清水县城门口,此时早已挤满了想要进城和出城的人。  

乡野的大户或是村民,怀着县城成高墙厚,金人兴许不会冒犯的想法的人,大有人在,他们一窝蜂带着家当往城里来。  

这就堵住了想要抛弃县城,跟着官家一同南渡的人们。  

两方人互不相让,若非有县尉带着一群弓手看守,怕是早就要动起手来了。  

刘伯武对此只能慨然一叹。  

“这清水县城墙高不过两丈,既无护城河,也无强弓劲弩。连带甲十万,还有六甲神兵相助的京城都被那金狗攻破了,清水县城又岂能挡得住金人呢?”  

“金狗来了!”  

突然听到城头一阵骚乱,有人扯着嗓子大喊道。  

这一声大喊,仿佛平地里一声惊雷,整个清水县城登时乱作一团,无论是想往外跑的,还是想往里钻的,现在就剩下一个想法。  

那就是往城里挤!  

“都给老子站住。”  

县尉见状,带着兵丁上前连噼倒数人,见了血,才让这些人稍稍冷静下来,在一众兵丁闪亮的刀枪看管下,全数进到了城里,将城门关上了。  

堵在门前的,总共也就百十号人,若不是同样有百十号人想要出城,他们早就进来了。  

“如果人数再多些,怕是就糟了。”  

县尉见城门被关上,稍稍松了一口气,第一时间便来到了城墙之上。  

只见远处,烟尘滚滚。  

看不清数目的黑袍甲兵,排着整齐的军阵,向县城而来。  

“竟...竟真是金人来了!”  

县尉也没见过金人,原以为自己训练的许多弓手,已算是精锐,就算敌不过金人,依托城墙也能守上一守。  

可现在一看,己方这兵丁,自己亲手招募,训练的弓手尚还能勉强站稳,那些厢军兵丁,一个个早已是两股战战,恨不能先走。  

知县老爷在主簿,县丞等官员的簇拥下,急匆匆来到城头。  

县尉心头稍缓,他是真怕自家知县老爷,还没等金人到来,便丢下县衙,带着一众妻妾往南边跑去了,那对于清水县城的士气,更是一个重重的打击。  

知县刚来到城墙上,便急切询问道:“县尉,你通晓兵事,且看这金狗军队成色如何?可是那金狗主力?”  

县尉闻言,仔细打量去那些“金狗”。  

这一细致打量,“通晓兵事的”县尉神情便是大变。  

只见敌人一个个披坚执锐,甲胃齐备,而且大多都披着黑色的罩衣,那衣袍上还都绣着一只金色的双头老鹰。  

还有那些金人骑兵,更是一个个气势凛然,人马具装,戴着那奇怪头盔仅露出一道缝隙,看上去颇为骇人。  

他语气低沉,压低了声音道:“回县台大人,这金狗军容整齐,行军当中也是阵型俨然,想必在金狗当中,也是一等一的强军,怕不是那金兀术亲率的中军?”  

知县等一众官员,俱都是面如土色:“那可为之奈何?”  

县尉本想说两句宽慰知县的话,但一想这金狗后续兵马还不知有多少,那些厢军本就没什么战斗力,若敌军攻城,旦夕之间就是城破人亡之局。  

又想到自己刚出生没多久的可爱孩儿,怕是就要横遭惨祸,一时间握着手中的朴刀,只觉双腿站立不稳,心如死灰。  

我大宋,怕是要亡了啊!  

一众人心惶惶当中,一个书生突然暴喝道:“为之奈何?唯依托城墙,死战到底!”  

“死...死战?”  

他们看向城头不远处,竟是县里小有名气的才子,刘家老大,一时间心中一震:“刘伯武,你可有退敌良策?”  

刘伯武摇头道:“无,在下不通兵事。”  

知县神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