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四目赶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伴着铜铃声响,走在最前面的那个道士手中洒出一沓冥钱,口中高呼:“阴人上路,阳人借道!”  

灵鹤道长大踏步迎上前,笑着问:“三师兄,赶尸去了?”  

那道士高高瘦瘦的模样,一身杏黄道袍,头戴纯阳巾,鼻梁上却架着一副圆框眼镜,看上去,莫名有些喜感:  

“师弟,你倒舍得回来了。”  

灵鹤道长苦着脸:“一言难尽,这趟差点回不来。”  

“哦,乱葬岗的阴魂,有那么厉害了吗?我说师弟,你也该潜心多修炼术法,少去点翠红院了,伤身!”  

灵鹤道长赶紧伸手把他嘴捂住:“师兄,有贵客在呢,莫说那些。”  

戴眼镜的道士打量唐野一番:“这少年,贵客?”  

灵鹤道长本想介绍来着,但话到嘴边,终是吞了回去,笑道:“你赶尸赶时间,别耽误了时辰。有什么事,回来再说。”  

戴眼镜的道士摇摇头,嘴里嘀咕道“又一个被坑的”,带着行尸队伍,一蹦一跳地离开官道,拐向偏僻的路径而去了。  

唐野第一次见到如斯场景,看得稀奇,忍不住观察起来,直到看不见了,这才收回目光,问道:“九叔赶这些行尸去哪儿?”  

灵鹤道长道:“他可不是我二师兄,而是三师兄,人称‘四目道长’,擅于赶尸。”  

唐野恍然,原来这位又不是九叔。  

灵鹤道长瞥他一眼:“赶尸大有学问,更是门上好的生意,赶一趟,够我忙活半年的了。若非所学不同,贫道都想去赶尸了。”  

唐野忍不住问:“那些尸体…”  

灵鹤道长摆摆手:“这些,都是禁忌。唐师傅,你非我道门中人,不该问,不当说”  

唐野唯有作罢。  

两人继续赶路,终于来到太平县城门外。  

城门处有几个士兵手持枪械看守着,负责稽查盘问形迹可疑的人。他们认识灵鹤道长,笑着打招呼,挥挥手就放行了。  

看来这道人人缘还不错。  

免了这麻烦,正好省事。  

唐野还担心自己的身份问题。  

不过想着,这年头兵荒马乱,难民无数,没有身份的人不知多少,只要不犯事,那些士兵也不会管。  

进入城里,虽然已是夜间,但夜市开张,灯火通明,行人往来,竟显得颇为热闹。  

叫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  

混杂在一起,人气扑面而至。  

刹那间,唐野竟有一种置身申城时的感觉。  

灵鹤道人道:“近年多流民南下,虽然乱了些,但也增添了不少人口。”  

“挺好的。”  

唐野应了声,鼻子闻到了摊贩吃食飘来的香味,肚子咕噜噜的:“道长,赶了半天路,腹中饥饿,该吃点东西了。”  

灵鹤道长一拍脑袋:“走,唐师傅,贫道向来豪爽,一诺千金。既然说包你三餐,绝不食言,更不会随便弄些吃食来糊弄你,顿顿有肉,管够。”  

两刻钟后,某酒楼上。  

“小二,再上一盘肉!”  

“还上…?”  

灵鹤道长看着木桌上空着的一大叠盘子,两撇八字须在不停地颤动着。  

肉疼呀!  

这年头,粮食价格飞涨,肉食价格更不用说了。  

这一顿吃下去,那去郭家村的酬劳,基本不见了一半,白忙活了。  

唐野笑道:“还是道长仗义,我好久没吃得这么痛快了。”把一大块肉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道:“道长,肉是好东西。我吃好了,尿的品质自然也好…”  

灵鹤道长讪讪然,不知该说什么好。心里暗道,这算不算自己挖坑自己跳了进去?  

唐野的童子尿的确是极品,没话说,但童子尿只是一种辅助材料,平常时候,用不了多少。精血,才是主料。  

问题是人家只答应给尿,不给血。  

罢了,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  

吃饱喝足,回到城中的院落。地方清幽,占地虽然不大,但三房两室,够两人住的了。  

灵鹤道人住在东厢,唐野就住西厢的一间偏房。  

相比起饮食方面,对于住宿,唐野真是不甚讲究,诚如他所言,有瓦遮头即可。  

而住进来,有着规矩。  

在来的路上,灵鹤道人已经说过,最重要的是:不能窥私。  

这里的“私”,当然指的是道人的私隐。其身为道士,虽然术法不精,但毕竟正统出身,有诸多忌讳。  

三房两室中的一房一室,便是他专门用来修炼、炼符的静地。  

此两处地方,未经允许,唐野不能进去。  

对此,唐野自是一口答应。这些忌讳,就算对方不说,他也不会乱动别人的东西。  

这是规矩。  

唐野,同样有着自己的规矩。  

已经深夜了,唐野依然坚持把功法运转一遍,这才躺倒床上,双手枕头,想着事情。  

这不是个正常的世界,那炎黄意志发布的事件任务,肯定也不会正常。  

说实话,关于事件任务的信息并不多,核心就在于“天官赐福”四字之上。  

此与第一幕事件“祖人头骨”类似,并未给出具体的头绪线索,一切都得靠唐野自个去探寻。  

如此一来,显得茫茫然,有点瞎猫碰死耗子的意思。  

但其实,并非如此。  

一方面,降临的地方,本身就划定了区域,而不是满世界乱跑;另一方面,事件本身,就是一个线索。  

围绕相关,顺藤摸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