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危险人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正常更新,正常求票!)  

酒馆内,满地尸身。  

张元冲死了,山下本带来的手下也全都死了。  

山下本还活着,但生不如死,被唐野一手捏着,像是一只被掐住颈脖的鸭子,狼狈不堪。一张脸已经憋得红中发紫,严重缺氧。  

唐野拖着他,离开了陌上馆,直奔虎啸馆而回。  

他听到了惨叫声,步伐迈得更急。  

很快,就看到横七竖八的尸体。街灯昏暗,能见到这些尸体惨烈的状况,每一具,几乎都是血淋淋的。一些肢体更是被撕断开来,这掉一块,那扔一截,惨不忍睹。  

唐野双眸微微一缩,奔到武馆门口,一人蹲坐在那儿,守着大门,披头散发,一双眼睛,目光凶厉。  

“五师叔!”  

唐野轻轻唤了声。  

赵五手认出了他,目光慢慢柔和下来,一声不吭,蓦然转头,手脚并用地爬进了武馆,很快消失不见。  

唐野松开手,下山本掉落在地,拼命干咳起来。其看到四周的惨状,差点要呕吐出声。  

“唐…唐野君,我可以帮你带话给宫本大人…”  

山下本说着,一双眼睛目光闪烁,游移不定。  

唐野望着他,面无表情:“死人,便是最好的带话…”  

一脚踩到山下本的胸口上。  

咔嚓声中,山下本一脸惊骇与痛苦,转瞬凝固住了,显得面目扭曲。  

今晚的一些事情他想不明白,关于唐野的武功,他也想不明白。  

并且再不可能想得明白了。  

他已停止了呼吸,以及思想。  

唐野抬头张望,叹息一声:这儿,已经不能留了;虎啸馆,没了…  

一夜之间,死那么多人,特别是东瀛人。  

今晚的事,不可能瞒天过海;或许很快,巡捕房的大队人马便会闻讯而至。  

那么就走吧。  

并非离开申城,只是跳出虎啸馆的圈子,用另一种身份换个地方继续生活。  

从师父师伯相继逝世,其实虎啸馆就等于是死了。  

老一辈的坚持,老一辈的规矩,老一辈的道义…  

好的坏的。  

有的会一路传承下去,而有的,注定要湮灭在历史的演变之中,化作尘埃,不为人见、不为人知。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这个世界,从来如此。  

而对于这个世界而言,唐野只是一名过客罢了。  

突然有强光照射过来,一辆汽车缓缓驶进,相距数丈时停住,车门打开,下来一人,年纪已不轻,是个花甲老者。  

唐野见过他,那一夜,在光洋码头上。  

雨雪更大,纷纷扬扬地落下,似乎要覆盖住所有的鲜血与尸体。  

第二天,斜阳路的大事件传扬开来,整个申城为之震惊。大小报业立刻开工,开印特别版面,长篇累牍地报道此事。众多记者蜂拥而至,把斜阳路不宽的街道都给堵住了。  

站在人去楼空的虎啸馆内,何以智脑子还是空白的。对于和虎啸馆打过多次交道的何记者而言,其当然站在唐野这边。他觉得,要挖掘出事情的真相,做到公正报道。  

昨夜的真相并不扑朔迷离,陌上馆的掌柜和店小二为目击证人,虎啸馆的左邻右舍,同样可以作证。  

事件的脉络颇为清晰,是东瀛人企图谋夺虎啸馆的武功秘笈,所以一伙人在陌上馆设伏,另一伙人冲到虎啸馆抓人。  

只不料,两边都出现了状况。  

虎啸馆这,二三十个黑衣汉子死了一地,死状十分可怖,仿佛被凶兽撕咬过一般,无一幸免。  

人们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怪物”赵五手。  

当年虎啸馆满门遭殃,出了问题,包括坐馆吴留手在内,大部分人都死于非命;幸存下来的,也是一夜衰老,变得风烛残年,苟延残喘。  

只有赵五手例外。  

他的身体并未出现早衰现象,但从此以后,他不再开口说话,走路用爬的,甚至生吃血食,看上去,不再是人,而变成了野兽。  

在众多师兄弟中,赵五手天赋最好,只是变成了这般模样,不愿意再出来见人,多年以来,几乎不离虎啸馆半步。  

外面的人都说,这是练功走火入魔了。  

所以叫赵五手为“怪物”。  

时至今日,人们才悚然发觉,赵五手这是把三通虎练到了骨子里,一身功夫,深不可测。  

形意拳,核心在于“形意”二字,虎、豹、鹰、鹤、猴子、螳螂…  

大都源自兽类,模仿其形,化作武功。  

然而形体属于皮毛,神韵,才是精髓。  

学形容易,神韵难得。  

毕竟人就是人,哪能轻易代入到兽类身上去?一些刻苦的拳师,为取真意,往往进入到深山大林中生活,日夜观摩和模仿兽类的动作神态。久而久之,苦练之下,方能形神皆备。  

赵五手走的是另一个极端,他直接把自己当成了老虎,像老虎一样生活。  

如斯行径,正常人看来,当然便是怪物了。  

又或者,这并非是他刻意如此,而是在刺激之下,真得练功入了魔。  

围堵虎啸馆的黑衣人身份被查出,都是道上的暴徒,一个个,皆为亡命之徒,其中不少人背负命案,正被城政厅通缉呢。  

他们被杀,倒让人额手相庆。  

而陌上馆那边,东瀛人围攻唐野,开了很多枪,结果却被唐野反杀,也是死有余辜。  

至于张元冲勾结东瀛人的事,自然也被暴露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